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河北反复 由于潼关失陷,叛军西指,朝廷原先会战洛阳的计划破产,郭子仪、李光弼率领的朔方军主力从河北撤出,经井陉口退入河东。只剩下颜真卿独力支撑,河北的局面立刻表现出敌强我弱的态势。 史思明率军反扑而来,至德元载(756年)八月十日,攻入九门县城,接着攻陷藁城、赵郡,进围常山郡,仅十天时间,便攻入郡城,扼井陉关要路和南北交通要道的军事重地常山郡,落入叛军之手。 史思明派其将康没野波率先锋军进攻平原郡,颜真卿知道敌众我寡,便放弃平原郡,渡过黄河。他想投奔肃宗,但陕郡、洛阳一带皆为敌占区,道路梗塞不通,他只好南奔荆州、襄阳。后来他听说肃宗到了凤翔,就从荆州、襄阳取上津路,北诣凤翔。肃宗任命他为宪部尚书。 很快,清河郡、博平郡、信都郡等等也纷纷陷入叛军之手。 河北坚守最持久的是饶阳郡。 饶阳郡裨将、束鹿人张兴是一位大力士,力举千钧,而且又聪明机智,因此敌人围攻饶阳,一年没有攻下。及至各郡都已经陷入敌手,史思明调集各路兵马,共攻饶阳。此时外来的救援全部没有了,太守李系窘迫间赴火而死,城终于被敌人攻破。力士张兴被敌人俘虏,史思明很爱惜他的才略,劝他投降。 张兴说:“我是唐朝的忠臣,本来就没有投降的道理,现在也就是再活上半天功夫。我有一句话,不知道你愿不愿听?我想,这也可能是我活着说的最后一句话,但想说出来,哪怕你立刻杀掉我。”史思明说:“那你说吧!”张兴问:“皇上对安禄山如何?”史思明说:“恩重如山。”张兴说:“是啊,皇上对待安禄山,恩如父子,朝廷大臣没有人能望其项背,可他不知道报答皇上的厚恩,却兴兵作乱,发兵攻打长安,造成生灵涂炭。大丈夫不能翦除凶逆也就算了,难道能做他的臣子吗?”史思明问:“你什么意思?”张兴说:“我有一个小小的计谋,将军能采纳吗?你所以随从安禄山叛乱,不过是想求得富贵,就像燕子在帷幕上筑巢,岂能久安!不如寻找机会,杀死安禄山,为朝廷立一大功,那时可以转祸为福,长享富贵,岂不美哉!” 史思明听了此话,勃然大怒,命令手下人把张兴四肢伸开,钉在木头上,用锯把他锯死。张兴至死骂不绝口。 敌人每破一城,城中的财物、妇女都被他们抢掠一空。男人,强壮的让他们肩挑背负运输军资,老弱病残年幼无力者则都杀死。安禄山起初只给史思明三千人,派他平定河北,现在河北都被史思明攻下,史思明部下的兵力大增,每郡派三千兵防守,再杂以胡兵镇守,史思明自己回到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