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 Phronesis的图书主页

Phronesis的评论

  • 海德格尔导论
    相比斯坦纳的著作,特拉夫尼的书要哲学得多
  • 笛卡尔与《第一哲学的沉思》
    开放式的写作,一段段梳理文本。清楚明白的笛卡尔导论性作品。
  • 古代哲学史
    去年此时先哲点评:哲学是一项残酷的事业,像文德尔班这样在当时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 后来就只有这一部哲学史纲流传下来。暑假随着世界杯读完,阅读时,深感唯物-唯心的线索太过薄弱,无力把握希腊哲学的高妙精深。没想到一年之后,此书中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分析竟然为理解施特劳斯诠释霍布斯自然哲学的段落助益良多,回头读来深有滋味,因缘凑合,兴味盎然,大抵如此。
  • 古代与现代的争执
    读书报告,乏善可陈。
  • 文化与政治的变奏
    汪晖将《东方杂志》放回到五四的视野中,重新理解一战和欧洲范本幻灭对于中国思想界的决定性影响;共和政治下的主权焦虑和失望情绪弥漫,逐渐催生了政治关切向社会的转向与疗救。五四的意义终究在于政治争论最终转向“生活理想”的争论,在这一决定性时刻,政治迎回了它更为丰厚的古典意涵。这两个洞察值得深入。问题处理明快,论述尚浅,用了一本书只处理了一篇文章就能处理完的问题。
  • 富国的伪善
    张夏准的研究的确很有启发性,至少在政策上是一种对于Neoliberalism的平衡。一个更有趣的问题是,韦伯社会科学的理想型怎么变成政策指南的?
  • 共和的黄昏
    罗杰斯精准甚至刻薄的文字清晰地展示了共和主义思潮在不同学界的影响;巴萨尼揭示了共和派的政治意图,而麦考米克对马基雅维利文本的回溯,则准确地侦察到了剑桥学者分析的失误,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共和主义的兴起和退潮,或许可以帮助澄清早期现代政治的一些关键问题,特别是对马基雅维利和洛克文本的阐释,卢梭在共和派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复杂面貌,乃至现代英美政体的定性。
  • 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
    涂尔干其实只是个幌子,失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核心
  • 富国陷阱
    对于现代经济强国兴起时代的研究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