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你的选择吗
——《家庭用药手册》
场景一:
雪山 午夜
音效 狂风呼啸,夹杂未知名动物的嘶吼
一支登山队艰难的爬进一个山洞,洞外狂风大作,碎石翻滚,一个女子披着厚厚的毛毯躺在山洞的角落,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滑落下来,两个穿着登山服的同伴焦急升起一团火堆,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摆着一个医药箱,地上散落了不同种类的药瓶。
“Hey,MIKE,她发烧了”
“哦,哦,我再找找”一个登山队员拿起手中的药瓶,十分困扰的寻找着适合的药瓶,到底要用哪个呢?
“哦,找到了”一直坐着翻书的队友兴奋的欢呼,镜头摇移到《家庭用药手册》的书名上面,特写。
场景二:
自习室 时间不定
安静的环境音
一个学生扎着马尾刻苦的研究着医学用书,身旁一堆有一堆的医药手册将她包围了起来,医药考试的模拟试卷摊在桌上。她恋恋不舍的扫了两眼卷上的题目,拎了一本书走进了食堂。
食堂 人声鼎沸
女生安静的站在嘈杂的环境中,从小背包里拿出了那本《家庭用药手册》,开心的看了起来,食堂,队伍一点点的向前移动,女生满足的合上书本,买了午餐。
场景三:
家中 时间不定
咳咳,咳咳,一阵咳嗽声传来,一个女子着急的翻了两页手中的书籍,密密麻麻的字迹让她一阵眩晕,她扔掉书,抱起咳嗽的孩子开门走了出去,独留扔下的《家庭用药手册》孤零零的躺在沙发角落。
作为中外差异,在用医方面就存在很大的不同。这本《家庭用药手册》是国外知名专家所著,相对于国外家庭来说,家庭医药箱是非常普遍的东西,因此,各类必备药品的储备则需要按照日常用药来定,那么这本书中的详细说明则可以帮助你储备齐全。然而,对于我国大多数家庭来说,自古讲究讳疾忌医,生病就需要看医生,自己又不懂药理病理,就连感冒都分为好多种,万一吃错药怎么办,所以,在家庭中,这本书又没有起到多大的实用作用。
当然,如同我上述三个场景的比喻,情况严峻在药物齐全却没有很好的环境下的危急时刻;学生复习考试的查询资料;以及为随身携带而方便翻阅的医务人员来说,这本书编写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不过,作为选择,应该因人而定,适不适合,要看你处于何种环境基于何种原因了。
PS:本书的目录排序如果按照常用药剂或者家庭经常用药等顺序排列是不是更好,书中的介绍对于用药时的查找十分不便。更加确切的说,这是一本相当齐全的药品说明书,难道不是吗?
它是你的选择吗?
《家庭用药手册》热门书评
-
啥时候国产这种砖头
6有用 0无用 猫娘 2012-05-16
手里拿着这本已经是第14版的《家庭用药手册》掂量,不由咂舌,乖乖,这么一大块砖头,都已经买了1800万册了,看样子是真的很实用,不然被杜威大师的实用主义统一了教育界半个多世纪的欧美人是绝对不会吃“重大贵”这一套的。一定要好好研究一番。打开书看彩页的时候又不由得叹气,很想说声,真漂亮啊,人家的药就是做...
-
居家必备……吗?
3有用 1无用 风君 2012-05-13
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确实被它的尺寸吓了一跳:小32开,1000多页,名副其实的“板砖书”。这样长宽高比例奇特的书捧在手里也挺有感觉,不知怎么想起了周星驰电影里的一句台词:“真乃居家旅行杀人灭口之利器”~玩笑归玩笑,这书究竟如何呢?首先必须明确,这书不是用来看的(旁:那是用来吃的吗?我:……咳...
-
药,药,药
2有用 0无用 季蒹葭 2012-05-19
拿到这本小砖头《家庭用药手册》,总共1188页,80万字的内容,作为医学生的我,没有丝毫的惊讶,因为我们见过的医学书,比这个厚的重了个去,而且还有很多。有点悲从中来,教材的价格老贵了,学医真的不容易。言归正传,觉得大32开本有点不适宜,这会造成字体偏小影响一些人阅读费力。不过这是一本很实用的用药手册...
-
《家庭用药手册》寻医问药家庭宝典
1有用 0无用 珰湖 2012-05-11
是人总免不了个头疼脑热。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是病总要治;是病总难免要吃药。尽管现在国家在医疗配套上已经狠下工夫方便民众,但是自己总是因为一个懒惰而颇为吃药问题而头疼。毕竟,小毛小病自己懒得去医院;毕竟,生了病拖着不看终究容易小病拖成大病。尽管外面的24小时药店很多,但是不懂医学知识的人们总...
-
西药大全,考试必备?
1有用 0无用 长夜卷读 2012-05-13
大全和必备或许都有些夸张了,因为我不是医学专业的,也不清楚医学专业要考什么,所以暂且一说,无理论根据,无科学依据。《家庭用药手册》32开的尺寸,明显就带有考试必备的意味,考过四六级的童鞋都知道单词书的尺寸吧,这个就是那种便携本。要想一页一页慢慢耐心而又仔细的看完,明显是不可能,也不切合实际。这是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