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27个月大的女宝宝的妈妈,第一次当妈妈,好多育儿知识都是来自网上,百度搜索、育儿论坛、妈妈qq群,各说纷纭,一直没有一本专业系统值得信赖的书籍可供参考、给予正确指导。在育儿的道路上可谓遍布荆棘,育儿观念理念的不同、不一致,与公婆发生过无数大大小小的矛盾,互相不认可彼此的观点,真是很头大。这么长的日子来,可谓是跌打摸爬,摸着石头过河,各种酸甜,只有自己知道。在此期间,遇到无数自己束手无策的事,或者感觉处理不当的事。有幸读了《嘿,你懂你的孩子吗?》一书,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撼。原来一直困扰着我各种烦恼都源于不懂孩子,用错了教育方法。
曾看到这么一段话,世界上有三类家长,第一类是既不懂教育又不教育孩子的家长,其孩子成长得中等,第二类是既不懂教育又要教育孩子的家长,其孩子成长得最糟,第三类是既懂教育又重视教育的家长,其孩子成长得最好。我希望自己能成为第三类,但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去尝试和探索。
我暗自下定决心,日后一定要多多学习像《嘿,你懂你的孩子吗?》此类的好书,像灯塔一样指引我和孩子前进的方向,给我们以后对孩子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知道和借鉴作用。
关于第一章创造力是上帝最慷慨的礼物的点滴感悟。
读完这一章节,我做出的第一个举动就是,把宝宝的日常玩具比如水彩笔、挖沙工具、积木、雪花片、小皮球、毛绒玩具等都放在低矮的柜子里,让她伸手就可以拿到,在她需要玩耍的时候自己决定玩哪个,不需要我来决定玩什么或者我去帮她取玩具,以此来培养她的自主意识。我把家里的纽扣拿出来,陪她一起画一副纽扣画;和她一起用旧报纸折叠纸飞机,把瓶瓶罐罐拿出来用小木棍敲打一番发出叮当动听的声音...让她明白,并不是需要购买无数的玩具或者昂贵的玩具才可以玩,并培养她的动手协调能力。平日经常带她去逛超市、看画展、去不同的公园、游乐园等开阔她的眼界,激发她的创造力。
关于第二章注意:观察是件顶重要的事情的点滴感悟。
我发现宝宝特别喜欢观察我们平日做的每一件事情,做出的每一个动作和眼神,然后自己也非这么做。她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虽然我知道要保护好这种好奇心,并满足她的好奇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做得不好不到位。比如,她看见我在给小金鱼或者小乌龟喂食、换水,她每次都要跑来参和,去抓小金鱼和小乌龟,抓里面的鹅卵石,把水溅得地板上到处都是,鱼食掉得满地都是。每每此时我会因为怕她把地板搞脏要去花费时间搞卫生就不同意她继续参与了。比如说当她看到我拖地的时候她也非要拿着拖把来拖地,把地上弄得到处都是水渍,我觉得还不如我一个人拖地来得利索干净,通常会制止她的这一举动。以后此类的事情,我一定要摆正心态,大不了多花点时间收拾,一定不要破坏了她的求知欲、实践欲,尽可能激发她更多的潜力。
关于第三章警惕家庭教育的误区的点滴感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一任老师。宝宝通常在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培养自己的技能,建全自己的人格。所以,我们本身做父母的也要不断的学习和充电,给宝宝起到一个好的榜样表率作用。家里老人一直很溺爱宝宝,几乎是无条件满足她的一切需求,导致宝宝一不如意就要哭闹,哭得声音嘶哑也无所谓,并会很好地利用哭闹来要挟家长满足她的所有的需求。以后我们一定要学会给她制定规则,不能轻易打破规则,给她有限的自由。不能迷信“哭声免疫法”,要满足她的合理需求,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学会拒绝,不能因为孩子撒娇哭闹卖萌而妥协,失去原则。
关于第四章家长怎样说,孩子才肯听的点滴感悟。
我发现我家才这么大一点的宝宝早就已经有逆反心理了,很多时候感觉到她特别喜欢跟我拧着来,让她往东,她非要往西,导致我有时候真的很苦恼。可能是一些指令性命令性的要求她不爱听从,而且有时候还感觉自己特别爱反复唠叨,都觉得自己像个老太婆了。为啥自认为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关心会换来孩子的厌烦和逆反呢?即使是和很小的宝宝之间的对话和互动,需要的不是指令,而是技巧和方式,她才会很乐意去执行。我要多多加强自己在语言技巧和方式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让彼此都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
关于第五章孩子的天性需要呵护的点滴感悟。
在我家宝宝手口敏感期对自己拿勺子和碗吃饭感兴趣的时候,老人怕她弄脏衣服和地板,或者怕她自己吃东西噎到,或者怕她自己吃不饱,一直在喂食,导致现在她吃饭老指望喂饭。即使现在这么大了,完全可以自己吃了,都不愿意自己吃,要求喂饭,不喂就不肯吃或者我们要求她自己吃的话吃得特别少。以后如果有二胎,一定要从小养成自己吃饭的好习惯。
关于第六章创造机会,让孩子越来越独立的点滴感悟。
我们如每一个中国式父母一样,喜欢“包办”孩子的一切,总认为她目前还小需要我们的帮助,导致宝宝非常依赖我们,很多自己能独立解决的事情都不愿意去做去尝试。以后一定要尽量鼓励宝宝自己做决定,同时还需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和后果。
