这个月看过一本叫《像设计师一样思考》和一本《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的书,虽然不敢说从中汲取到多少精华,但毕竟获得了不一样的感知,于是再接再厉,在图书馆借到这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阅读完以后发现,这本书比之前看过的书要好的多。
什么是科学方法
众所周知的一个事情就是,科学家用科学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推动科技进步,改善我们的生活(当然有时候也会恶化,比如发明汽车和帝都的雾霾相关联)。或许,现在的科学家们根据学科和研究方向不同,使用很多非常高精尖的设备去进行科学研究,他们可能有上百万倍的显微镜,有可以看到数百光年星球爆炸的天文望远镜,有研究人体器官的胶囊摄像机,有研究飞机对流层飞行状态的风洞等等,但是,他们使用的基本方法并没有改变,这就是科学方法。
书中对科学方法的描述很科学:
观察、识别、定义、假说、预测和实验。
通过观察感知或注意客观事物的某个方面,然后识别出该问题的具体情境,使其足以引起注意。定义这种情境,为之建模。接着提出假设性描述(假说)来解释这种现象,并预测存在的其他现象,最后通过实验来检验这一预测。这一整套流程,构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简化为:观察、假说和实验。在该简化版本基础上就足以完成很多科学著述了,处理日常问题也绰绰有余。
为什么用科学方法解决日常问题
不管是生活中遇到的孩子在餐馆弄湿裤子是立即回家换还是湿漉漉的继续吃饭,烘焙屋里面的六寸和八寸蛋糕买哪个更划算这样的小事情,或者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如解决埃博拉病毒,登陆火星这样的科学难题,他们都存在共性,那就是:具体的解决方法。在这个“术”的层面上,观察问题真正所在,提出可能解决问题的假设,并付诸行动进行检验,这就是科学方法。
怎么用科学方法解决日常问题
本书中提出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其内容全面的简直如同生活技巧百科,但这本书并不是真正的生活小技巧汇编,而是旨在教给你如何应用科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教科书,着重讲解了“观察-假设-实验”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观察:知微见著举一反三
观察是科学方法第一步,也融汇于科学方法的全过程。作者指出:日常生活中,观察非常重要,在问题发生前我们应该预见问题,当问题发生后要寻找解决方法。此外,我们应该使用留心寻找机会,探索使生活更美好的各种方法。因此从问题的识别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中,观察也至关重要。识别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序幕,需要强调的是,观察并非只是看,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收集信息,并进行识别。对于一些错误的信息或隐蔽的信息,尤其要注意观察,才能发现。
但生活中总会遇到没有足够信息可以利用的地方,这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或别人各种观察进行归纳的一般性原则,针对当前特殊情况进行演绎推理,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世界上的信息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只有面临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时候,我们才会搜索与面临问题相关的信息,但是,有时候我们可能有的信息可能与问题有关,但我们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书中列了一个知乎的列表:
知道自己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其中前两个列表比较常见,生活中常见的训诫: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主要是说的是前两个,但后两个则也非常重要,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往往会使自己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缺少完整的框架,从而无法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是所谓井底之蛙。而不知道自己知道,往往是对某些事物之间的关联性缺乏认识,导致自己明明已经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自知。
假说:大胆假设而后求证
假说是为了解释某种现象会发生而提出的一组命题,在生活中体现为假设或猜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其前因后果的时候,可以提出自己的假设解释为什么发生的原因,或者猜想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提出合理的假说,不管是原因的还是方法的,都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足够的敏感把事物信息相关联,以及开放的思想态度便于及时修正。
我们说起过,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能不像考试一样有唯一答案,因为它背后有大量信息我们无从了解,甚至难以根据已有的信息去分析判断,这种情况下,根据一般性知识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则不乏是一个好办法。当然,这种假设是否有效,必须经过下一步实验才验证。
实验:解决问题最重要
在科学活动中,做实验通常是为了更好的检验某个假设是否正确,不管是在实验原子弹爆炸还是小白鼠做药理分析,所有的科学实验都要求必须得以再现才算是成功,生活中的实验的,不一定尽是如此。我们可能提出一个某种方法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假说,然后去验证它,只需要这一次成功就可以了,并非需要具备可重复性。因为生活中的实验是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很少有人会因为自己生活中某个假设成立一次就反复实践,撰写实验报告并发表论文。
因此我们应当特别注意这一点,生活中的实验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证明自己正确。因此,某个假设证明是错误的以后,就尽快提出另一个然后去验证,某个原以为实验是正确的假设,第二次重复结果失败了的话,也不必在意,分析以后再补充完善假说并验证即可。
公鸡每天早上醒来开始打鸣,它每次打鸣时,太阳就升起来了。因此它非常自豪,以为自己可以使太阳升起来。。。。。。
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即便解决了也需要保持谨慎甚至谦卑的态度,因为有时候我们和公鸡一样,某个想法解决了问题,但也有可能是巧合,因为它们之间可能没有任何关联。太过纠结则不是科学的态度,甚至会出现迷信。
总之,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或者我们没有遇到问题,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这个才是大问题!),因此,尽早识别出来,预见出来,然后解决他们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观察、假设和实验的方法论,可以比较系统流程化的帮助我们识别、定义和解决他们,而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可以让自己更加愉快,更加有成就感,也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享受人生的幸福。
让科学方法接地气儿——读《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热门书评
-
#每天一本书#2011年9月7日,264天《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评分4,
3有用 0无用 warfalcon 2011-10-23
非常不错的科普书籍,本身的副标题是运用科学方法解决日常问题,推荐阅读。以后我会拿这本书教儿子,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逻辑,它们的发展过程是什么,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伽利略的区别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科学方法可以具体分为:观察、识别、定义、假说、预测和实验,可以简化为观察、假...
-
厘清观念
0有用 0无用 郊野 2012-03-24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觉得这是一本很简单的书,书中所给出的方法、理论、小知识,读过点书的人基本都知道。不过还是很值得推荐一下。 一方面,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挺不错的,写得当然比自己从各类书中点滴搜集的要系统。所以...
-
让科学方法接地气儿——读《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0有用 0无用 药山 2014-10-23
这个月看过一本叫《像设计师一样思考》和一本《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的书,虽然不敢说从中汲取到多少精华,但毕竟获得了不一样的感知,于是再接再厉,在图书馆借到这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阅读完以后发现,这本书比之前看过的书要好的多。什么是科学方法众所周知的一个事情就是,科学家用科学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推动科技进...
-
调动你的科学思维
0有用 0无用 吉吉范特西 2015-06-26
认识事物本质最好的方法是回溯它的发展历史。本书第二章就简要写明了科学思维的来源,指出「医学-宗教-哲学-科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以及「人文主义-经验主义-科学方法」的思维变化过程,最后给出科学方法的定义——观察、识别、定义(建模)、假说(可证伪)、预测、实验和归纳。之后章节重点介绍了定义里的「第三章-...
-
真想吐槽打低分的人啊!
0有用 0无用 小泥巴 2017-03-25
真想吐槽那些打低分还评价此书无用的人呀!“观察、假设、实验…”这些确实是很基础的知识,可能在小学时我们都了解过。但是依我看,现实中能做到的人占总人群比例,比因为这书简单而打低分的人比例,低太多了。了解这本书所写的每个字、每句话、每段话、甚至每一章都并不难。难的是能否在生活中能在遇到一点麻烦时依靠自己...
书名: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作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副标题: 运用科学方法解决日常问题
译者: 张云 | Angela T·Mak | Anthony B·Mak
出版年: 2010-12-10
页数: 172
定价: 2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图灵新知
ISBN: 9787115240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