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蓝色的海书评 >
-
《汁吃诗》:以美食的名义,热爱生活
6有用 0无用 2017-06-08
宣传语说,“此书可以下酒”。我喝酒时不看书,但这本书用来佐餐,还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近年来,“佐餐酒”的概念逐渐流行开来。佐餐酒比较常见的是葡萄酒,而成为“佐餐”,其实并不是随便什么都可以胜任的——它既需要令人印象深刻,又要切忌喧宾夺主。而《汁吃诗》,刚好是这样一本书。它以美食为主题,但在字里行间吐...
修改 -
《野味难寻》:吃进情怀,感怀温暖
3有用 0无用 2017-06-08
前段时间看了本日本人写的关于修禅的书,书里提到在日常生活里,很多行为都可以是修炼心性的契机。譬如吃饭时,如果把全部的精神集中在咀嚼之上,也可起到修炼心性,趋避烦扰的作用。当然,即使是没读这本书之前,吃饭时我也会很认真地咀嚼。一来是自己天生消化系统不佳,吃得太狼狈就会出状况;二来是对于食材,倘若是囫囵...
修改 -
当我们谈论未来时,我们在谈什么
0有用 0无用 2017-06-08
其实对我来说,遇到这本书的时间似乎不那么合适——对自然的好奇早已大不如前了,视野也早已被粗鄙繁复的人类社会所牵绊。我格外羡慕那些正在或者将要遇见这本书的孩子们,他们拥有的未知是最大的财富,而这本书,会带给他们一扇全新的门,通往更广阔的世界。这也揭示了阅读,或者说创作所要承担的责任吧,一个人所能经历,...
修改 -
《给即将上大学的孩子的信》:如何成为一个普通人
10有用 0无用 2017-06-08
每个人小时候的梦想都不靠谱——我是说,无论你想成为科学家、作家、大富翁,都是无可厚非的。但第一步,你要做的,是成为一个人,一个普通人。去做一个平均值附近的人,再向上去累加经验值,达到你想要的高度。这其实并不难。但你没有这样的意识,便让这件事变得很难,尤其是在教育的领域。我们崇尚的永远是英才教育,殊不...
修改 -
《阿克拉手稿》:相爱或是沉默
10有用 0无用 2017-06-08
随着创作生涯的深入,保罗•柯艾略对说理的诉求也愈发强烈。继在上一部作品《阿莱夫》中将故事当做是哲学讨论的外壳来使用,这一次的《阿克拉手稿》,“故事”干脆没了踪影。这样说也许有点绝对,毕竟在睿智的科普特人为耶路撒冷人答疑解惑之前,这本作品有一个蛮有吸引力的引子:那是在1099年7月14日,遭十字军长期...
修改 -
《利他》:想象一个美好世界
0有用 0无用 2017-06-07
作为“对话稻盛和夫”系列访谈录的第六本,《利他》的访谈时间大致是在日本“311”大地震之后。对话者是稻盛和夫和濑户内寂听。因为两位同样是拥有僧籍的人,对话又恰逢大灾变之后,因而主题自然离不开如何看待苦难。在这本书里,两位指出了看待“苦难世界”时“想象力”的重要,其实是很有趣的提法。如果是从进化论的角...
修改 -
《真原医》:医者仁心
1有用 0无用 2017-06-07
医者,始以“醫”字,上为殹,下为酉。“殹,恶姿也。(《说文》)”“一曰殹,病声也。(《说文解字注》)”酉,酒也。此便是中华千年医人医己医万物之道。醫之上从殹,无论“恶姿也”、“病声也”抑或现代之释“呻吟声”,皆为病患身处病态的痛苦的表现,此种外现的痛苦,自然“病诸内(《内经》)”。其“形诸外”,则医...
修改 -
医学人文之路
2有用 0无用 2017-06-07
很遗憾的一件事情是,原本注重人文关怀的我们,似乎在一夜之间忘记了该如何善待他人。任何行业都是如此,而反映在医疗行业,这种缺失却会导致更深层的危机。想要剖析根源并不难,我们的高考制度是实行文理分科的,而对于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员,他们不需要接受太多人文上的教育,这样看上去似乎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医生的本质只...
修改 -
《我们在互相辨认中老去》:时间的答案,随风而逝
12有用 1无用 2017-06-06
可以这样讲:“是作家的真诚,提高了她语言的魅力。”作者用三个互相关联的讲述者,撑起了一个很普通的与爱情有关的命题。或许这样的安排难称惊艳,但作者的笔调是可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没有浮华的矫饰,可以跌宕的情节起伏,有的仅仅是平淡的叙事以及,因时间而生的,淡淡的忧伤。作者是真诚的,比方说在最后作者列出了书中...
修改 -
《想太多的猪3》:幸福在哪里
2有用 0无用 2017-06-06
很多时候,我们竭尽全力追逐那只名叫幸福的蝴蝶却徒劳无获,可当我们筋疲力尽停下来,她却会静静地落在你的肩上。(梭罗)《想太多的猪》是一个关于“小幸福”的系列漫画,一如既往。来自日本的作者小泉吉宏以四格漫画的形式,配上轻快却深刻的文字,试图让读者在简单的氛围下“悟道人生”。漫画的主人公两只猪——不达和佛...