关于第七章请你这样去爱他的点滴感悟。
我们现阶段经常使用物质奖励法,比如宝宝不好好吃饭或者不好好喝牛奶,我们就会说,宝宝你快点吃,好好吃,吃完给你吃冰淇淋、妙脆角或者带你去游乐园玩,暂时看来这个办法还有点效果,但是我们明显感觉到可能这个物质奖励法说得太多了,对她的刺激没刚开始的那么明显效果了。我们也知道物质奖励法不太合适,目前还找不到更合适的方法。
关于第八章没事,放手让孩子去失败的点滴感悟。
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让她去尝试各种新鲜事物,经历各种挫折和失败,提高她的抗压能力。很多时候我们害怕宝宝受伤,或者弄脏衣物,这也不允许玩,那也不允许碰,现在看来真是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以后要多鼓励宝宝不断尝试,开发她的潜力,增强她的自信心和勇气。
关于第九章警惕,你是否破坏了孩子的学习过程的点滴感悟。
和老人一起带孩子,光在饭桌上就产生了很多问题和矛盾。比如,吃饭的时候宝宝把喜欢吃的菜碟子拉到自己身边,将嘴巴里的饭菜吐到地板上、菜碗里或者别人的饭碗里,将她自己的饭碗或者汤碗倒扣,吃饭的时候边吃边玩跑来跑去追着喂...这些在我们看来是不合理的举动他们从来不予以制止,还怪我们对宝宝限制太多,规矩太多。我们认为要给予宝宝有限的自由,而不是绝对的自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过度溺爱不是爱孩子而是害了孩子。
在孩子漫长的成长道路上,需要父母细心的呵护和耐心的陪伴,让我们尽可能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让他们在天性的引导下,自发地表现出种种优秀的品质,向更好的方向成长。
《嘿,你懂你的孩子吗》热门书评
-
做父母最大的责任就是要懂你的孩子
5有用 0无用 亮亮妈 2016-03-31
《嘿!你懂你的孩子吗?》这本书的书名,真的问到我的心里。这也是我最近常想的问题。我家宝宝有个小朋友,刚上幼儿园,在他上幼儿园之前,我几乎预知了,他受不了幼儿园的约束会产生不想去幼儿园的念头。主要是怕约束,这是我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结果现在每次见到他,他时常会说,我不想上学。上幼儿园必然会经历一段痛苦...
-
爱,从听懂孩子的心开始
4有用 0无用 薇薇爱阅读 2016-06-07
记得几年前有一首歌稚嫩的声音唱着,爱我你就抱抱我, 爱我你就亲亲我...... 初为人母的我听着很心酸, 其实孩子的要求很低, 他们要求的是陪伴。 不是坐在旁边玩儿手机的爸妈, 也不是给他们买了一堆玩具说自己工作很忙去看电视玩玩具的爸妈。 我们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 但是这样的爱不一定是孩子真的需要的...
-
不做伸手党,知难行更难的漫漫育儿路
3有用 0无用 原野牧歌 2016-04-22
关于育儿,我们的身边总是充满各种错综复杂甚至针锋相对的论点,新手父母既担心自己跟不上最新的育儿理念、又害怕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再加上每个孩子特立独行的个性和表现,家长们总是在战战兢兢中与孩子、与父母、与专家斗智斗勇走过漫漫育儿路。事实经常蒙蔽双眼,越急迫越如此,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明白解决问题的基本途...
-
所谓教育,其实是家长的自我修养
3有用 0无用 sugar 2016-04-27
说起蒙台梭利教育法,很多父母其实都有所耳闻,许多父母也都被蒙台梭利培养孩子独立性、自信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力以及创造力,让给孩子具有社会性并充满激情所吸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总是尝试各种教育方式,希望我们的孩子优秀,但是对于优秀的定义却又很模糊,似乎孩子成绩独占鳌头,父母就很骄傲。突然...
-
你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是在养育自己的孩子?
2有用 0无用 沙与墨 2016-06-24
作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家长,我一直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关心。我像很多父母一样不仅希望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还希望自己能教育好孩子。可是事实上我们这些父母往往并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教育其实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不像老师教育学生那样正式,但是恰恰因为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往往被我们这些家长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