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真爱的旅程不如说是生活的旅程,这本书延续了拥抱内在的小孩的风格,说的每一点都能引起共鸣,但是不足的是行文缺乏必要的逻辑性,有点让人云里雾里的感觉。
接触灵修最初是在电影中,记得罗伯茨在印度的一个社区中跟随师父每天读经,祷告,听演讲。那样的灵修生活像是特别遥远的一个梦,必要有充分的自由才会展开。本书中的作者提倡对自己的尊重,不要讲自己是否值得被爱,值得被相信等问题交给别人,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学会对自己负责,当内在退化的小孩再度掌管自己时会有情绪和身体的背叛。此时需要为自己负责,不要指责别人,自己为自己承担起责任,为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身体承担起责任。
这个社会所推崇的成功以及财富,功名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和自己在一起。在成功背后掩饰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很容易,但是在亲密爱人面前我们是赤裸的,只有不断的加深对亲密关系的栽培才有可能培育出丰盛的果实。面对自己的孤独,面对自己的虚无,因为到最后,我们的一切都会是非常渺小,因此现在的耕耘也是渺小的,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要去放弃而是在有限的生命中如何活出自己。更加放得低,看的开。
情绪课题需要不断的努力,当被触动时,是儿时的伤口再次被触动,此刻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感受那个伤口,而不是去急着行动。女生有很多都希望能够找到呵护自己的另一半,因此希望二者的关系是紧密的,而男生希望摆脱受控制的局面,因此更渴望空间。如何在亲密和独处间取得平衡,明白彼此所需要的空间,不用为了对方放弃自己的喜好,放弃自己独自的时光将更好的促进亲密关系的发展。即在爱中不能没有自己。
而我们终将是孤独的这一命题更加直指人心,这是尖刻的。因为终将是孤独的,所以要更多的和自己在一起,感受自己的情绪,感受自己的孤独。
生活的旅程
《真爱的旅程》热门书评
-
生活的旅程
4有用 0无用 依菲 2013-08-17
与其说是真爱的旅程不如说是生活的旅程,这本书延续了拥抱内在的小孩的风格,说的每一点都能引起共鸣,但是不足的是行文缺乏必要的逻辑性,有点让人云里雾里的感觉。 &...
-
笔记摘录
1有用 0无用 梁凯锋 2013-11-30
和《拥抱内在的小孩》一起看的,个人感觉这本是比《小孩》写的更深刻,读起来让人更有共鸣,也更痛苦以下是读书摘录:人生的各种困境和问题,只有一个解决之道:在自己的身上找寻,其他都是花招、绕路、分心、徒劳无功的每一段人生本质上都是一段真爱的旅程。这段旅程是一次冒险,虽然会有路标,但没人能给你什么保 证,而...
-
真实与袒露
0有用 0无用 iafish 2014-03-03
多年前买的一本书,是非常有能量的与自己联结。刚上完维德老师的舞动奇迹,3月19日在厦门 将迎来他带的《真爱的旅程》,从幻像的信任到真实信任的深度之旅。时隔三年,再次见到维德老师,听他介绍真爱旅程,多年前上克里虚那南达、阿曼娜的课程,深深地被吸引就想把这个课程带进中国大陆,上完了培训师的课程成为中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