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涉太子一案还没有止息,把韦坚等人贬放后,李林甫又乘势进攻,制造两宗大案,把更多的人牵连进去。韦坚的弟弟、担任将作少匠的韦兰和担任兵部员外郎的韦芝为哥哥鸣不平,他们一直在告状,说杨慎矜诬告,朝廷对韦坚的处理不公平。他们认为有太子作证,应该能够为韦坚洗刷不白之冤,因此他们拉太子作证人,这更燃起玄宗心里的怒火。太子看势头不对,害怕牵连自己,上表请求与韦妃离婚,要求朝廷重罚韦氏兄弟,不要因为他们是皇亲而有法不依。朝廷又贬韦坚为江夏别驾,韦兰、韦芝都被贬到岭南。李林甫又趁机向玄宗上言,说韦坚与李适之结成了朋党,几天后,朝廷又把韦坚流放临封县,李适之被贬为宜春太守,太常少卿韦斌被贬巴陵太守,嗣薛王李琄被贬为夷陵别驾,睢阳太守裴宽被贬为安陆别驾,河南尹李齐物被贬为竟陵太守。这次被贬放的一共有数十人,都是韦坚的亲朋好友,被认为是韦坚同党而受到株连。 李林甫又上奏玄宗,派御史分别到皇甫惟明、韦坚兄弟等人的贬所,赐他们自尽。罗希奭在青州处死李邕后,便到岭南,一路上杀死那些流放贬谪到外地的官员,沿途郡县遭贬流放的官员,听说罗希奭将到,都惊惶害怕。唐代御史所经过的地方,沿途郡县提供驿马,人没到就先送来安排食宿驿马的文书,叫排马牒。排马牒送到宜春,李适之吓得服毒自杀。送到江华郡,王琚便要服毒自尽,可能他备药不足,药力不够,没有死。听说罗希奭已经来到,想不出更好的结束生命的办法,匆忙间只好解下腰带悬梁自尽。 罗希奭故意绕路到安陆,想恐吓裴宽自杀。罗希奭根据先前的经验,那些“罪官”们一听说他的名字,就自己寻找离开这个人世的方法,根本用不着自己动手。这样更好,自己也免得承担责任。可是裴宽太留恋这个人世了,他不想放弃宝贵的生命,当然他还有老母、老父和妻子儿女,他觉得他们都离不开他,所以不惜放弃尊严,向罗希奭叩头求生;甚至也不顾任何痛苦的刑罚了,上刀山下火海都没关系,只要留他一条命,因为这条命不属于他一个人,而是全家的支柱。罗希奭急于赶路,没有在这里住宿,裴宽自己不死,他也不好下手,所以丢下跪倒在地的裴宽扬长而去,裴宽才免于一死。 李适之的儿子李霅把父亲的棺材运回洛阳,李林甫又派人诬告李霅,把李霅杖死于河南府。给事中房琯因为与李适之是朋友受到牵连,被贬为宜春太守。李林甫恨韦坚,觉得仍不解气,派人沿运河及江淮州县,调查韦坚的罪行,收捕当年负责漕运的官吏和拉纤船夫,关进监牢,各地监牢都住满了囚犯。直到李林甫死,这事才结束。 玄宗想广泛吸收天下才艺之士,敕令各地凡有一艺之长者都到京师接受考试选拔。李林甫担心那些草野之士对策时检举他的作奸犯恶之事,他向玄宗建议:“各地推荐的人大都卑贱愚钝,害怕他们出言俚俗有污圣听。可以让郡县长官先加以选拔,才华突出者再把名单送到尚书省,让各部尚书进行复试,御史中丞监考,录取那些名符其实的人,上奏皇上。”等到各地举人送到京城后,全都进行诗、赋和政论的考试,这不符合玄宗选拔“一艺之长”的旨意,结果没有一个人通过。李林甫便进贺表,向玄宗表示祝贺,说“野无遗贤”,意思说有才能的人都已经被陛下录用。诗人元结、杜甫都参加了这次选拔。后来李林甫死,元结在《喻友》中愤慨地提起此事。杜甫《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诗中也说:“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钧。微生沾忌刻,万事益酸辛。”意思是说,回忆当年遭受李林甫执政,真是叫人闻之丧胆,他善于玩弄阴谋诡计,专权跋扈。我一介书生,偏偏受到了他的忌妒和陷害,此后的生活更加辛酸。 杨慎矜本来是李林甫提拔上来的,现在担任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可能相当于财政部副部长兼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受到玄宗的信任,李林甫渐渐地担心、忌妒起来。杨慎矜与王的父亲是表兄弟,小时候与王一起玩儿,非常亲近。王进入御史台任职,是因为受到杨慎矜的援引和推荐。及至王被提拔为御史中丞,杨慎矜和他说话时仍直呼其名,王仰仗着与李林甫关系好,对杨慎矜这样不尊重自己越来越不满。杨慎矜占王的职田为己有,还把王的母亲出身低贱告诉别人,王内心里深深怨恨杨慎矜。可是杨慎矜还像以前一样对待王,曾经和他一起私下里谈谶书里的预言,在唐代这是犯罪行为。 杨慎矜与术士史敬忠关系密切,史敬忠说天下将发生大乱,劝杨慎矜到临汝山中买庄园,作为将来避乱之地。正好杨慎矜父亲坟墓所在的田地里发生一桩怪事,草木都流血,杨慎矜心里很不安。他就请教史敬忠,史敬忠教他祈祷消灾,为他在后园里设道场。杨慎矜退朝后,就戴上枷锁,一丝不挂地坐在道场。——这属于妖法,也是犯罪行为。十天后,草木不流血了,杨慎矜很感激史敬忠。杨慎矜有一位侍婢叫明珠,貌美,史敬?喜欢她,杨慎矜就把明珠送给了他。这个漂亮的婢女给杨慎矜惹了祸。 有一天,史敬忠用车载明珠路过杨贵妃的表姐柳氏的楼前,柳氏请史敬忠上楼,向史敬忠讨要车中的美人,史敬忠不敢拒绝,把明珠转手送给了柳氏。第二天,柳氏带着明珠入宫。玄宗见到柳氏带一个从没见过的漂亮女孩,就问她的来历,明珠就如实相告。玄宗知道杨慎矜与术士搞什么祈祷妖法,心里很不高兴。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王,王为抓住了杨慎矜的把柄而暗自高兴,因而在杨慎矜面前表现很傲慢,杨慎矜对王的侮辱很愤怒。苍蝇总是叮有缝的蛋,李林甫知道这两个人闹起了矛盾,就暗中诱使王陷害杨慎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