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中提到的批评家都认真地思索过他们在批评问题上的立场,但他们的立场各不相同,他们的理论和处理方法也没有整合成具有凝聚力、包容性的固定批评理论。相反,批评家会频繁地对彼此的理念提出异议。艺术批评家希尔顿•克拉默(HiltonKramer),把露西•利帕德的文字著作看成是“彻头彻尾的政治宣传”。 关心社会公益的批评家经常指责约翰•萨考夫斯基“使影像趋于唯美化”——将太多的作品特别是具有反社会倾向的影像美化为“艺术”。艾伦•塞库拉在其论著中对摄影深表怀疑,以至于被指称“近乎偏执狂”,他的论著能同一部厌恶女人者撰写的女性史相提并论。这些相互抵牾的观点会促成就批评和影像展开的对话,这些持续不断、耐人寻味和能让人增长见识的对话,既能丰富对影像的观照,也将活跃对批评的解读。 杰瑞•萨尔茨认为公开发表的评论大多数是持正面肯定的态度:“批评家的职责只不过是冷眼观望,然后尽可能真诚而明确地记录下他自己的反应,这些反应应当既有正面肯定,也有负面否定。姑且看一看艺术杂志上的评论文章吧,不是偏重于描述,就是一味予以正面肯定,很难找到负面的字眼。是画廊大做广告以买到好评的潜规则吗?我不是说画廊和杂志沆瀣一气。之所以要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负面反应的缺失。也许问题在于我们的批评家都不合格,他们和我们都太过于把自己拴进‘艺术’界,太过于成为它的一部分。” 艺术批评家唐纳德•库斯匹特(Donald Kuspit)曾主编过一套收录有下述当代艺术批评家重要著作的系列丛书:劳伦斯•阿洛韦(Lawrence Alloway)、丹尼斯•阿德里安(Dennis Adrian)、多尔•阿什顿(Dore Ashton)、尼古拉斯•拉卡斯(Nicolas Calas)、约瑟夫•马谢克(Joseph Masheck)、罗伯特•平卡斯-威滕(Robert Pincus-Witten)、彼得•普拉根斯和彼得•塞尔茨(Peter Seltz)。在为这些人的著作所写的序言中,库斯匹特称他们是“一流的艺术批评家”,并提供了若干理由来支持他的正面评价。他认为这些批评家对复杂艺术的论述是鞭辟入里的,他们都深入思索过艺术批评的本质,也认真考虑过如何进行这方面的写作。他赞扬他们的观点具有的独立性和他们为此秉持的自我意识。库斯匹特知道,他们已让批评远远超越新闻报道的层面,也避免了把当代艺术家当成明星的吹捧报道。他钦佩这些批评家对艺术和艺术批评所持的激情,赞赏他们以理性证明各自的观点。凭着激情和理性,他们避免了教条武断,使我们如醍醐灌顶。 库斯匹特在这些陈述中亮出了评判艺术批评精辟与否的准则,他以这项准则来评判他人的艺术批评写作。马克•史蒂文斯为精辟的批评提出的准则是:正直诚实,明白晓畅,直截了当。他补充说,精辟的批评好比精辟的交谈——直言不讳、富于新意、个性鲜明、留有余地。并非所有的批评都是精辟的批评,即便所有的批评都符合精辟批评的标准,批评家对于批评的对象还是会持不同观点,巴不得为之争个水落石出。那些从事艺术批评和着眼于批判的批评家明白:他们做的都是试探性的努力,或者用史蒂文斯的话来说是“留有余地”的,随时可以接受修正,同时也很容易受到反论的抨击。最优秀的批评家都认识到:他们不能将自己的观点教条化,因为这些观点随时都可能得到修正。批评家常常激情洋溢,但是要成为佼佼者,应当依靠理性而并非情感,去使别人信服自己看待艺术作品的方式。 批评家对自己的观察方式和写作内容确信不疑,他们试着使读者相信要达到洞察和理解的目的,遵循他们的方式是一条最好或者至少是非常好的途径。尼古拉斯•詹金斯(Nicholas Jenkins)在论及罗伯特•休斯的批评时写道,“塑造休斯‘有分量的’意见的是他的知识信念和他对滔滔雄辩的热爱”。休斯对此表示赞成:“批评中当然蕴含着表演元素。”批评家会敞开胸怀以接纳另一种观点,但在他们改变见解之前,别人同样需要利用理性说服他们。有不少读者甚至批评家本人也抱怨,批评文章大多晦涩费解,有时候甚至毫无道理。 萨尔茨对此是这样表述的:为什么有那么多艺术批评文章是不可破译的——甚至我们批评家也破译不了?如果艺术失去了它的受众,那么投机取巧的“批评”就大行其道了。无论如何,‘批评’不是适合形容这些艺术评论文章的正确字眼。这类文字著作大多给人以脱离其对象之感。批评家在报道他的所见所闻时应当使用平易近人、明确晓畅的语言,摒弃炫耀浮夸、冗长费解的官话,批评家应该追求被读者理解。尽管这种平易近人的代价可能是高昂的,你也许会失去进入某些艺术圈的“护照”,没人邀你加入探讨艺术及其相关的委员会,没人会邀你参加CAA(大学艺术协会)会议。 彼得•施捷达尔带着少许自我贬低的诙谐写道:“能瞒天过海时,我就写得很隐匿模糊。这是非常享受的,伴随着无懈可击的自如。”然后,他又补充道:“将批评写得明白晓畅是一件难度极大的工作,这是一种近乎疯狂的行为,就好像在胸口上画了靶子一样。写得明白晓畅就泄露了自己。”针对这种‘瞒天过海’,本书将会揭示各种艰涩理念的奥秘,使它们变得清晰明白。
看照片看什么(插图第5版)——1.7 着眼于批判的批评艺术
书名: 看照片看什么(插图第5版)
作者: [美] 特里·巴雷特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原作名: Criticizing photographs
副标题: 摄影批评方法
译者: 何积惠
出版年: 2013-5
页数: 288
定价: 6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后浪摄影学院
ISBN: 978751005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