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这个术语错综复杂,包藏着好几种不同的意思。在对艺术及艺术批评进行哲理性思考的美学家语汇中,在艺术批评家的语汇中,批评通常是指一种范围远比评判行为宽泛的活动。对艺术批评怀有兴趣的美学家莫里斯·威茨(MorrisWeitz),因研究批评家在对艺术提出批评时会做什么而发现了更多的奥秘。他把围绕着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撰写的全部批评论著当做他的试验案例。威茨在阅读历年来针对《哈姆雷特》撰写的卷帙浩繁的批评论著后得出结论:批评家在进行批评时会做四件事中的一件或多件:描述、阐释、评价、理论化概括。有些批评家主要是从事描述性的批评;有些批评家虽然也进行描述,但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促成他们的阐释;还有一些批评家四项都会进行。威茨推断出若干结论,最值得注意的是:这四项活动中的任何一个都构成了批评,评价并不是批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发现,有不少批评家致力于对《哈姆雷特》的批评,却从来不对它作出评判。 批评家在展开批评的时候所做的,远不是表达他们的喜好和厌恶或者自己对艺术作品的赞成或反对。批评家确实会对艺术作品进行评判,而且有时候是持负面的看法,但他们的评判常常是正面肯定多于负面否定。正如勒内·理查德所说的,“为什么要把你讨厌的东西介绍给公众呢?”施捷达尔在面临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作品时会给自己提出几个问题:“‘假如我是艺术家的话,我为什么创造了这个作品?’这是我在思考艺术作品时提出的行之有效的问题之一(并不是说我真的创造了它,这只是一种扮演)。对令自己不愉快的作品,为了做到公平我会问:‘假如我喜欢它,我喜欢它什么呢?’当我无法相信自己可能是作品受众中的一员时,我会问我自己:‘这类作品的受众成员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迈克尔•范戈德认为,纽约市的戏剧批评经常阻碍而并非鼓励受众前去观剧,这是令人遗憾的。他又补充说:“正如每位批评家所知道的,写一篇言之有物、表示赞许的评论要比写篇一棍子打死的文章艰难多了。”经常写摄影方面文章的阿比盖尔·所罗门-戈杜(Abigail Solomon-Godeau)说:“的确有这样一些例子,作品确实很无聊,没什么含义,也无法对其含义进行解读。但大多数情况下,对作品含义的解读比对其审美价值的解读更具意义。” “作为一名批评家,我在画廊里做些什么呢?”施捷达尔追问道。他回答说:“我要学习。我要走到展品前巡视,如果有胆量的话,还要伸手去摸一摸,同时在内心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一切直到心灵与感官达到大致的协调或者疲劳感袭来为止。”艺术史学家兼艺术教育家埃德蒙·费尔德曼(Edmund Feldman)写过好多艺术批评方面的文章,将艺术批评定义为“关于艺术的卓有见识的谈论。”他还把艺术的评价或评判活动减到最少,声称这是批评程序中最无足轻重的。作为富于开拓性和创造力的近代摄影批评家,A.D.科尔曼(Coleman)将他的工作定义为“摄影图像和文字的交织”。他补充说:“我只是缜密细致地观察和探究各种各样的摄影图像,尝试用文字准确地描述它们,激发我去感受、思索、理解的东西。”莫里斯·威茨将批评定义为“对艺术作品进行详尽论述的形式、旨在便利和丰富艺术理解的语言运用”。 “批评”在本书中自始至终都不是指负面的评判行为;它将是指一种范围更加宽泛的活动,并将恪守这一涵盖广泛的定义:包括所有为了增进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而对艺术作出的卓有见识的论述。这个定义涵盖了对所有形式的艺术,包括舞蹈、音乐、诗歌、绘画和摄影的批评。“论述”包括交谈和写作。“卓有见识”是一个重要的限定语,它把批评同一味的空谈和对艺术的无知见解区别开来。并非所有关于艺术的写作都是批评。譬如说,有些艺术写作只是新闻采访而并非批评:它是对艺术家和艺术界动态的新闻报道而并非批评分析。 变得对艺术卓有见识的一个途径,就是对它进行批判地思索。批评是理解和欣赏影像的一种手段。尽管有些时候,对一幅影像的缜密思考可能会导致负面的欣赏或有原因的厌恶。然而,这种批判的眼光带来的更多的是对图像更加充分的理解和正面的欣赏,尤其是在考察杰出摄影家的作品和艺术家运用摄影媒介创作的作品之际。批评理应产生如推动美学教育的哲学家哈里·布劳迪(Harry Broudy)所称许的“开明爱好”(enlightened cherishing)。布劳迪的“开明爱好”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把思索(以术语“开明”表示)和感受(以术语“爱好”表示)结合了起来。他提醒我们,思索和感受应该结合起来,它们都是理解和欣赏的必要成分。批评不是一种不顾及感受的思索。
看照片看什么(插图第5版)——1.1 批评的定义
书名: 看照片看什么(插图第5版)
作者: [美] 特里·巴雷特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原作名: Criticizing photographs
副标题: 摄影批评方法
译者: 何积惠
出版年: 2013-5
页数: 288
定价: 6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后浪摄影学院
ISBN: 978751005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