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科技> 康熙几暇格物编译注> 康熙是个好学生

康熙是个好学生

对“康熙是个好学生”的回应

尘埃 2017-03-18 17:29:20

你说的还是有道理的,不能过分责怪抗议,不过清朝开历史倒车,这一点的确是事实,个人虽然不喜欢清朝,但是清朝的皇帝还是可以的!

废柴一根 2010-12-14 23:27:22

这些只是他的兴趣作业而已。。。何况这些东西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讲也没什么用,唯一的御稻米,也没有推广成功。。

tosea 2010-03-14 20:08:02

2008-11-17 20:22:28 小白·菜  康熙学这些不过是为了自己好玩,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实际上比明末清初还要退步。


正解
某些为清朝搽脂涂粉的人可以歇歇了

晶凌 2009-10-10 23:45:52

围观强帖

桥东里 2008-11-19 18:21:27

守正说,“单说宋应星其人,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也算不得学者之列”,“在中国传统社会,四书五经就是学者的必修课,这些经典都不‘埋首’,如何算得上学者?”宋应星在当时或许不算学者,但他“本质上”算不算学者,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无须讨论。
守正列举的一二三条似乎是替清朝统治者说的——“清朝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隆盛的朝代,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具备大国实力,它相信自己的能力,它有自己的一套完备的体系”,即是我朝为天朝上国,何须奇技淫巧之术?
“即使你给他们这些,他们也不会特别重视的。再说了,你觉得地球是方是圆,对一个普通人有什么帮助吗?”即是学者继续皓首穷经,愚民则无须开蒙;
“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隐含的文化保护系统,它能够在潜意识里及实际行动上保护它本国的文化,如果大量输入外国的文化,对国家有利有弊很难说,但一般看来,是弊多一些的。”即是杨光先的理论了,宁可自己算不准,也不能用西洋历法。
都说对历史要有同情之理解,但是全站到当时人那边去,连反思都省了,似乎不是正确的方法。

[已注销] 2008-11-19 16:37:42

顾,黄,王自然算学者,他们的功底要深厚得多,和宋可不是一个等级的,我家里就有一套船山遗书

你说横向落后,那就是总体落后,怎么能说单只针对科技方面呢,但实际上落后我想应该只是清朝的后半期。不了解并不是说一无所知,没见过猪跑,总吃过猪肉吧?要是清朝初期就横向落后世界了,怎么能有300年的基业?而且落后不落后,不是只看科技军事的,虽然在世界各国中,这是一个重要指标,但是科技先进,不一定国家就治理得好。回归国家本身,还是要看它制度好不好,以及这个制度是否能够维持本身的精确性。当然了清朝的制度是不好的,这一点很重要,清朝最终的没落,或许就是坏的制度导致的总体的崩溃

反对八股文其实没什么道理,八股文和作诗是一样的道理,都有限制,字数,平仄等等,没有限制体裁,就很难衡量水准,你写诗,我写散文,他写报告,这就乱了。八股文其实就是在规定的文章格式内发述精义,和我们现在小学初中高中考试的作文是一个道理,我们甚至更僵化,为了考好成绩背作文,有固定的思路,甚至有固定的名字(小红,小明),这比八股文还要糟糕

[已注销] 2008-11-19 16:20:55

日本如果不跑出亚洲,即使德国战败,仍然可以稳坐钓鱼台,中国自然还是日本的势力范围

幸福么么猪 2008-11-19 12:04:29

1,对清朝了解较少 不知是怎样做出清朝是个比较隆胜的朝代这一结论的
清朝啥都不是 这话我仅仅是针对科技方面所说的。
2,你觉得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算学者吗?

