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标题】在大师的指引下沉思领导力 领导力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没有容易的答案。正如管理学界的学术大师詹姆斯·马奇在为本书所写的序言中说:"领导力是这样一个主题:读者为其意义而吸引,作者为其暧昧而困惑。"然而有少数作者,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走出了困惑,其思想的光芒照亮了领导力的暧昧之处。这些作者,往往被我们称作大师。这本书,就是十位世界级的领导力大师指引我们对领导力进行沉思。 所谓领导力大师,一是在领导力的领域卓有成就,是为"大";二是其思想体系自成一家,可以传授,是为"师"。可以说,这十位大师的高度和深度,基本代表了当代西方领导力研究的高度和深度。同时,这十位大师又各有特点,切入领导力的角度和方法各不相同,因此他们的组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呈现领导力的全貌,使读者避免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局。 可以说,如果你想卓有成效地发挥领导力,成为卓有成效的领导者,或者卓有成效地研究和思考领导力,那么,这本书的十个单元,是你必修的十堂大师课。每个单元专注于一位大师,都分为两章:其中一章是对大师的思想体系的总结,相当于是公开的"大课";另一章是我跟大师的对话,相当于是大课之后的"个别辅导"。同时,我为每个单元编写了思考题,供大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实践进行"沉思"。这本书和《沉思录》、《第五项修炼》一样,目的不是让你"表面知道",而是希望你"真正实践"。 我的角色相当于大师的助教。在大师们开讲之前,作为助教的我先回答几个问题:一,为什么要讲领导力?你们为什么需要修这门课?二,为什么是这十位大师?三,尽管这十位大师研究的角度、强调的重点各不相同,他们的思想中有哪些共同点?四,这些来自西方的思想,是否适用于中国? 【小标题】二、中国现在最需要领导力 【小小标题】中国需要变革领导力 领导力大师诺尔·蒂奇对我说,自己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写了《变革型领导》一书,因为大家都认为当时是一个需要变革型领导的历史时代。他接着说:"我想我们现在又回到了这样的年代,而且永远将是这样的年代。"当时是2008年6月,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尚未全面爆发。我问他是否过于强调领导力了,蒂奇的回答是:"过分强调领导力--这怎么可能呢?" 2008年10月,金融风暴席卷而来,市场经济风雨飘摇。哈佛商学院,市场资本主义的一面旗帜,刚好在这时迎来了自己的百岁生日。哈佛商学院院长雷·莱特在这个时刻反思:"谁对2008年的崩溃负责呢?这是一个集体失败,不只是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的失败,而是在多个层次上的领导力的失败。对于公司高管来说是如此,对于政府来说是如此,对于商学院来说也是如此。"莱特说:"我们现在最急需的就是领导力。" 在中国,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也是领导力。在2008年,我们先是经历雪灾、地震的天灾,然后经历毒牛奶事件的人祸,与此同时,因为内力不足而导致竞争力下降的中国制造业,又越来越深地被卷入全球金融风暴的狂风暴雨之中。在中国,这是一个需要变革型领导的历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