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最好的修行:办公室里的修行课》
——喻凡
文/onlineforever
通常,我都不太爱看“办公室教育”之类的书,绝大部分的原因是我理解的“人不可能永远都是学生”。有时候,需要在学习之后去社会上实践一段时间,才能更加直观更加清晰的弄清楚自己学习的是什么,想学的是什么和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基础的问题。这个问题反过来一想,我理解的这个观点貌似又违背了孔老夫子的那句著名的论调“It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在最近翻阅的《大学》和《中庸》等原著之后,我也似乎明白了一点这个问题的细微变化——“学和学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概念。当然,虽然不喜欢“办公室教育”之类内容并不妨碍我去了解更多我不喜欢的内容,或许在这么多不喜欢的内容中也总会有1-2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吧。
带着稍有偏见的想法翻开这本书,看到前面两章之后滴答的心就开始落地了。这本书确实是我不喜欢的题材,但还巧合似的又确实是我众多不喜欢题材内中找到的那两个喜欢的类型之一:佛教心理学。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中有详细论述佛教和佛学的区别,也有非常独到的关于心理学与佛学的见解。刚好,看过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之后再来细细品位这本书中关于佛教心理学的一些观点、论述和主旨,还真的是别有一番风味。喜欢心理学是因为在《Criminal Minds》里,那个一目十行喜欢读书并且总是能找到正确犯罪嫌疑人profile文件的年轻博士MatthewGray Gubler。当然,喜欢心理学的一个深刻原因是心理学在管理学中的崇高地位。心理学开始介入管理学是从行为分析开始的,而一切的行为学基础与原本又都是来自于心里的变化和年月的刻痕。说到这里,逻辑就已经很清楚了,通过心理学入手一定能解释那些怪异行文,通过准确行为分析又能制定出一些非常科学与实用的管理策略和政策,通过合适的管理政策就一定能满足提高效率、增加工人和企业家的收入的要求。简单的说,就是弄懂人心,才能搞懂这个世界;从心开始研究,慢慢去分析行为,慢慢去思考策略,进而会走向管理的巅峰——整齐划一的管理方法和实践,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执行效率。
这本《生活是最好的修行:办公室里的修行课》最大的特色,我总结为两点:
一、佛教的静心和与人为善
人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你可以选择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有素养的人,也可以选择整天邋遢、玩游戏没有涵养的人;弄清楚你需要什么,想要什么,能做什么的前提,是你的心静下来,慢慢是分析与思考这些问题和选择,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来,就一定不会在人生的后一阶段去后悔前一阶段的所作所为。
与人为善,也是与自己为善。很多时候不太理解这句话,换位思考能思考到一个层面但是不能渗透到具体的情景中去,这一点有点像在给人做行为分析的profile的时候总是感觉漏掉什么,对,都掉的是一个指导你的心。把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只能考虑那个位置的事情,太平面化了不能立体的感受到问题的其他视角;有了与人为善的心态和思维,并会发现一切问题都是有其深刻而复杂的原因的,仅凭一个方面的思维总是难免顾此失彼的尴尬,而处理不当就让失去朝着不可挽回的方向上发展过去了。
二、心理学的与自己和平相处。
心理学一直都是一个神奇的学科,但神奇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人的习惯和思维模式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培养起来的。比如有的人喜欢吃鸡蛋,很少是因为他今天看到某个消息后喜欢吃,而更大的原因是与他的成长习惯和心里成长历程、个人成长历程密切相关。与自己和平相处,就是要慢慢静心的思考自己的“本我”与“自我”。
在《生活是最好的修行:办公室里的修行课》里,每一章都有非常多的句子和思路值得抄下来,放到床头或者贴在电脑前警示自己。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成功之处是佛教的思维外加心理学的理论,非常值得实践和学习。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成不了佛,但这丝毫无碍我们去学习佛的优良品性;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也成为不了国家一二三级心理师,但这丝毫也不影响我对心理学的兴趣和热爱。有了这份学习的劲头和这份热爱和兴趣,难道“办公室里的休闲课”还不能满意吗?
办公室里面故事多,在我们的国度里面的故事大多都是人与人的故事。像《二号首长》一样,因为制度和监管上的缺位,勾心斗角和人与人斗法的方式不可避免。多少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有助于自己在气馁和难搞的日子里去开解自己,不要钻牛角尖走极端。当然,我始终认为办公室里的第一条法则就是:做好事,做好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前提下,好好研习一下这本书中的观点、方法和规则,我相信事半功倍的效果已经已经铸就,成为办公室达人/牛人之类的一些目标,自然而然会来的。
与自己和平相处
对“与自己和平相处”的回应
《生活是最好的修行:办公室里的修行课》热门书评
-
做最舒服的自己,做最适合的事
60有用 0无用 简三三 2014-07-21
前段时间看《当和尚遇到钻石》,讲的是一个美国修行人在商业上如何运用金刚经思想而获得巨大成功的真实故事。虽说用的是佛学的思想去运营一个公司并为之扩大,但整本书看下来更是用一种西方人的思想加上东方人的佛学,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更适合国外的读者去了解佛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对于我们还是显得有些生涩。 而这...
-
佛学解读办公室修行
10有用 0无用 轩宝贝 2014-09-10
我不是信佛之人,可是佛学的那种善良,那种改造心灵的美,是我所折服的。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佛法是以“心”为中心,开展开分析的。而办公室修行,正是用佛法改造心灵的方法,对人心理的分析,让我...
-
不成佛,要成功
8有用 0无用 书评人彭忠富 2014-08-14
不成佛,要成功——读《生活是最好的修行》邓勤 在现代社会,任何人都不能逃离职场。有人说职场就是战场,就是名利场,就是绞肉机,就是丛林社会,适者才能生存。我觉得非常在理,但职场更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我们要想成功,就得与领导、同事合作,互利共赢,共同把事业做大做强。这样的职...
-
十年工作纪念,生活是最好的修行!
7有用 1无用 lily 2014-07-07
十年,弹指一挥间~一切似乎没变:还是原来的工作,还是原来的爱人,还是原来的两点一线、周而复始。一切却已大变:一样的工作,从迷茫到了淡定;一样的爱人,从手拉着手过渡到一起拉着孩子的手;两点一线间的生活从风风火火、尖叫、迷茫,到心平气和,应对自如......十年,从青涩到轻熟,也许进步了,也许落伍了;但...
-
与自己和平相处
7有用 1无用 胡阿忧 2014-07-31
《生活是最好的修行:办公室里的修行课》——喻凡 文/onlineforever通常,我都不太爱看“办公室教育”之类的书,绝大部分的原因是我理解的“人不可能永远都是学生”。有时候,需要在学习之后去社会上实践一段时间,才能更加直观更加清晰的弄清楚自己学习的是什么,想学的是什么和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基础的问题...
书名: 生活是最好的修行:办公室里的修行课
作者: 喻凡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 办公室里的修行课
出版年: 2014-8
页数: 216
定价: 32.8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1997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