他们可是强烈反对八股文 反对人们埋首于四书五经中

宋应星他自己能在28岁就中举 想必四书五经学得也不会比普通人差
他说这话也只是因为反对人们埋首于四书五经中而已

扩张的目的永远都只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明治那鸟我不说了 虽然很讨厌他 但是还是很佩服他的

其实我一直在想如果日本不与美国开战 没有德国在欧洲的侵略 那日本在中国会呆多长时间 想想就可怕``

[已注销] 2008-11-19 11:24:55

1.我对清的了解比较少,因此不作议论,但并不表示我认同你的观点,你说清朝啥都不是,清朝也有将近300年的基业,这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国家所能够维持的,比清朝短命的,多了去了,就是简单这么去看,也不能否定清朝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2.我当然没听过,我了解一个人,是了解他的主体思想,他的理论结构,他的主要事件,他的贡献,等等,我不会去了解他好吃什么菜,穿什么衣服。宋应星自己说“士子埋首四书五经,饱食终日,却不知粮米如何而来”,可见他是否定埋首四书五经的,在中国传统社会,四书五经就是学者的必修课,这些经典都不“埋首”,如何算得上学者?

3.我是回的桥东里的帖子,我又没说不是他的爱好?他出书关我什么事?又不是我让出的

明治把日本引向了毁灭的深渊,明治的核心不是发展,是发展背后的扩张,过度的扩张产生了很多严重的问题,这里不细说

幸福么么猪 2008-11-19 10:18:14

1.LS没有反驳 想必LS也赞同我说的
2. 《墨子》的光学八条没听过? 宋应星28岁就是举人了好吧``
我想你对学者的定位太过狭小 不只是孔子孟子朱子才能称为学者...
而《天工开物》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好 就算这本书很稀烂吧

但是在所谓的“康乾盛世”里连这样一本稀烂的书...

3.所以嘛`` 我就说仅仅是他的个人爱好嘛 有什么必要拿出来说 还出本书呢...

明治起码把日本引向了现代化的进程 而康熙呢? 清朝的禁海从他开始 晚年所谓的“倦政”导致了全国贪污横行

[已注销] 2008-11-19 08:39:37

2.请教,《墨子》讲了些什么?如何会与《天工开物》并列?至于《天工开物》的价值有几多?很值得商榷。单说宋应星其人,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也算不得学者之列,你有兴趣可以查查他的资料,我可以举例:后来他前后六次应试不第,感于“士子埋首四书五经,饱食终日,却不知粮米如何而来;身着丝衣,却不解蚕丝如何饲育织造”,遂不再应试。

3.你要知道,爱好和国家政策的走向是不同的,我爱好音乐,爱好生物,我不能将这些和国家政策产生必然的联系,真正的国家政策,在每一个政治家的眼中,都应该是注意轻重的,因此爱好仅只是爱好。在康熙眼中,他完全没有意识到重要性。即如今天,国家主席可能并不爱好科技,但他也讲科学如何如何好,你看我们国家重视科学吗?可是我们要是去问老百姓一些基本的科学理念,结果又如何呢?这个有实际调查的,结果很不让人乐观。

至于明治,真的好吗?老实讲,日本的远景政策是有缺陷的,对它自己来讲也很危险。这一点历史已经证明了。明治如果老而弥坚,活到90多岁,只怕更是要身败名裂。中国历史上比明治好的,不是一个两个,姜小白,刘恒,哪个不比明治优秀?就是姬职,比明治也绰绰有余了

幸福么么猪 2008-11-18 22:25:05

回LSS
1:清朝确实是一个比较隆胜的朝代 但是这个隆胜只是放在中国历史的纵向范围进行比较(这话还不大准确 话说明朝还是中国古代科技的总结时期 但是清朝啥都不是)
还放在当时国际的横向比较 中国已经相当落后了

2:不知道先秦的《墨子》 明朝的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吗?

