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标题】四、领导者的四种品质 在2002年出版的《极客与怪杰》中,本尼斯与他的合著者罗伯特·托马斯本意是要发现在1970年之后和1925年之前这两个迥然不同的时代出生的两代领导人的不同。年轻的一代被他们称为"极客"(geeks),年长的一代被称为"怪杰"(geezers)。他们访谈了这两个年龄段的43名领导者,结果令他们惊讶:尽管这两代领导人之间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相同之处远远超过不同之处。 作为领导者,他们都体现了四种品质:适应能力,能够以共享的愿景融合他人,独特的声音,以及操守。本尼斯和托马斯大胆地断言:"一旦我们界定了这些基本的领导力品质,我们就意识到:这些是在一切的文化和情境下的领导力品质。它们就是支撑和定义领导者的特质,不仅是在我们所处的数字时代,而且是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公共舞台,每一个商业舞台。" 【小小标题】第一种品质:适应能力 根据本尼斯和托马斯的观察,适应能力是这四种品质中最为突出的品质,"在任何单一品质对成功的决定程度上,这个品质是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什么?本尼斯和托马斯的"初步定义"是"对学习的热爱和对新经验的开放"。这个定义是模糊的,不过根据本尼斯和托马斯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素。 第一,警觉。本尼斯多次使用从小说家索尔·贝娄那里借用的一个词"一流的观察者"(first-classnoticer),强调领导者要注重观察环境。实际上,就是认清局势。不但认清环境,而且善于抓住和把握机会。 第二,韧性。面对重重障碍,领导者不轻言放弃。在《极客与怪杰》访谈的领导者中,既有坐了六年监狱却毫不消沉的领导者,也有为了开一个咖啡店而坚定地穿越政府审批的重重关卡的领导者。韧性也与环境有关,使得人们在艰难环境中不失去希望。 第三,从经验中学习。领导者善于从经验中学习,哪怕是失败的经验。本尼斯和托马斯写道:"他们不畏惧失败。实际上,他们重新构造失败,把它看做一种宝贵的教育形式。""我们发现,领导者和非领导者的一个关键区别,就是他们能转化生命中甚至负面的东西来为自己服务。对于领导者来说,逆境的用处是真正甜蜜的。" 逆境能起到"熔炉"的作用。领导者在成长过程中,都体验过一段"熔炉"般的经历,这是《极客与怪杰》宣称的关键发现:"首先,熔炉是一些地方,或者一些经历,一个人从中提炼出意义,使得一个人获得对自己的新的定义,或者新的能力,使自己能够为下一个熔炉做出更好的准备。"《极客与怪杰》一书也提到了本尼斯本人的熔炉--他的父亲在大萧条时期失业的那一天。 熔炉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生活经历,不一定是逆境。《极客与怪杰》所访谈的领导者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熔炉:有人是学习登山的经历,有人是对空手道的掌握,有人是入狱,有人是失去亲人,有人是融入一种陌生的文化。这些经历转变了他们,让他们发现新的自我,掌握新的技能,从过去中获得解放。熔炉也许是自愿选择的经历,也可能是强加于己的,不管是哪种情形,"熔炉是问这样一些根本问题的地方:我是谁?我可以是谁?我应该是谁?我应该怎样跟我之外的世界发生关系?" 在后面的章节我们会读到,在本尼斯之后,乔治再次发现熔炉。而在本尼斯之前,熔炉--或者造就一个领导人的决定性时刻--也不是新话题。我很喜欢的一个熔炉的例子,是历史学家大卫·麦卡洛所写的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的所经历的熔炉,研究总统领导力的专家大卫·格根在他为《极客与怪杰》所写的序言中转述了下面这个故事。 在杜鲁门成长过程中,不管是他自己,还是别人,都从来没有把他看做一个领导者。他戴着可乐瓶底一样厚的眼镜,没法参加学校里的体育活动,大部分时间呆在家里,要么在农场劳动,要么读书,要么弹钢琴。朋友们认为他缺乏男子气,他自己也这么认为。中学毕业后,他的家庭遇到困难,他就留在了农场工作,成为20世纪唯一没有上过大学的美国总统。 33岁的时候,他入伍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法国战场上,他带领一个炮兵连,第一次领导一群人经历生死考验。在一个雨夜,在孚日山脉,对杜鲁门的第一次考验来到了。德国人发射的炮弹倾泻在附近,士兵们担心被毒气伤害,惊慌逃窜。杜鲁门的战马摔倒在他身上,差点把他压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