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格类型有多种不同的划分方式,其中荣格在1913年提出的内向和外向的分法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并在全世界范围内被人广泛接受。内向者的特点是注重内在世界,获取能量的途径是独处,专注力强,通常不擅长社交,也不喜欢处于众人关注的焦点;外向者的特点是注重外在世界,获取能量的途径是外出活动,爱好广泛,擅长人际交往。这两种性格类型各有优劣势,擅长的领域各有不同,只要充分发挥自己性格中的优势,都能获得事业和生活上的成功。
但社会主流看法偏爱外向性格,人们通常认为在社交场合表现的落落大方,能很快与人打成一片的外向者更有能力,相比较起来,内向性格的寡言少语、不主动让人缺乏信心。人们还认为内向者性格属于害羞、迟钝和孤僻,远远没有外向者大胆、反应机敏及合群。这些社会偏见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内向性格者也多数受到这种看法的影响,觉得自己的性格有问题,从而缺乏自信,在工作和生活中感到困扰。内向者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外向性格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才是正确的,自己应该学习和模仿外向行为。在职场这些性格偏见尤其突出,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在职场这种环境下,人们为了完成组织的目标,必须分工配合,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顺畅的沟通,才能使得组织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所以团队环境下擅长沟通的外向者性格优势突显出来就非常合理且正常,内向者在团队中往往处于低调不引人注目的位置,并容易受到忽视。
内向者由于受到社会偏见的影响,很多人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羡慕外向者展现出的沟通能力,努力的尝试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合群又受大家欢迎的外向者。结果却是内向者长期处于痛苦的状态中,本我和扮演的自我之间长期处于矛盾状态,内向者既无法完全成为外向者,又迫于世俗压力不能安心做自己,最后的结果就是内向者失去了自我,陷入迷茫和困惑的状态不能自拔。
但我觉得,内向者应该以一种彻底不同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性格。内向者只是在关注点和兴趣点上跟外向者不同,并不意味着说这就是不正常、不合理的,内向者不应该被社会主流意见困住自己的思维,被其他人的看法和眼光所束缚。内向性格也并不是害羞、迟钝和孤僻的代名词,其实内向者一样爱和朋友交流,并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只是内向者不像外向者那样经常表现出来,他们更愿意与泛泛之交保持距离,把精力投放在自己最关注的内心世界,没有太多兴趣处理外部世界中的人际关系。
有非常多内向性格成功者的例子,他们可以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比如爱因斯坦;可以成为伟大的画家,比如梵高;可以成为伟大的政治家,比如甘地、林肯;可以成为伟大的音乐家,比如鲍勃迪伦、迈克尔杰克逊;可以成为伟大的投资者,如巴菲特;可以成为伟大的作家如莫言、村上春树;也可以成为伟大的学者,如德鲁克。看到这么多内向性格成功者的名字,那些不自信的内向者会看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事实上,由于内向性格的专注、深度思考、能够换位思考等特点,拥有内向性格的人相比较外向者有很多优势,获得事业或生活上成功的机会并不比外向者少。
谷歌的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宏,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微信的老大张小龙,这些科技界的大佬,性格都偏内向,是典型的理工男,却都实现了创业的成功,为什么呢?我的理解是内向者善于钻研科技创新,同时又对外部世界有着无尽的好奇心,希望通过网络媒介去认识和发现世界。面对的是代码和电脑屏幕时,内向者可以更自在的发挥自己的思考优势。所以科技界大佬们的成功,也雄辩的说明内向者只要找对适合自己的方向,完全可以获得事业的成功。
内向者要想活出精彩的人生,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接纳和尊重自己的个性,做真实的自己,活出自我。从自卑的状态走出来,学会自尊、自信的去面对人生的顺境、逆境。即使改变不了世俗眼光对内向性格的偏见,改变不了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但内向者可以改变自己的内心和对待自己的态度。做到活出自我,内向者才会有了灵性,内心开始产生安宁和满足感,并在这灵性的基础上发现自己的优势,再从优势出发去创造独特的成果。
