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是职场的浮沉,顶级IT公司的销售故事。长颈鹿看这本书在前——他看的是电子书。我推荐他看的,但他说,感觉此书只有情节,学不到太多。可能这和他的技术职位不配的缘故。对于我却是有收获的。最显而易见的两点收获:一、对付性骚扰用手机录音这一招不错,之前我没有想到可以用这招。二、万不得已不要当sales,里面的人际关系太多,而且我最反感的行贿在大公司也是必须,这让我很烦。还是市场部女孩待着舒服点。
初读此书的时候感觉文笔不是很好,也不够紧密。这可能不完全是小说的问题,而是我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的问题。以前看了不少类似《影响力》这样的,一个理论,有大量的例子和实验来论证它,并伴随着大量的逻辑分析,感觉一丝不苟。看完了有一种极大的满足感,感觉很多东西通过书中的指点都想通了,很爽!而本书毕竟是小说,前面比如出现了一个情节,我想一定是一个伏笔,但是到最后并没有相应的情节和它映衬,或者有的映衬的很不够,很多地方没有说明白。感觉不是很爽。而且这是第一部,真正的谜底并没有揭开,也是不爽的一大因素!另外,因为前天把后半本一口气看下来的,眼睛非常不舒服。我眼睛一不舒服,立马就跟着头晕有恶心的感觉,搞得这两天也精神不振。所以,看小说、看电影都不能贪多呀!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好奇心太强也没啥好处,以前我有个习惯是不看到结局都睡不踏实——这点得有点毅力来克服
这本书让我很不喜欢销售这个职位,甚至开始的时候有点恐惧的感觉。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杜拉拉。
雷声大雨点小
对“雷声大雨点小”的回应
《浮沉》热门书评
-
《浮沉》编辑絮语--职场行走指南
210有用 3无用 石头 2009-06-28
《浮沉》每章后面的编辑絮语,这些话,不管是对销售还是上班族,都会有一定的帮助,仔细琢磨每一句话,说不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职场行走指南:1、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然后朝着目标前进。2、与其羡慕别人,不如把握自己的长处。3、在职场中,比学历、背景及工作经验更加重要的,是品质与才干。4、不管成与败,都要和...
-
外企那些事儿
128有用 22无用 [已注销] 2008-05-17
很多年前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闺蜜S同学兴奋地憧憬着以后做大老板的生涯,并且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商科。那时的我是稀里糊涂,不过心里倒是明白自己对商科最没兴趣,于是就填了它垫底。但结果却是我们在同一所大学的管理学院里相遇了,而且还是同一个班级。兴趣果然是最好的老师,S同学常常名列前茅,而我只有在建筑阿,天文...
-
何时职场小说演变成了台湾言情剧?
78有用 23无用 Iris™ 2008-07-19
纯属巧合,一个朋友推荐我看这本书。说实话,比杜拉拉差远了,跟《圈子圈套》更是无法比。如果说每本小说里都有作家的影子,我只能说,这个什么“京城洛神”自恋到了极点,动不动就描写乔莉多漂亮,一开始就用一个北大毕业生的心理活动来体现:仙女。哈哈,实在受不了,难不成人家一北大才子就那个国文水平来形容美女?然后...
-
很有价值,堪称职场的教科书
43有用 10无用 微笑的鱼儿 2008-06-30
终于看完了,写点文字做个纪念吧。《浮沉》讲述了一个外企女孩乔莉通过自己的努力,由前台到秘书再到销售,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故事。整个故事看起来极度真实,在外企工作的人,尤其是从事IT行业的,更是从这本书里找到了极大的共鸣,周围甚至有人宣称,这是一部职场的教科书。《浮沉》的架构十分庞大,构思却相当缜密,而叙...
-
职场破事儿初级攻略
17有用 0无用 不夜影城 2009-12-06
好不容易看完了这本厚厚的《浮沉》,确切的说应该是第一部,虽然这个故事没有结局、甚至才拉开帷幕,但看完之后心中忽然有了一种幸灾乐祸的平衡感,原来所谓极度职业化的外企也不过如此,大到公司间利益角逐中的尔虞我诈、互挖墙脚、间谍战以及部门间互相拆台的内耗、小到同事间勾心斗角、互相利用以及傍上司、性骚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