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真的是“盛名之下”,有好多好多人推荐,好像不读就会错过什么。(出版社的营销太厉害了吧!)
真的读起来,我觉得一般。
作者的观点是要创新,而不要参与剧烈的竞争,尽可能避开竞争。(说起来容易,做做看呢,现在做什么可以完全避开竞争呢?)
垄断才是企业取胜的关键,例子是谷歌。
对于这个观点我很赞成,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投资垄断起来总归不错。可问题是,如果你是创业者,你做一块内容做到垄断,这也太难了吧?
我没有从头到尾看完这本书,可能对我没太大价值吧,不过既然看了一些,就摘录里面的一些觉得不错的内容:
尼采曾经在精神错乱前写道:“个人发生精神错乱很少见,但对群体、政党、国家、时代而言,精神错乱却很普遍。”
第24页有4条信条,前两条尤其好:
1.大胆尝试胜过平庸保守。
2.坏也计划也好过没有计划。
3.竞争性市场很难赚钱。
4.营销和产品同样重要。
我们仍然需要新科技,甚至还可能需要用1999年的那种狂热去寻找新科技。要想建立新一代企业,我们必须扔掉之前陈旧的教条。但这并不意味着哪些教条的对立面一定是正确的。(切记,错误的对立面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往往中庸才是正确的,还是中国的哲学有道理。)
企业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每个垄断企业都是靠解决一个独一无二的问题获得垄断地位;而企业失败的原因却相同:它们都无法逃脱竞争。
热衷于量化的人痴迷于周活跃用户、月收益目标和季度收入报告。但是,你虽然可以得到这些数字,却忽视了更深层、更难量化的问题。
例如,星佳(Zynga,一家社交游戏公司)和Groupon(一家全球性的团购公司)短期的快速增长使管理者和投资者忽视了长远的挑战。
一般而言,专利技术在某些方面比它最相近的替代品好上10倍才能拥有真正的垄断优势。亚马逊做出的10倍改进人人可见:他们提供的书至少是其他书店的10倍。苹果公司在设计上改进的幅度很难衡量,但是苹果公司在所有方面做到了大幅改善:平板电脑从不好用变成了很好用。
好评如潮却有点无聊的书
《从0到1》热门书评
-
《Zero to One》的一些读书笔记
465有用 2无用 DATou 2014-10-25
2014年10月25日读完第二遍。以下为各章的笔记。 第一章《The Challenge of the Future》:全球化是横向的扩张,只能复制以前就有的成功,而科技创新是纵向的扩张,是创造以前不存在的东西。没有科技创新,只有全球化,这个世界只能玩完。这是为什么要科技创新的原因。 ...
-
从0到1看竞争:同时也说说滴滴打车和快的联合
278有用 23无用 小崔 2015-02-14
快滴合并突如其来却又并不出乎意外。恰好最近读过彼得·蒂尔的书《从0到1》(中信出版社),所以写一点小片段,既算评论这个事件,又算书评。彼得·蒂尔,美国支付paypal的创始人,他被称为投资界的思想家,硅谷的天使。他创办的paypal卖了15亿美元,之后搞了创始人基金,投资了linkedin,spac...
-
从0到1
132有用 26无用 水之痕迹 2015-03-09
书还没看完,倒是把豆瓣的评论翻了一遍,整理思路如下: 我们常常为了打败对手,将所有精力放在了竞争上,上学时候为了学分,工作时候为了升职,而充分的竞争并不能产生超额的收益,如果你无法迅...
-
读书想明白的一些道理
125有用 23无用 张磊 2015-02-23
此书章节短,文笔好,阅读轻松。先来看第一个有意思的点:作者:当我面试应聘者时,都会问一个问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从小处看,未来只是还没有到来的时刻,但真正使未来如此独特的,并非未来还没有发生,而是未来的世界会与此刻不同。如果我们的社会在之后100年都没有发生...
-
创新是打破?是突破?还是???--关于创业那些事儿
44有用 3无用 纪汐 2015-03-30
----读《从0到1》 文/纪汐托夫勒说过:“多数人在想到未来时,总觉得他们所熟知的世界将永远延续下去;他们难以想象自己去过一种真正不同的生活;更别说接受另一个崭新的文明,我们是旧文明的最后一代,新文明的第一代。《从0到1》该本书问世于2014年9月16日当时是英文版的,由于英文版一面市,就立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