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标题】四、怎样的故事才动人 刘澜:关于如何讲一个好故事,你有什么建议吗? 科特:首先是内容。中心思想是什么?你讲一个故事,一定要有中心思想。你要清楚你想达到什么目的,这是其一。很明显,故事要动人,需要有趣、好玩、戏剧性,这是其一。人们需要跟其中的角色产生认同,这是其一。我想,大多数故事需要有开头、主体和结尾,我是说有一个结构……我想故事专家应该知道很多,我不是。不,我没有深入研究过。我还没有分析过故事的本质。 刘澜:在我看来,戏剧性是好故事的一个要素。我可以跟人讲我跟科特见了面,但是如果我跟人讲,科特在谈话中间为了说明某个道理,突然起身在钢琴上弹了一段,那更加令人难忘。 科特:对。 刘澜:那是戏剧性。 科特:对。 刘澜:郭士纳那个例子,也是戏剧性。 科特:对。这也许是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想的一种区别。在某种意义上,哈佛商学院的教学体系,一开始就建立在故事--称作案例--的基础上。我想是因为那个时候,有人本能地认为这是一种好的教学工具。 刘澜:我想是因为那时的院长来自法学院。 科特:对,但他不是第一任院长--你知道得很多。如果你看那些写于早期的那些案例,跟今天大不相同。当我在1972年成为哈佛商学院教员时,还在使用五十年代留下来的一个著名案例,只有两页长,没有数字,是"在某种情形下,弗雷德做了这个、那个,他该怎么做"这种意义上的故事。这些现在没有了。今天的典型案例很厚,充满数字,很乏味。 刘澜: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 科特:是的,并不总是如此,如果写的是一个戏剧性的公司,或者写的是一个戏剧性的问题或者解决方案。 刘澜:不过开头总是一个吸引人的场景。 科特:那是从早期的案例学来的,成为了案例写作法的一部分。不要随随便便开头,而是用一个读者能够跟人物认同的场景开头,然后再进入细节。这个没有消失,倒是个有趣的事儿。 案例仍然是故事。但是让我们这么说吧--谁是讲故事的好手?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即使他想教梦工厂的员工一些管理知识,他不会觉得我们的案例是好故事。我们仍然在案例中使用故事,但是已经很不像故事了,或者说,跟以前相比更不像故事了。这跟课程设置有关,跟侧重分析的知识结构有关,跟经济学家占领了商学院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