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翻译继承了中信出版社一贯的风格。当然,说像机器翻译的都是胡扯。
或许这类书看多了,整本书并没有太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内容,更多的是把老掉牙的理论重新封装一下放出来。比如,把“创新”封装一下,叫做“从0到1”,把“抄袭”封装一下,叫做“从1到N”。所以,可以说,这本书本身就是“从1到N”的体现。
下面是我从这本书中总结的为数不多的干货,虽然也都不是什么新的观点。
首先是无论在什么时代,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放弃独立思考。最反主流的行动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不丢弃自己的独立思考。自己要清楚自己的目标,自己的计划,明白自己想要什么。2006年七月,雅虎提出10亿美元收购 Facebook 时,马克·扎克伯格在会议上宣布:“好了,伙计们,这个会议只是走个程序,10分钟也不用。我们显然不会把 Facebook 卖掉。”马克清楚他能够领导公司开创出怎样的未来,而雅虎不清楚。在一个人人看未来都迷茫的世界里,目标明确的企业总是被低估。
第二是永远要坚信仍有无穷无尽的秘密等待你去探索。这不是一个终极的时代。科技虽然在半个多世纪内迅速发展,并不意味着未来只是对现有的理论修修补补,那样的话,我们就会像19世纪末的物理学界一样的无知可笑。
第三是始终给自己动力。这种动力常被理解为施压,但如果目标是积极的,便是动力了。我们在高中时,父母和老师总是说,上了大学,你就轻松了。而那些社会观念和名牌大学也总是在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着一个信息:进入顶尖大学,你的人生就高枕无忧了。但这件事只有你不去相信它,它才是真的。
第四是不怕犯错。如果你的目标是一生不犯错,你就不应该去探索秘密。将一生奉献于别人不相信的事情,在正确的路途上孑孓独行已是艰难,而在错误的路途上独自前行更是不可忍受。
第五是不要以为自己产品做得好就会有人来买,营销也很重要。所以,多学学“互联网思维”,炒作炒作 =_=。
读了并不会为你带来什么,不读你也不会失去什么。《从0到1》就是这样一本书。
“从1到N”的《从0到1》
《从0到1》热门书评
-
《Zero to One》的一些读书笔记
465有用 2无用 DATou 2014-10-25
2014年10月25日读完第二遍。以下为各章的笔记。 第一章《The Challenge of the Future》:全球化是横向的扩张,只能复制以前就有的成功,而科技创新是纵向的扩张,是创造以前不存在的东西。没有科技创新,只有全球化,这个世界只能玩完。这是为什么要科技创新的原因。 ...
-
从0到1看竞争:同时也说说滴滴打车和快的联合
278有用 23无用 小崔 2015-02-14
快滴合并突如其来却又并不出乎意外。恰好最近读过彼得·蒂尔的书《从0到1》(中信出版社),所以写一点小片段,既算评论这个事件,又算书评。彼得·蒂尔,美国支付paypal的创始人,他被称为投资界的思想家,硅谷的天使。他创办的paypal卖了15亿美元,之后搞了创始人基金,投资了linkedin,spac...
-
从0到1
132有用 26无用 水之痕迹 2015-03-09
书还没看完,倒是把豆瓣的评论翻了一遍,整理思路如下: 我们常常为了打败对手,将所有精力放在了竞争上,上学时候为了学分,工作时候为了升职,而充分的竞争并不能产生超额的收益,如果你无法迅...
-
读书想明白的一些道理
125有用 23无用 张磊 2015-02-23
此书章节短,文笔好,阅读轻松。先来看第一个有意思的点:作者:当我面试应聘者时,都会问一个问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从小处看,未来只是还没有到来的时刻,但真正使未来如此独特的,并非未来还没有发生,而是未来的世界会与此刻不同。如果我们的社会在之后100年都没有发生...
-
创新是打破?是突破?还是???--关于创业那些事儿
44有用 3无用 纪汐 2015-03-30
----读《从0到1》 文/纪汐托夫勒说过:“多数人在想到未来时,总觉得他们所熟知的世界将永远延续下去;他们难以想象自己去过一种真正不同的生活;更别说接受另一个崭新的文明,我们是旧文明的最后一代,新文明的第一代。《从0到1》该本书问世于2014年9月16日当时是英文版的,由于英文版一面市,就立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