3:确实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保护系统
但是作为一个明君 就应该以自己手上的权势来将自己的爱好转化为整个国家政策

同样是封建落后的日本 有了明治天皇才有了日本后来的发展

枸杞@失败的Man 2008-11-18 13:30:42

那康熙应该建立个科学院啥的`

[已注销] 2008-11-18 12:20:40

再补充一点

你知道教育的成本有多大吗?我告诉你,教育如果由政府“深刻”的去做,那么他占的消费比率是很大的,是亏钱的,是亏大钱的,当然你可以说这个投入是有回报的。回报在哪里呢?在于国家人才的增加,风气的变化,在于人口素质的真实提高。但是你要想想,一个国家做这样的教育,本身能否承受

相比之下,如果国家需要,像燕昭王那样,同样能聚拢人才,但成本就几乎算不得什么了。至于说人口的普遍素质,在现在这个时代,对国家的影响可以说无。(中国人的素质这么差,经济这些年发展的不错,就是一个例子)

另外我看到你说学者接触不到,这个问题我这么看:

1.清朝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隆盛的朝代,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具备大国实力,它相信自己的能力,它有自己的一套完备的体系,在没有明确需要的时候,它不会盲目引进外国的大批科学,学术著作

2.作为中国的学者,一般来说,比较注重的是内心修养,你看孔子,再看朱熹,二程,钱穆这些人,如果按照你的价值观,可能会觉得,他们都做了什么?一辈子钻在书堆里研究义理,消化,产生。然而这就是真正的中国人的价值观。重心而不重物质。因此即使你给他们这些,他们也不会特别重视的。再说了,你觉得地球是方是圆,对一个普通人有什么帮助吗?

3.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隐含的文化保护系统,它能够在潜意识里及实际行动上保护它本国的文化,如果大量输入外国的文化,对国家有利有弊很难说,但一般看来,是弊多一些的。举个例子,初期的共产党为什么会失败?现在的总结,就是在于盲目的接受共产国际指导,接受俄国指导。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侵略(不适合本国的发展)。再举个例子,有些植物在本国能维持常态,到另一个地域,就会疯狂生长,造成灾害。这是要深以为戒的。

[已注销] 2008-11-18 12:02:26

“除了满足了他自己的求知欲之外,什么都没有发生。这才是整件事最可悲的地方。”

关于以上这一条,我有话要说:中国民众的求知欲,向来不强。中国现在有9亿农民,有多少渴望知识的?剩下的市民中,又有多少渴望知识的?即便如你,或许渴望知识,但你的父母,朋友,亲人,爱人,这些人当中,又有几个人爱好知识,在他们工作之后,还会手不释卷?只怕寥寥可数。你会让你身边的人去求知吗?不会。求知是发自本心的,自己不渴望,别人怎么能强求?就说现在的中国,普遍的教育,又给了多少人知识,给了多少人求知的欲望。细算起来,只怕也是寥寥。用什么来衡量我说的呢?很简单。去做个人书籍拥有量的统计及去图书馆次数的统计,就能知道在中国,知识是多么的遥不可及。

你用这样的说法责怪康熙,是不合理的

吕蕤冰 2008-11-18 09:27:54

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我肯定是要逐渐收全的。

幸福么么猪 2008-11-18 00:40:22

康熙是个好学生  

但是他没有将自己对科学的兴趣发展到整个国家的政策上面去

他仅仅只是自己玩玩罢了

Time 2008-11-17 23:08:35

康熙是个好学生,因为他衣食无忧,可以有闲暇研究科学。没有广大的市民阶层的产生,科学永远是一个实用的技术,无法有那种超越功利的仅仅只是寻找问题答案的追寻。

☁Chan 2008-11-17 20:38:52

我有一种感觉:这条评论可能是作者本人写的…

BaiCaiX 2008-11-17 20:22:28

康熙学这些不过是为了自己好玩,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实际上比明末清初还要退步。


书名: 康熙几暇格物编译注
作者: 爱新觉罗·玄烨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译者: 李迪
出版年: 2008
页数: 176
定价: 1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
ISBN: 9787532548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