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本书,我是辗转几则才接触到它的。刷中国广告网新闻的时候,了解到作者李泊霆,被名字的解说所吸引,淡泊于心,雷霆于行。猜想究竟本人是否与名字所解析的涵义相一致呢?于是就搜索了一些关于他的信息,了解到他是香港大学的IMC硕士以及北京大学的客座教授,并从他发起的“不在城市”公益环保活动中发现他是一位具有环保责任意识的企业家,渐渐对这个人产生敬佩之情。
这本书标榜是继马化腾《互联网+》之后的首部品牌新思维论著,说实话,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我而言,具有十分大的吸引力。读完之后可以领会到这是一个中国本土营销人对品牌的思考与实践的结晶。
很与众不同的一点是,在品牌的探讨上,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依据。书本以提出的“五步走”策略——原点、发声、回声、无声、无声崇拜为中心理论,结合大量的具体广告品牌案例逐一剖析了声浪品牌传播原理的内涵和立足点,强调该理论在品牌案例中是如何帷幄运筹,紧握品牌生命线的。下笔愁苦没有鲜活例子的童鞋们,(敲黑板)你们懂的。
给我比较强烈的感觉是,这本书的理论把消费者的声音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强调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即是声音的传递,即便面对声场中海量的噪声的干扰,也要让微弱的声音最终成为声浪,拍打沟通双方的心房,以致引发共鸣。纵观现在的互联网市场,能把消费者心声放在心里的企业,才会真正的承担社会责任,心怀梦想,无所畏惧。
反观,3.15消费权益者日开展以来,多少企业因为贪图利益,不顾消费者健康,肆意侵犯消费者权益。搬起石头砸向自家品牌,从而失去消费者的信任,致命的错误。此类事件多如牛毛。在这里我看到了《声浪传播》力图把品牌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看待,关心呵护消费者心声,洞悉事物的规律和结构后,步步为营,不急不躁,为企业、品牌提供框架性的战略思考。作者用大量实战成绩告诉我们,一个领导品牌的成长之路,成长脉络,品牌的发声轨迹和方法,启迪“声浪传播”的真实价值所在。
略有不足的是,我觉得该书对品牌塑造的具体操作上还不够深入,想要多一点,再多一点的解析。可能要经过深刻的思考才能读懂其中涵义把,本人学识有限,还待提高哈哈哈。
竞争中倾听品牌的声音
《声浪传播》热门书评
-
我对这本书的理解
25有用 0无用 朱碧石 2016-07-26
作为广告学专业科班学子,也曾一度拜读过美国作家特劳特的《定位》、舒尔茨的《整合营销》这类与品牌管理相关的经典书籍。直言不讳的地说,《声浪传播——互联网+品牌新思维》本书在很多观点上给我的感觉——似是而非。有熟悉的篇章,又有说不出...
-
声浪的声音很特别
18有用 0无用 可可糖 2016-08-01
作为一个营销专业的学生,本身就挺喜欢营销,喜欢品牌,喜欢广告。在一个与同学的聊天中无意间接触了“声浪传播”这个名词的出现,当时呈现的是两张脸——“懵逼脸”“好奇脸”,因为这个理论名称并没有接触过,而理论的名称又别有一番风味。&n...
-
声浪理论支撑起一个营销世界
16有用 0无用 稻草人 2016-08-08
作为一个新闻系的学生去参加一个数字营销的比赛也是够作的。不过大学就是一个要用学习来挥洒青春的时代嘛!不主动寻找机会学习怎么对得起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 哈哈!有...
-
这是一本有情怀的书
15有用 0无用 海浪吹 2016-07-29
与《声浪传播——互联网+品牌新思维》结缘是去年刚毕业时候在一家日用品公司任职文案策划。上司是我的老乡,在他的办公司里遇见这本书,随手便翻了翻。上司倒是蛮欣喜,直接把书送给我让我回去好好看看,说这是在品牌塑造、管理方面值得一看的书...
-
竞争中倾听品牌的声音
14有用 0无用 晓晓 2016-07-19
说起这本书,我是辗转几则才接触到它的。刷中国广告网新闻的时候,了解到作者李泊霆,被名字的解说所吸引,淡泊于心,雷霆于行。猜想究竟本人是否与名字所解析的涵义相一致呢?于是就搜索了一些关于他的信息,了解到他是香港大学的IMC硕士以及北京大学的客座教授,并从他发起的“不在城市”公益环保活动中发现他是一位具...
书名: 声浪传播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报社
原作名: 李泊霆
副标题: 互联网+品牌新思维
出版年: 2015-11
页数: 231
定价: 38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911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