事实上,那些在事业和生活上获得成功的人,并不是以性格内向或外向来区分,而是以智商和情商来定胜负;获得成功的是那些制定和改变游戏规则或者深刻理解游戏规则的人,这些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组织资源完成目标。只要有足够的控制力、自律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坚强的意志,内向或外向不会成为成功与否的主要影响因素。明白了这一点,内向者就不需要再为世俗的眼光所困,并不再因为其他人不看好自己而受到影响,从而在内心有了坚定的主见,相信自己只要利用好自身优势,一样可以取得人生的成功。
很多人认为内向者情商低,事实上,内向者确实不喜欢太多社交活动,关注内心世界多于外部世界,但同时内向者也可以有很好的换位思考能力,可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这些高情商特质在内向者身上也有很多体现。情商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性格的内向或外向,内向者一样可以有高情商。外向者也会有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听不进不同意见、以自我为中心等低情商的特质,所以把外向等同于高情商、内向等同于低情商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
内向和外向性格各有优势。内向者专注力极强,可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很长时间,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更是可以保持长久的热情。在这一点上,外向者无法比拟,因为外向者更容易被外界世界吸引,更愿意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于专注在某一块领域做精做透缺乏动力。外向者热衷于人际交往,喜欢和其他人互动,并且会从中体会到自己的能力和掌控感,相比较起来,内向者更愿意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选择独处,与自己对话,与他人的互动往往是一种必须去做的责任,是为了达成目标的手段。内向者的人际敏感度往往不如外向者,但在处理独立完成的工作时却可以表现出色。
内向者往往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外向者则不自觉的认为自己能搞定很多事情,即使面对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这是因为内向者低调保守的特质,他们害怕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不愿意尝试太多未知的领域,宁愿呆在舒适区,所以内向者容易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也可以理解为他们害怕离开舒适区,宁愿重复做熟悉的事情,以避免面对未知世界的冲击。外向者则不一样,他们天然自信,敢于尝试,能够快速适应环境的特质让他们在面临陌生的环境时不会害怕,反而是兴奋的去探索。从冒险精神的角度,外向者明显要更有优势。
面对复杂的挑战和问题时,内向者思考解决方案时会显得更稳健。他们会尽量思考所有的可能性,做决策时会优先考虑控制风险。这种特质使得内向者不容易冒进,三思而后行使得决策更加周全。外向者富有魄力,敢作敢当,但容易冒进,做决策时跟着感觉走,不进行充分论证也敢决定,但有时需要承担因为考虑不周导致的负面结果。
内向者会经常在自己的内心开批斗会,反思和回顾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这一点使得内向者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但同时也容易导致过于自我否定的倾向。内向者通常有较好的自我认识能力,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对内向者来说,需要做的是不仅仅关注自己的缺点和过失,应该分配更多精力在自己已经具备的能力和取得的成绩上,更加正面的看待自己。外向者则容易因为过度自信导致盲目,行动上不考虑客观现实,面对自身缺点时不能正确认识,从而招致失败。
内向者的人际关系相处模式与外向者差异很大,因为内向者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比较被动,而外向者会主动与他人沟通。在夫妻、亲子、职场、社交等人际交往环境中,内向者会感到困扰,因为沟通的问题一直存在,内向者不善于沟通的一面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内向者沉默,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感情,往往让其他人捉摸不透内向者的情绪和感受,要么认为内向者冷漠,或者是不通人情。实际上,内向者有时也有着丰富的内心活动,但往往不动声色,即使内心如火山,外表也冷淡让人望而却步。在中国这样的关系型社会,内向者在人际交往上的劣势往往突显出来,内向者的交往圈子普遍不大,往往局限于亲人、同事、少数的朋友,能够走进内向者内心的更是寥寥无几,因为他们对于向别人袒露心扉怀有一种不安全感,他们更愿意和别人保持一种客气但相互留有空间的关系,这影响了内向者和别人建立起亲密关系的能力。外向者则可以很自如的向别人分享内心感受,并有很强的感染力,从而很快能够和他人互通心意,并快速与别人拉近心理距离。
