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让我原本对财务知识望而却步且顿感变得略知一二。当然也不排除税收知识。
说到赋税,我还是有资格在此抒发一二的。
记得小时候,大概六七岁左右吧。也就是二十年前,地方官会定期到每家每户收钱,如果哪一家拿不出,那家里可以被搬走抵扣的,会被一一强行搬走。电视(那时能够购置一台电视也是需要很大勇气和很多MONEY的)、粮食、鸡鸭鱼肉等。当然我家也不富有,何止不富有,简直穷爆了。因为我家有五口人,土地是按人头算的,当然征税也是按照人头算的。所以我家往往必须每次要缴纳几百块左右。可是这样的重负不是我这个穷人家的爸爸妈妈可以负担得起的。另外,我爸爸妈妈还要负担日常开销费和我们子女的教育书本费等等。所以我爸爸绞尽脑汁费了点钱(大概是一千多吧)帮我们三个子女的户口迁为城镇户口。显然城镇户口的人是没有土地的,那就不用被征税。这就是户籍迁移的故事!打我小时候就亲身且实实在在的经历。
所以说并不是消费者不了解中国的税收,是当真不了解吗?还是因为其他原因?我们这个社会虽然较二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根本性的问题、蛀虫又被彻底的解决过吗?应该属于消费者享受的知情权、应该由消费者行使的监督权有真真正正的被运用过吗?
我想说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好像是在一味的指责消费者如何的无知。虽然我们国家确实存在或多或少或严重或不严重的问题,但是因为消费者的无知无法达到社会和民众共同进退。可是这些问题怎能怪罪于手无缚鸡之力的消费者们、民众们。他们是真的无知吗?
书中有写道:随心所欲者众,征求意见者寡。确实如此。但是要彻底解决这样的现状,不是说消费者充分了解了中国的税收知识后就可以的。
输出好的结果需要一个完美的大前提,在这个完美的大前提之下,通过各种不易有漏洞的手段引导出好的结果。所谓好的结果,即是社会和平、民众工作家庭幸福美满没有怨言。完美的大前提就是我们的祖国这个大的框架。不易有漏洞的手段,有中央、地方政府的作为、消费者、民众的作为等等。你好、我好、大家好!
你好、我好、大家好!
《一本书读懂中国税》热门书评
-
税之重
6有用 0无用 Viezen 2013-10-23
此书有几个特点:1.对于专业性知识的讲解,有其独到的方面比如通过深入浅出的举例让门外汉也能读懂2.对于大方面,如政策制定等方面也借鉴了不少报端评论,其实没啥意义3.对于民生的话题还是有一些积极意义的,但是可能因为中国言论自由的问题,许多方面都是点到即止4.书的后半部分有滥竽充数的嫌疑,评论更多的是中...
-
税收入门好书
2有用 0无用 kevin 2013-11-15
关于战略,首先要懂得是市场分析,其次是财务,其次是资本和税收,然后是法律。按照这个逻辑,战略专家可能很难出现,所以各位,允许我先悲观一下。税收,这个问题看起来很深奥。有一次做项目,甲方高层提高燃油税补贴,我那时候云里雾里,后来才知道地方政府充分利用可动用的税收去做一些政绩,而补贴,就是交给放心的那些...
-
其实就是将税务总局的网站上内容解读了一下
2有用 0无用 鹰隼 2013-11-17
其实就是将税务总局网上的内容解读了一下,同时希望唤起国人的监督意识,看看我们纳税人的钱是否被浪费了,在现在的体制下不能不说还很难,不过,总得有希望才会有进步!国税总局关于税的宣传 http://www.chinatax.gov.cn/n8136506/n8136608/n8138877/n81390...
-
对于一个没有纳税意识的贫民来说,这书能告诉你还是有点意识比较好
1有用 1无用 大西瓜子 2014-05-05
一直以为税就是个人所得税,关税,和奢侈品税这几种。读这本书才知道,我这一辈子方方面面都有税的影子。从此,对自己抑制消费有了理由--避税!对于一个没有纳税意识,不了解税收的平民百姓来说,这本书能让你醒悟“别傻了,纳税就行,税用到哪你管不着”。...
-
书名如果叫做关于中国税收的一些问题探讨就更好了
1有用 0无用 Gloria 2016-01-05
我觉得这本书不能作为入门之选。我觉得书中介绍的征税的历史,已经各项税收占财政收入数据的罗列,对于一个想了解中国税制的人用处不大。我觉得这本书适合给了解税法的人读,名字叫做中国税收的存在问题讨论。作者的主要观点:1.发挥税收作用,起到“劫富济贫”作用 。2.监督政府的税收使用,让税收收入真的落实到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