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中关村”,这都是闪闪发亮的地名或是名号,几乎是高科技创新的代名词。硅谷 (Silicon Valley) ,不少人都知道它地处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的一块区域,早期以硅芯片的设计与制造著称。这个区域现在其它高技术产业也已经比较发达了,可以说“硅谷”这个名称可以指代所有高技术产业了。但不少人可能不知道以下这个事实:硅谷是在“中国城”上建立起来的。“中关村”,这个称号,我们可能更熟悉。中关村地区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的许多研究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中国高科技产业中心,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这么多个“第一”,的确让人炫目,正因为它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一块试验田,因此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美国的“硅谷”,世界闻名。iPhone4、iPad3、Facebook、twitte等等这些最时尚的产品和平台都来自于“硅谷”。硅谷的巨大成功启发了中关村的建立,中关村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现在美国的硅谷和中国的中关村在科技创新的合作越来越多。把硅谷和中关村之间大量的跨区域创业和互动的故事讲述出来,是个挺吸引的话题。
由谁来讲述这些以社会人脉网络为特征的社会学故事呢?本书的作者王德禄、赵慕兰和张浩是比较合适的合作人选。王德禄,1993年创办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并任所长,是企业战略、区域创新、产业规划、科技政策、知识管理领域资深咨询专家。赵慕兰,1991-2006年任中关村管委会委员,中关村管委会研究室主任,她对中关村的发展有长期直接的观察和接触。
这本书先是从历史的角度入手,介绍了华人在硅谷发展过程中曾经发挥的作用,并比较具体地介绍了硅谷华人的人脉网络,本书对硅谷一代代的华人代表都有所简介。作者提出:人脉网络本身代表了硅谷创新模式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这本书的第二章就是从理论的角度介绍了硅谷这种以人脉网络为核心的创新机制,包括大学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创业者的梦想,天使投资人,原创性新兴产业等等。可以这么说,正因为拥有了发达的人脉网络的这片肥沃的土壤,硅谷这朵美丽的奇葩才开的这么艳丽!在这本书中,作者还介绍了一些中国大陆留学生硅谷创业成功的代表者,还介绍了以邓中翰、李彦宏为代表的留学生创业者,他们在中关村创业并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这本书总结了硅谷中关村跨区域人脉网络的重要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的全球化意义。
总的来说,这本书阅读的感觉还是不错的,既有精彩的故事片段,又有一定的理论思考。
人脉:创新网络的核心
《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热门书评
-
科技园的创业生态与跨区域创业
2有用 0无用 郭大路-Roy 2012-06-06
本书讲述了硅谷的企业创业生态,以及其它地方跟随者的情况,如国内北京的中关村(也有提到上海张江高科)、台湾新竹科技园、印度班加罗尔、以色列特拉维夫等。当然,重点还是在硅谷以及中关村。为了揭示一些规律,作者围绕着硅谷与中关村之间的紧密联系,讲述了从近代华人在硅谷一带的辛苦开拓,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关村模仿硅...
-
人脉:创新网络的核心
1有用 1无用 沉醉 2012-07-17
“硅谷”、“中关村”,这都是闪闪发亮的地名或是名号,几乎是高科技创新的代名词。硅谷 (Silicon Valley) ,不少人都知道它地处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的一块区域,早期以硅芯片的设计与制造著称。这个区域现在...
-
等待出版啊先睹为快
0有用 3无用 泉水 2012-03-28
等待这本书出版,先睹为快。。。。。。。。。。。。。。。。等待这本书出版,先睹为快。。。。。。。。。。。。。。。。等待这本书出版,先睹为快。。。。。。。。。。。。。。。。为什么发表不了呢...
-
一副硅谷英雄实现创业梦想的“清明上河图”
0有用 0无用 博厚臻书屋 2013-04-01
一副硅谷英雄实现创业梦想的“清明上河图” ——读《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 几年前就听说中国硅谷中关村“教父”,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要写一部关于中美硅谷创业者人脉关系的书,我们都十分期待。王德禄呕心沥血四年与赵幕兰、张浩共同合作,今年四月...
-
读一本书,做一张图
0有用 0无用 老羊 2017-02-14
读一本书,做一张图《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这本书啃完,做了一幅脉络的画。中关村众多著名企业家中陈一舟、周云帆,为典型---硅谷一出现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应用马上想“搬到中国会怎样”而他们本是硅谷华人圈的基础份子因此,当他们去付诸行动的时候往往就很容易得到所谓天使等出资外人看来,天使们总是在找项目陈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