内向和外向性格并不是绝对的,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性格倾向也会有变化。可以这么理解,人的性格处于内向和外向两极中间的某个点上,没有绝对的内向,也没有绝对的外向。性格明显表现为内向者是因为其内向特质占主导。内向和外向的区别,只是思维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差异,并没有优劣之分。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内向和外向会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转化。内向者也可以变得热衷社交,讲话滔滔不绝,外向者也有时会顾影自怜,体会到孤独的滋味。巴菲特在年轻时是典型的内向性格,他在大学时期表现的特立独行,社交能力差,只有在涉及到他最感兴趣的投资领域时,他才会变得活力四射,讲起投资理论滔滔不绝,自信健谈。后来他意识到内向性格对自己的负面影响,下决心改变。他花费了一笔投资赚到的资金,去报名参加了卡耐基的人际沟通课程。上过课程之后,巴菲特发现自己的沟通能力还是没有大的改观。他发现演讲可以帮助自己提升人际沟通能力,于是他在大学谋得了一个证券分析讲师的教职,从而通过这种方式,逐渐的改变和提升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到目前为止,巴菲特每年的致股东信已经成为了经典的上市公司和公众沟通的范例。
绝对的内向和外向性格都有失偏颇,并最终走向极端。成功者善于依托自己的性格倾向所具备的优势,并最大化的利用这种优势为自己创造获胜条件。内向者如果能够善于利用自己的性格优势,在专业领域内做精做透,同时转变观念,信任他人,依赖他人,与其他人建立紧密的沟通和联系,很可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外向者如果能利用自己的沟通优势,通过建立深厚的人脉关系,同时留出专门的时间进行专业上的进修和思考,也能获得事业的成功。不管内向或外向,都需要通过完善自己的性格,从而形成成熟完善的人格,成就自己健康丰盛的人生。
完善的人格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这种状态符合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即说话做事、待人接物达到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既不过于激进,又不过于保守,能够同时融合内向和外向性格的优势,取两者的长处以达成自己的目标。在这种平衡的理想状态下,和谐就产生了,从而能够克服人性的弱点带来的问题,做人做事就有了清晰的准则,这样才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有成熟完善人格的人,内心有着强大的指北针,不会依靠其他人的观念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他们有自己的行动纲领,可以做到不在意外界毁誉,只求自己内心的满意即可。
如果用一种花来比喻内向者,那会是郁金香。郁金香花雍容大气,花期比其他花都要长。但这种花的培育却并不容易。它的生长需要很特别的环境,只有在弱碱性的土壤环境下,同时郁金香球茎覆土深度要在5-7厘米,再经历过一个冬季适宜温度的促成,郁金香才会在第二年春夏之交开出美丽的鲜花。如果条件达不到,郁金香是不会开花的。内向者也是如此,在合适环境的催化下,内向者可以取得超越常人的成就,但如果没有合适的外部条件,内向者看起来像是永远都不会成功的那种人。
就像罗大佑在歌里唱的那样,野百合也有春天。即使不愿处于众人关注的焦点,内向者只要认清自己,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造让自己取得成就的条件,最终一定有机会能够实现人生理想。那些自怨自艾的内向者,在内心自己已经放弃了努力,将自己的思维固化在内向者就是不如外向者有优势,自己对于自身性格无能为力,做什么也改变不了现状,那就会像不会自我培育的郁金香一样,永远也开不出美丽的花来。
人的一生都有使命,内向者要想取得成功,需要抛弃掉自我批判的倾向,更加自信的面对自己。一些人会有莫名的自信,那是一种固化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模式,其建立的基础是过去累积的成功经历,或者经过父母言传身教之后内化的自我观感。内向者的不自信,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制定目标和实现目标,内向者一样可以累积自信,通过日复一日的目标实现的正向激励,内向者的内心也可以变得强大起来,并在专业领域建立起权威。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久,但并非不可实现的任务。坚持行动,最后必定会有收获。
职场中,内向者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管理者呢?我的理解是内向者可以成为很好的专家型管理者、授权型管理者或运营型管理者。通过在专业领域内的钻研,内向者可以精通所处领域的技能,成为行业专家,从而可以给予下属专业指导;内向者更容易尊重其他个体的能力,并乐于通过授权方式让下属充分发挥能动性,从而聚合起更多优秀人才;内向者擅长事务性工作处理,做事有条不紊,适合企业内部运营支持类管理职位的工作。这几类管理角色都是内向者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内向者不适合担任管理岗位。阿里巴巴的高管陆兆禧,是马云卸任总裁职位之后第一个接替总裁职位的人。他在阿里巴巴B2B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立下了很大功劳,有主持了淘宝的创立工作。他是内向性格者,却通过超强的执行力和团队管理能力成功的帮助阿里巴巴攻城拔寨,拿下一个又一个山头。军队中的林彪被称为当时中国最好的军事奇才,他也是典型的内向性格,却有着高超的军事理论素养,并且带领四野部队取得一场又一场战役的胜利,最后在建国时被选为十大元帅之一。