修改 -
《塔莎的传家宝》:动手可以让我们更快乐
0有用 0无用 2017-06-06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话说的不假,动手,尤其是是快乐的动手实践特别让人快乐无比。塔莎奶奶是个快乐的人,因为她喜欢动手。动手这事,能让人感觉很快乐。我是看凡尔纳长大的,尤喜读老凡笔下那些流落荒岛却用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世界的拓荒者。塔莎奶奶也在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她自信地朝着自己...
修改 -
《人与制度》:复杂自由与简单幸福
6有用 0无用 2017-06-06
汪丁丁先生的书,初拿到感觉很单薄,看了目录感觉很浅显,但当真正阅读时却会有令人意外的享受。尽管只是一本选集,在文章篇目的安排上也有些“参差”感,但对于像我这第一次接触先生的书,第一次接触“青年对话录”企划的读者来讲,确实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毕竟我们读到太多文字,它们只在以感官的愉悦,却无暇于心灵的丰...
修改 -
《群体性孤独》:网络人生“喜”与“忧”
6有用 1无用 2017-06-05
当下,网络正在迅速改变我们的生活,塑造出一种全新的社会文明形态———网络社会文明形态。然而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发觉,网络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便捷,更带来了无尽的烦恼,也便包括“ 群体性孤独”。这一病症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对科技的依赖越来越多,彼此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换句话说,是网络让很多人陷...
修改 -
跟德国人学简约生活
5有用 1无用 2017-06-05
对于去过德国的人来说,第一感觉往往是那里的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的。德国人简约的生活方式备受世人赞赏,他们是一个讲究秩序的民族,不仅每人都有自己的归属,甚至连每一样东西也都有其合适的位置。有故事讲,一个德国人小的时候在某个抽屉里面放了把剪刀,而这把剪刀在这个德国人死了的时候还是放在那,即便是这把剪刀坏了,...
修改 -
《正义的成本》:鱼与熊掌如何兼得
1有用 0无用 2017-06-05
《正义的成本》这本文集,尽管是谈论的是有关新兴学科“法律经济学”的思考,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作者散文化的语言特色。要想回答以这样的笔法来完成一本社会科学作品究竟是否恰当其实并不容易,但仅仅是这样的事实,便证明了作者的自信,以及作者试图达成的初衷。“法律经济学”是这部作品的主题,那么,究竟何谓“法...
修改 -
《金钱有术》:重要的是心态
2有用 1无用 2017-06-05
没有人能否认,当下的我们,正处在一个“资本时代”。社会范围内的资本流通,维系了大多数人的正常生活,而个人对资本的利用,在某种程度上,称得上是决定一个人的发展走向的重要因素。“知乎”社区出版的这本《金钱有术》,副标题是“百万赞同认证的金融选修课”,所辑录的文章,取材自知乎的优质内容。作为一个“存在着大...
修改 -
与“战争”有关,与“货币”有益
6有用 0无用 2017-06-02
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股票跟基金在跌;读了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股票跟基金还在跌。区别在于以后——我终于看明白了一点,“米国”的转嫁才是最大的危机。 山雨欲来风满楼。宋鸿兵玩的是一个逻辑框架本身,用他的话说,“这证明我的框架体系是严密并且值得认可的。”在网上,有人将宋鸿兵归结为一个“阴谋中的阴谋”。这些...
修改 -
《货币野史》:鱼在水中不知水
3有用 1无用 2017-06-02
在都市喜剧《爱情公寓》里有这样的情节:强势的“御姐”胡一菲有一天幻想自己成了一个“分分钟几千万上下”的金融操盘手,每天都活在紧张的节奏里,生怕自己某一刻的怠慢就会造成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不料又一天,因为生活节奏太过紧绷,她晕倒了,结果等到她醒过来,却发现什么都没有发生。尽管只是一部以“娱乐为人...
修改 -
《云端经济学》:在云端寻找“剩余价值”
5有用 1无用 2017-06-02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来自一个很有趣的人。尽管在阅读的过程中,便觉得作者吴建雄会是一个不凡的人,因为他似乎有着不竭的创意。但当笔者百度了他的资料时,还是感到十分惊奇:他曾获“新概念作文”全国二等奖,于《萌芽》《文字客》等杂志出道。插画、摄影、剧本等都曾涉猎,而最主要的还是写书。自幼饱读诗书,酷爱“老庄...
修改 -
《数据化决策》:数字城堡
4有用 0无用 2017-06-01
作为美国数据分析大师道格拉斯•W. 哈伯德(Douglas W. Hubbard)的代表作,《数据化决策》在当今“大数据”的时代出版绝对是应时应景的。它在出版之后立刻受到了追捧,被无数的读者所喜爱,在世界各地多种语言多次出版,很快成为一本标志性、里程碑式的著作。这是件很有趣的事。毕竟当“数据化”这样...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