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敌人占领的两都,拥护唐朝的官员、百姓,在和敌人进行着心理上和人格上的较量。 在大燕政权的都城洛阳,安禄山也模仿当年玄宗,举行盛大宴会招待“群臣”,地点选在洛阳皇苑风景最好的凝碧池。在宴会上安排了盛大的乐舞场面,表演各种乐舞。这个活动没有组织好,尤其没有做好演员们的立场转化工作。那些梨园弟子都怀着故国之思,常常悲戚流涕,贼兵手把刀剑,紧盯着他们。在这样如临大敌般的看押下,谁还有良好心态进行表演?乐工雷海青忍不住悲愤,把手中的乐器扔到地上,向着蜀郡方向放声大哭。空气顿时像凝固了一样,安禄山大扫其兴,盛怒之下,他命令手下人把雷海青捆在试马殿前的柱子上,把这位有正义感的艺人支解了。 诗人王维本来任给事中,门下省正五品官,没有能跟玄宗逃出长安,为叛军俘获。他的名气太大了,安禄山命人把他押送到洛阳,强迫他做官。他不干,服药取痢,伪称喑疾——又是拉肚子,又是装哑巴。安禄山把他禁闭在菩提寺,不经他同意,就宣布了对他的任命。另一位诗人裴迪来看他,告诉他凝碧池演出的惨况,他听说雷海青之死,听说那些歌手一发声皆一时泪下,心情悲伤,手头又没纸笔,就口占一诗,即《凝碧池口号》,云:“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这首诗当时流传很广,连北上灵武的肃宗都知道了。后来收复洛阳,许多陷贼为官的人都判了刑,惟有王维,不仅没有给予处罚,反而受到朝廷重用,让他做了尚书右丞,正四品下,升了半级,世称“王右丞”。 叛军占领下的长安十分混乱。叛军进入长安后,安禄山指使孙孝哲杀霍国公主及王妃、驸马等于崇仁坊,把他们的心都挖出来,以祭奠儿子安庆宗。霍国公主是睿宗的女儿,也就是玄宗的妹妹。凡是杨国忠、高力士的朋党以及安禄山平素所讨厌的人都杀掉。叛党下手狠毒,有的把脑盖揭开,流血满街。至德元载(756年)七月十七日,又杀皇孙及郡主、县主二十余人。太子、诸王之女称郡主,或县主。 安禄山听说长安的百姓乘乱入宫,盗走不少府库财物,占领长安后,命部下展开大规模的搜查和掠夺。乱兵不仅搜查宫中器物,连老百姓的私产都一抢而光。安禄山又令府县推按,哪怕是涉及一些细小的物品都严加追查,大肆搜捕,一连十,十连百,株连无数,城中动荡不安,百姓们更加思念唐朝廷。 随从安禄山造反的同罗、突厥兵本来屯住在长安苑中,维持治安。七月二十二日,酋长阿史那从礼率五千骑兵,盗窃两千匹御厩良马逃归朔方郡。他们逃走后,长安的治安全面崩溃,官吏有的逃跑,有的藏匿,监狱里的囚犯无人看管,自己跑出来。京兆尹崔光远以为贼兵要逃走了,派吏卒把守孙孝哲的住宅,以防孙孝哲逃走。孙孝哲告诉了安禄山,崔光远与长安令苏震率京兆尹所属府县官十余人逃出,至灵武。肃宗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兼京兆尹,并派他到渭北招集官吏百姓。任命苏震为御史中丞,苏震就是大手笔苏环的儿子。崔光远逃走后,安禄山又任命了田乾真为京兆尹。 正在沉浸于皇帝逃走,唐朝已亡的胜利中时,忽然传来太子已经率兵北上的消息,对叛军来说是个意外,令人震惊。这种心理影响不可忽视。太子有多少人马,太子何时来打长安,这些都让叛军惊疑不定,却给百姓们带来了希望。自从太子离开马嵬驿北上,民间相传太子正在收兵来取长安,长安百姓日夜盼望官军,有人不断地高喊:“太子大军到了!”以此惊扰人心,一听到这种喊声,人们都竞相奔逃,长安市面上常常一跑而空。叛军只要一看到北方尘土飞扬,就以为太子率兵来攻长安,便惊惶、恐惧,乱作一团,想寻路逃生。 长安近郊的豪杰之士纷纷组织义兵,常常杀死安禄山任命的官吏,与官军遥相呼应。诛而复起,相继不绝,叛军无法控制局面。本来从京畿、鄜州、坊州至岐州、陇州都依附于叛军,现在局势都动荡起来,长安西门之外都成为敌垒,敌人兵力所及之处,南不出武关,北不过云阳,西不过武功。 东南广大地区仍是唐王朝的后方供应基地,通过大运河的漕运既然已经被叛军切断,朝廷开辟了新的航运路线,唐军的粮草供应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与朝廷任命了一位善于理财的人有关,这个人就是第五琦。按照第五琦的规划,江淮所贡财赋有的运到蜀地,有的运到灵武,皆沿长江西上,从襄阳取上津路抵扶风,然后分路送达。扶风郡太守薛景仙努力维护此道的通畅,因此道途安宁。 有了各地的艰苦斗争和各种积极因素的发挥,唐王朝获得了喘息之机,新兴的肃宗政权迅速组织起反攻的力量,取得了与叛军角逐两京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