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变革的力量 --与科特对话 【小标题】一、换种方式讲变革 刘澜:你几年前退休的时候,我读过一篇对你的采访。那个时候你说你对讲故事非常感兴趣。 科特:对。 刘澜:显然随后你在这上面下了工夫,所以《冰山在融化》是讲故事。就在你说对讲故事感兴趣的同时,一本书在中国非常流行,书名是《谁动了我的奶酪》。那个作者为你这本书写了序言。 就在《谁动了我的奶酪》之后,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讲故事的商业书,都是以一个动物或者一群动物为主角。与它们相比,你的书有什么不同? 科特:内容。 刘澜:内容?你是说寓意? 科特:首先,它包含了我们对变革已有的了解。我出版过《领导变革》,至少在北美,那是关于组织变革的头号畅销书。接着我出版了《变革之心》,更加深入,而且开始从实际的个人的视角讲故事。 我越来越多听到人们说:组织里的人需要了解这些内容。但是除了刚刚毕业的MBA学生,大多数人不读商业书籍。那么你能做什么?同时,我在学习神经学,研究大脑,了解人们如何学习才能改变他们的行动,而不只是把信息留在大脑之中。 当德国人霍尔格·拉斯格博有一天给我发来电子邮件的时候,这些都串起来了。长话短说,就是创造一个故事,因为大脑喜欢故事。大脑不是为PPT幻灯片而造,尤其是对于那些涉及我们情感的事物。用同样的材料来创作,在某些方向上加以扩展,同时让它变得相对简单、容易、有趣,采用寓言的形式,就产生了这本关于企鹅的书。 就内容而言,它除了从《领导变革》和《变革之心》中提取素材,还加入了一些具体的角色。但是采用了非常不同的形式,试图用不同的方式影响大脑,而且接触到更广泛的读者。这就是背后的逻辑。 在德国,这是最畅销的商业书,上榜50个星期;在荷兰,40个星期;在美国,上榜16个月。显然在某些情形下,它起到了预期的作用。许多人读了它,谈论它,不能忘记它创造的语言体系。 故事长驻大脑,因此带来变化,或者说有机会影响行为。因此这是通过不同的载体,不同的方法,来帮助人们理解我以前写过的内容。 刘澜:换句话说,这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说明你关于变革的思想。 科特:对,这种方式使得大脑可以抓住它,而且留住它,进而有机会影响行动。我为什么对此有兴趣?实际上,我想帮助人们取得更好的结果。因此我的专业领域,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可以说是绩效。绩效--个人绩效,或者组织绩效。我不仅仅是写,而且帮助实现。 刘澜:我觉得这本书实际上开始于《变革之心》,在那本书里,你提出人们应该"目睹-感受-变革"。 科特:你说得对,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