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添加收藏:我读过这本书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确定标签后请按回车):
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科学> 实验室生活

实验室生活

作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副标题: 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
译者: 刁小英  |  张伯霖
出版年: 2004-12-1
页数: 312
定价: 18.00元
装帧: 平装(无盘)
丛书: 知识与社会译丛
ISBN: 9787506020497
7.5
31人已评价
5星
12.9%
4星
48.4%
3星
35.5%
2星
3.2%
1星
0%

评价“实验室生活”

  • 最新
  • 热门
  • 0 the_Cc 2016-04-28

    专业需要。三天之内读完还做好读书笔记分享的PPT今天老师跟我说你不用讲了……

  • 0 Zuixiang7 2017-04-26

    给我一个实验室,我能举起整个世界。科学真的是虚构的吗如此,科学的基础何以立?科学所追求的客观性,实在,理性是否都不成立呢?

  • 0 蓝色田野 2007-07-18

    一本科学社会学的书

  • 0 Karl 2015-12-26

    可惜书不好买到

  • 0 2016-09-20

    写的很精彩啊!几种角度分为不同章节,也展示了思考的深度变化,从最开始的社会学到后来融入时间的历史分析,逐渐展示科学知识也是社会学知识的建构过程,很是不错。寻找和反思元话语以及对整个研究的反思真的重要呢,翻译这样的著作也真是难得了。

  • 0 shiduo 2010-04-09

    这类型的社会研究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粗了来说,是没有处理好学科内在逻辑与社会网络影响之间的平衡;细了说,是没有很确切的证据来度量社会因素影响的方面和程度。

  • 0 ysz 2010-09-30

    这书其实很温和,建构并不代表虚假。陈述的稳定性是通过社会性的说服与一致意见建立的,但如果没有有效性在一个良性发展的科学界就会在之后被推翻。很多人喜欢根据道听途说的新概念随意批判(我承认在克服),却不根据symétrie(对称)原则反思自己(的确这会让人很困扰)。“我们试图缩小无序的来源,提出似乎比其他陈述更真实的陈述,从而创造出小范围的秩序”就算不是纯粹的真实,但接近就很有意义。 PS:"每次当他阅读《科学》或《自然》杂志时,都会遇到成堆的自相矛盾、无意义的及错误的概念"看来高端的科研很容易犯错,“秩序是例外,无序是规律”,对媒体上引用这些刊物的成果要注意了,但论文都会留有余地,表示正在探索,而媒体只会以断言吸引眼球 这就是科学祛魅

  • 0 子明 2013-01-25

    找了这个方面的书好久了,要是有写实验室师生之间互动的就更好了。(可惜不是我期待的,而且写得挺枯燥的)

  • 0 羽落弦 2013-12-12

    木有照片不幸福-,-话说ANT到底是哪本书提出的啊。。

  • 0 Etine 2014-07-16

    科学门外汉独创跳跃式找重点法完成阅读。另:翻译真捉急,有的地方明明也翻成了"人类学",那反复出现的"人类文化学志"是肿么回事……

  • 1 南池子 2015-06-12

    学科知识如何成为社会事实【法文版的框架和用词与英文版的差别挺大的】

  • 1 yan 2016-06-01

    翻译太烂

  • 1 辄馨 2008-01-29

    翻译的不好,但是一种角度! 在《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第六章里提到过,和《物理与人理》属于同一类型。

  • 0 the_Cc 2016-04-28

    专业需要。三天之内读完还做好读书笔记分享的PPT今天老师跟我说你不用讲了……

  • 0 Zuixiang7 2017-04-26

    给我一个实验室,我能举起整个世界。科学真的是虚构的吗如此,科学的基础何以立?科学所追求的客观性,实在,理性是否都不成立呢?

  • 0 蓝色田野 2007-07-18

    一本科学社会学的书

  • 0 Karl 2015-12-26

    可惜书不好买到

  • 0 2016-09-20

    写的很精彩啊!几种角度分为不同章节,也展示了思考的深度变化,从最开始的社会学到后来融入时间的历史分析,逐渐展示科学知识也是社会学知识的建构过程,很是不错。寻找和反思元话语以及对整个研究的反思真的重要呢,翻译这样的著作也真是难得了。

  • 0 shiduo 2010-04-09

    这类型的社会研究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粗了来说,是没有处理好学科内在逻辑与社会网络影响之间的平衡;细了说,是没有很确切的证据来度量社会因素影响的方面和程度。

  • 0 ysz 2010-09-30

    这书其实很温和,建构并不代表虚假。陈述的稳定性是通过社会性的说服与一致意见建立的,但如果没有有效性在一个良性发展的科学界就会在之后被推翻。很多人喜欢根据道听途说的新概念随意批判(我承认在克服),却不根据symétrie(对称)原则反思自己(的确这会让人很困扰)。“我们试图缩小无序的来源,提出似乎比其他陈述更真实的陈述,从而创造出小范围的秩序”就算不是纯粹的真实,但接近就很有意义。 PS:"每次当他阅读《科学》或《自然》杂志时,都会遇到成堆的自相矛盾、无意义的及错误的概念"看来高端的科研很容易犯错,“秩序是例外,无序是规律”,对媒体上引用这些刊物的成果要注意了,但论文都会留有余地,表示正在探索,而媒体只会以断言吸引眼球 这就是科学祛魅

  • 最新
  • 热门
  • 读书笔记

    2有用 明明 2016-06-16

    课程作业,还没交,仅供交流讨论。BrunoLatour与SteveWoolgar合著的《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记录了“观察者”在一个医学实验室里的生活故事和反思。与当代大多数民族志不同的是,... 查看全部>>

  • 读书笔记

    2有用 明明 2016-06-16

    课程作业,还没交,仅供交流讨论。BrunoLatour与SteveWoolgar合著的《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记录了“观察者”在一个医学实验室里的生活故事和反思。与当代大多数民族志不同的是,...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