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本书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好,只是因为畅销书而阅读
序言:
1,将企业经营境界分成三层:
企业制造有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这是典型从1到n的过程,是个量变的过程,只是企业追求赢利的过程
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组织基因,可以与时俱进,实现纵向的传承,最好的产品来自企业自身。如IBM
创造了社会基因或者思想基因,实现横向传承。如苹果。这就是从0到1
第一章:未来的挑战
面试的时候问:在什么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
水平进度:照搬已有经验实现从1到n,就是全球化,把某地的有用之物推广到世界各地;垂直进步,探索新道路,从0到1,就是科技
小团体:在大组织中发展新事物很难,单打独斗更难。因为官僚阶级行动迟缓效率低下既得利益者不愿意冒险,在功能失调的组织中,要想获得晋升机会,告诉别人你在工作比挽起袖子做事更重要
初创公司原则:需要和其他人配合完成工作,但又需要控制规模,使组织有效运转。
一个初创公司就是说服一群人,一期规划并铸就未来。一个新公司最重要的力量是思想,而规模小才有思考的空间
第二章:像1999年那样狂欢
1999年一个熟人告诉我,他在成立自己的公司前,就已经在卧室里计划好了要上市——Yana想:好想当下的中国
1999年,只关注用户量,获得每个新用户就需要10美元
2000年互联网泡沫总结了4点:a,循序渐进,而不是沉溺在宏达的愿景中;b,不要事事严格计划,事先规划通常既死板又不现实,你应该做些尝试,反复实践,把创业当作未知的实验;c,在改进中竞争,以现成的客户作为出发点,在已经被认可的产品上进行改进;d,专注于产品,而非营销
第三章: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不同的
还有什么有价值的公司没有成立
在完全竞争下,从长远来看,没有公司会获得经济利益
垄断者为了自我保护而撒谎,他们会想方设法隐瞒垄断这个事实。Google把自己定位为一家科技公司,可以躲开注意力,省去麻烦。他们把自己服务市场描述成若干大市场的并集来伪装他们的垄断性。垄断企业推动社会进步,因为垄断利润是有力的创新动机,他们不断创新,利润又给了他们规划长远未来的资本,这使他们有能力投资雄心勃勃的研究项目,这是那些困在竞争中的企业不敢企及的
非垄断者的谎言是我们结成了自己的联盟,他们通过把自己服务的市场定义成各种更小市场的交集来夸大自己的独特性
企业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垄断企业依靠解决独一无二的问题获得垄断地位,而失败大多因为逃脱不了竞争
第四章:竞争意识
微软和Google竞争的结果即使苹果的出现
如果你不能打对手打败,那就联合对手——Yana:如最近的58和赶集,滴滴和快滴
竞争不能带来价值的提升,而是充满破坏力,那你就比大多数人要理智
第五章:后发优势
一个企业成功要看它在未来生成现金流的能力,所以Twitter比纽约时报更具有竞争力,因为报纸时代终会结束。一个企业今天的价值是它以后创造利润的综合——Yana:这是为什么目前互联网都亏损?
