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UBER坐拥着百亿甚至千亿美元的身价,其主要资产不是技术,而是最好的社交体验,最好的共享经济体验。苹果与三星的裁决中,相关的设计专利93%的赔偿确定为iOS的用户体验相关。即使通用电气这样的传统企业也在全球网罗顶尖的用户体验规划师,希望在企业层面建设以体验为核心的能力。包括我们的合作伙伴,IBM,埃森哲,甲骨文这样的巨型企业,也不断的提出,以“客户为中心”的IT信息解决方案。而我们不断提及的苹果公司,体验甚至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再看国内,互联网龙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以及众多著名的互联网公司,从成立之初就把用户体验作为核心的竞争思想,吸纳相关人才,成立相关课题组,并且把这些思想融入到年度重点规划中,让用户体验从战略到产品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与此相反,很多传统公司依旧将用户体验作为一种产品和服务之外的附加价值,无论是操作一个项目,还是制订公司整体的战略规划,用户体验都处于有精力就做做,没精力就算了的角色,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
在新时代缓缓拉开帷幕的时候,再不体验,就再也不能体验了!
“用户体验是企业进行互联网转型的最佳体系。”
我们讲了这么多互联网体验经济时代的模式优越性,那么这个商业游戏是不是只能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大企业才能玩?我们的传统企业、生产型企业、消费类耐用品企业该怎么办?到底我们能不能搭上这艘大船?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来梳理一下体验战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用户体验战略绝不是来“革”企业的命。有很多人一听说互联网时代来了,用户体验来了,就认为自己的企业就要被时代抛弃。我不这么认为,通过这么多年为企业服务的经验,包括对用户体验的大量的咨询实践,我认为体验战略更像是企业经营的“进化”。进化是什么意思呢?基于已有基础,去升级、再造、寻找新机会,但绝对不是企业的一种全盘否定。
现在,我们来看看一个企业的传统经营组成。一个企业传统的经营主要就在干四件事情,三件对外,一件对内。这四件事情分别是产品、品牌、渠道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