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读过作者的《John Maynard Keynes》,就觉得很难读。这本书是同样的感觉。好在大致的意思是一脉相承的。作者认为,凯恩斯在《通论》中通过分析不确定性下的投资,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内在是不稳定的,均衡只是暂时的。但在二战中以及战后的一段时间,由于私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控制,数量较小,而税收和配给则被用来控制消费支出,以腾出资源用于战争,政府消费和需求构成了总需求的大部分,有效需求不足被供给不足的问题取代,凯的理论无用武之地。而二战后,西方政府通过大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内在稳定器稳定了产出、就业和利润,并通过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稳定了资产价格和金融市场,防止了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深度衰退)的出现。新古典综合理论把凯恩斯主义简化为财政和货币政策,完全忽视了凯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内在不稳定性。但事实上,大政府和最后贷款人具有固化失业和通胀的倾向,稳定经济的政策内在具有不稳定性。
作者在《JMK》中提出凯对融资过程的分析不够深入,并将融资过程引入到投资的分析之中。在这本书中,作者进一步指出,大政府结构性的具有通胀倾向,转移支付将失业制度化了;而用投资促进增长是不稳定和具有通胀倾向的,并可能使得收入分配不平等上升;最终贷款人职能的副作用之一也是通胀。因此,战后大政府和央行最后贷款人的政策只能造成通胀和失业持续,使经济在债务通缩失业以及通胀扩张之间震荡。作者首创将融资类型分为对冲性、投机性和庞氏型融资三类,并指出,由于金融机构的逐利性,银行会增加杠杆来促进每股盈利,一段时期的繁荣和市场稳定会引起更多的投机和庞氏型融资;而监管者则总是会滞后,这使得金融体系内在就具有不稳定性,金融投资成了经济中最重要的不稳定来源。由于央行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道德风险,它社会化了投机性金融的一部分风险,鼓励了风险承担,银行保险制度使得存款人不再有动力监督银行的稳健经营,而央行用公开市场操作取代再贴现也使得央行丧失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这些都增加了潜在的不稳定性。这就是所谓的稳定具有反稳定性,因为稳定促进了更多的冒险。作为解决之道,作者建议从大政府、就业政策(最后雇主职能)、金融改革(偏好小银行和关系银行)和行业政策四个方面来进行改革。
这本书在08年金融危机以后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它清楚地指出不稳定和金融危机不是由外生因素引起的,而是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的组成部分。但和凯恩斯一样,作者认为分散决策进行资源配置的资本主义经济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作者的政策建议有很多是与80年代的经济环境有关的,有些现在看未必会有很多人支持。作者关于金融机构通过增加杠杆来提高每股盈利,以及繁荣促进更多投机型和庞氏金融的断言,在08年金融危机中得到了很好地应验。危机后解决大而不能倒银行问题,分拆大银行的提议,也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作者的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