垄断企业特点:专利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和品牌优势
建立垄断企业的方法:占领小市场:在一个小市场占领主导地位比在大市场里要容易的多;扩大规模;破坏性创新,可以用科技创新一种低价的低端产品,然后对产品作出改进,最终取代现存公司的旧科技生产的优质产品;后来者居上,先主导一个小的立基市场,基于此扩大,直到达到你预想的长远目标
第六章:成功不是中彩票
明确掌握尽最大努力的机会
第七章:向钱看
幂次定律就是长尾理论,显示人们是正常分布的,少数人是超高效能者,大多数人是优秀效能者,很小一部分是低效能者,说明少数人创造处非同寻常的贡献——Yana:所以创业成功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优秀的人都做着公司的核心岗位
第八章:秘密
哪些有价值的公司还没有被创建就是秘密
现代的人们不愿意主动挖掘秘密,因为风险规避、自满、扁平化的世界
要相信还有很多秘密,探寻的最佳处所就是无人关注的地方
第九章:基础决定命运
基础没有打好的初创企业是无法挽救的
合伙人的选择,创始团队的组成
所有权、经营权和控制权:典型初创公司将所有权分配给创始人员工和投资者;经营权是公司的管理人员;董事会通常由创始人和投资者组成行驶控制权
三人董事会是最为理想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扩大董事会
如果想要效率高就努力缩小规模
现金奖励不是王道,股票报酬才能让员工全力以赴,创始人可以通过此保持团结一致
只要公司鼓励创新,就说明创业还没结束
第十章:打造帮派文化
有才华的人不需要为你工作,因为他们有众多选择权,你应该想想如何吸引他们
同优秀的同事一起完成不可替代的工作机会,而不是打福利战
早期尽量让员工世界观相同会提高效率
消除竞争更易于建立长久的纯粹关系之外的矫情,从而达到内部和谐,促进初创公司的存活。派别冲突会使公司无力应付外部威胁
在关系最紧密的组织中,成员们长时间待在一期,忽视了家人抛弃了周围世界,但是他们拥有强烈的归属感,类似“邪教组织”
第十一章:顾客不会主动送上门
销售都是演员,他们的第一要务是说服,而不是真诚
有效推广:从每个客户身上赚取的平均总净利大于获取客户的成本
营销有病毒营销、市场营销、销售、复杂销售,依次提高了客户获取成本,一般前者倾向于获得用户,而后者倾向于获得大企业或者政府
你还必须向员工和投资者推销你的公司
第十二章:人类和机器
计算机越来越聪明,会不会有一天超过人类
第十三章:绿色能源与特斯拉
工程问题:你的技术具有突破性,而不仅仅是稍有改进吗
时机问题:现在开创事业,时机合适吗
垄断问题:开创之处,是在一个小市场抢占大份额吗
人员问题:你有合适的团队吗
销售问题:除了创造产品,你有没有办法销售产品
持续问题:未来10年、20年,你能保住自己的市场地位吗
秘密问题:你有没有找到一个其他人没有发现的独特机会
特斯拉是符合上述7个问题,找一个专注的小型市场
第十四章:创始人的悖论
特立独行的人领导公司比普通的经理领导公司更为有力,也更为危险
特立独行的个人是驱动公司的引擎
从0到1 读书笔记:并不太好的一本书,感觉没有逻辑,很多时候不知所叙
对“从0到1 读书笔记:并不太好的一本书,感觉没有逻辑,很多时候不知所叙”的回应
《从0到1》热门书评
-
《Zero to One》的一些读书笔记
465有用 2无用 DATou 2014-10-25
2014年10月25日读完第二遍。以下为各章的笔记。 第一章《The Challenge of the Future》:全球化是横向的扩张,只能复制以前就有的成功,而科技创新是纵向的扩张,是创造以前不存在的东西。没有科技创新,只有全球化,这个世界只能玩完。这是为什么要科技创新的原因。 ...
-
从0到1看竞争:同时也说说滴滴打车和快的联合
278有用 23无用 小崔 2015-02-14
快滴合并突如其来却又并不出乎意外。恰好最近读过彼得·蒂尔的书《从0到1》(中信出版社),所以写一点小片段,既算评论这个事件,又算书评。彼得·蒂尔,美国支付paypal的创始人,他被称为投资界的思想家,硅谷的天使。他创办的paypal卖了15亿美元,之后搞了创始人基金,投资了linkedin,spac...
-
从0到1
132有用 26无用 水之痕迹 2015-03-09
书还没看完,倒是把豆瓣的评论翻了一遍,整理思路如下: 我们常常为了打败对手,将所有精力放在了竞争上,上学时候为了学分,工作时候为了升职,而充分的竞争并不能产生超额的收益,如果你无法迅...
-
读书想明白的一些道理
125有用 23无用 张磊 2015-02-23
此书章节短,文笔好,阅读轻松。先来看第一个有意思的点:作者:当我面试应聘者时,都会问一个问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从小处看,未来只是还没有到来的时刻,但真正使未来如此独特的,并非未来还没有发生,而是未来的世界会与此刻不同。如果我们的社会在之后100年都没有发生...
-
创新是打破?是突破?还是???--关于创业那些事儿
44有用 3无用 纪汐 2015-03-30
----读《从0到1》 文/纪汐托夫勒说过:“多数人在想到未来时,总觉得他们所熟知的世界将永远延续下去;他们难以想象自己去过一种真正不同的生活;更别说接受另一个崭新的文明,我们是旧文明的最后一代,新文明的第一代。《从0到1》该本书问世于2014年9月16日当时是英文版的,由于英文版一面市,就立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