内向者也可以成为很好的创业者。内向性格特质中的思维缜密,善于理性思考对于公司稳健经营有着积极意义。同时,内向者极强的专注力使得他们非常坚韧,面临挫折不轻易退缩,这种特质能让他们在面临外界杂音和干扰的的时候保持初心,不轻易改道。不过,内向者要想取得创业成功,找到志趣相投的外向者合伙或者辅佐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企业经营中跟外界联络的公关、品牌推广、销售等职能都需要外向性格者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例如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找到了鲍尔默合伙,盖茨负责产品研发,鲍尔默负责营销,结果他们两个人的才干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微软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新东方的董事长俞敏洪也是内向者,他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创立新东方,后续为了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他找到自己的同学王强和徐小平这两个外向性格者进行合作,并且将公司股份分享给他俩,成功的把新东方发展为中国的外语培训第一品牌,实现了新东方在纽交所上市。
据说内向者在所有人中的比例只有1/3或1/4,也有说1/2的,但主流印象中内向者似乎是少数派,在人群中属于另类。但事实上,我认为这是社会偏见影响了人们的性格表现方式,很多人试图将自己的性格往外向性格靠拢,不愿承认自己是内向者,害怕遭到其他人的嘲笑。我的看法是,内向者不必因为自己是少数派就觉得不安,有时候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大众化反而是没有特点没有个性的表现。做一个低调务实、活出自我真精彩的内向者也挺好。所以如果你是内向性格,停止自怨自艾吧,你有着完成理想、取得成就的所有资源,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整合这些资源,让它们发挥最大的效用,为你的成功铺平道路!
野百合也有春天
《The Introvert Advantage》热门书评
-
最重要的是做真实的自己
199有用 4无用 cyal8er 2009-07-13
幸福快乐的首要之点,就在于一个人愿意成为他自己。《内向者优势》是一本很温暖的书 作者Marti用很亲切的笔调细致地描述了内向性格的种种特点和优势并鼓励内向者从心底里认识、认同、欣赏和传播自己的特质从而——在外向的世界中获得成功 这也是本书的副标题这是一个独特而让我赞叹不已的视角似乎之前从未有这样的书...
-
我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这结尾
92有用 13无用 whatever 2008-12-10
这个内向者与外向者比例仅为1:3的世界给了外向者太多的好评,而内向的性格却一直不怎么受待见,就算你有了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人们提及你的内向也经常评价为"古怪",比如爱因斯坦。而其实内向者我们懂彼此,只是一直以来受到误导。  ...
-
快与慢
50有用 3无用 Moon 2008-07-15
对内向者的偏见可休矣!现代职场要排斥内向的人?我们生活在一个外向的世界,我们被告诉内向是一种缺陷,真是这样的吗?从《内向者的优势》中我们了解到内向和外向完全是由您的基因决定的,简单的说外向的人思考的路径很短能够做出很多短时的反应,而内向的人思考的路径很长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在我们熟悉的场景中,外向...
-
典型内向者收获很大
44有用 2无用 阿图 2014-02-09
2014年读的第一本书是《内向者优势》,是我的友邻小得向我推荐的一本书,我受益匪浅。小得是一名自由插画师,她认为这职业符合自己的内向个性。在我的日志“小图的羞怯”里小得建议,对于小图的内向倾向不要介意,顺其自然。其实,小图是否真的内向,我还不能判断。但是,我自己却与书作者产生了很多共鸣。30分的自我...
-
重读《内向者优势》
41有用 3无用 bigjoe 2009-11-29
《内向者优势》这本书买了两年,看了差不多有5遍以上,实在是太喜欢的一本书。 不仅仅是内容的精彩,更重要的是作者的笔法非常出色。 和克里希那穆提等专业严谨抽象的文风相比,这本书作者仿佛是一位智者,用她的经验和感受温暖的触及读者心灵深处,在介绍内容同时,给与了读者安慰与鼓励。&nbs...
书名: The Introvert Advantage
作者: Marti Olsen Laney Psy·D
出版社: Workman Publishing Company
副标题: How to Thrive in an Extrovert World
出版年: 2002-2-1
页数: 330
定价: USD 14.95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761123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