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中对自己的孩子满是溢美之词,对孩子在中国所受教育没有丝毫描述,只是诟病现行的教育体制。我想问问作者,如果没有国内小学直到高一的教育,孩子怎么考上英国的私立中学和顶尖大学的?
2、作为一个著名作家,在一篇小说体裁的文章里,对孩子曾就读的小学及中学点名批评,这妥当吗?作者女儿考入英国中学,说走的时候外校没有任何老师和校长说什么,那么作者和他的女儿在决定报考英国中学的时候,对外校说过什么吗?
3、现行的教育体制是有很多问题,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来否决它,作为有影响的作家,应该有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这样体制下的孩子们呼喊,而不是炫耀自己孩子的成功。
4、我也有个刚上初一的女儿,本来我想推荐她看看这篇小说,但是现在不想了。我觉得孩子看了这篇文章,会有负面作用,不知道其他家长会不会有同感。
5、一直爱看池莉的小说,文笔悠远睿智,但是现在有点不同了。
越看越不是滋味
对“越看越不是滋味”的回应
《来吧孩子》热门书评
-
我为何要唱空中国教育
191有用 4无用 铂程斋@喷嚏网 2008-07-15
(一) 七月,又到了放暑假的时候。我和儿子每天晚上又开始打乒乓球了。 感觉好久都没有这样了。平时里上学,孩子每天晚上花4-5个小时做作业。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吧,又遇到专门过来练球的。不容易赶上有空闲球台的时候。至少每周2次的打球就落下了。 有一次,跟儿子聊起体育课。我说我...
-
亦池,池莉作品
16有用 2无用 阮在天涯 2008-08-27
亦池,池莉作品。看完了,我就这么一个感觉,而且仅仅是她一个人的作品。因为《知音》杂志的朋友提起池莉的新作《来吧孩子》,我便上当当买了一本,一看,真的太失望了。我觉得如果想把这作为一本亲子教育书来读的人,你会失望,因为在里面看不到优秀的教育理念,充塞其中的都是对自己和对自己女儿的赞美;把这作为散文来读...
-
请不要神话您的女儿
11有用 1无用 Sunrise 2008-07-24
旅行在宁波,一日晚无事步行至酒店旁的新华书店,池莉的这本《来吧孩子》显眼地摆在畅销架上。信手取下翻阅,竟发现池莉的女儿小学、初中以及高一的成长轨迹(仅指学校)与我那样一致,油然而生异乡遇知音之感,便选择了立读这本书。 ...
-
亦池是幸运的,但不仅幸运而已
10有用 0无用 流沙陷 2010-01-23
亦池是幸运的 , 有池莉这样一个母爱泛滥----这是常情,暂且不表----执着于自己教育理念的母亲----她的理念是先于智识文化,在时间长短,程度重要性上,孩子的精神状况,性格品质,心理能力的培养,她更为看中。在亦池身上,有两点----中国的孩子(这两点自己很感受)最缺乏,却是属于那种很...
-
请当作散文来读
6有用 0无用 冰冰 2009-01-10
这本书是林丽推荐给我的,说池莉是一个很独立的女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能独自把女儿抚养好。在这里看别人写的评论,有的感动于池莉的无限母爱和教育智慧;有的则指责这本书充满了抒情和赞美,对于教育却缺乏具体的意义。我读完以后发现这果真是一本散文,若把本书当作教育指导读物来看恐怕一定会失望,不如称她“一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