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读物的用户群体往往对相关领域了解尚浅,然而时代发展至今日,对一项科技的形式化表述,往往只能为业内人士所领会。因此优秀的科普作品往往需要深入浅出地,让读者用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而非学科内的知识体系把握所要呈现的内容,以及更上一层楼地,吸引更多投向该领域的注意力。
我相信这本书做到了。全书以蒲松龄搜集民间故事最终著成《聊斋志异》的故事引出众包(Crowdsourcing)这一网络领域的理论,并以类似的众多示例,生动地阐述了与工业4.0及工业互联网有关的众多术语。此外,本书还用近似于历史小说的口吻,宏观与微观交叠地,介绍了德美中三国在两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战略,并穿插着解明了整个体系的背景、人们在推动体系发展时的动机,以及体系的价值等。历史小说往往能够带给人心潮澎湃的激动心境,而在这种心境下,读者能够一边沉浸于阅读,一边感受着网络革命的前世今生,感受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波澜壮阔。
然而仅做到生动还不够,科普作品还应做到条理分明与论述严谨。本书在条理性上无疑是十分优秀的,全书从工业4.0在德国的起源入手,紧接着讲述美国在战略上与德国的竞争,引入工业互联网体系,然后又更进一步,导出中国2025的战略发展蓝图。至此让读者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紧接着开始走向细节,分解整个体系,介绍各个组成部分的概念、互联面临的挑战、其存在的意义与市场发格局。最终当读者拥有对体系的宏观与微观把控后,抛出了三个设问——这带给了我什么?我要怎么加入浪潮?未来会是怎样的?书中对三个问题的回应与其说是解答,更多地是希望促进读者的思考,而这也正是科普作品的重要目的之一。
从严谨性角度来看,我因为阅读过刘教授先前的著作(诸如《物联网导论》等),因此相信刘教授所述的内容的真实性。但是除了前文所述的功能,我相信一项优秀的科普作品还应该能够让读者在希望严肃地学习行业知识时,能够快速地获取相关资料,而在这一点上,本书是存在一定瑕疵的。这里我要举罗杰•克劳利的《地中海史诗三部曲》为对比。这套历史小说的写作风格与本书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在援引事例时,罗杰•克劳利做到了逢例证必附带引用,这种学术论文式的注释风格不仅没有破坏全书的流畅性,反而能够让读者在希望更深入了解具体内容时,能够有的放矢,快速找到相关的专业著作,而非在书后的参考文献目录中漫无目的地翻找。
两年前,当我刚刚迈上成为科幻小说作家的道路时,曾经与朋友一起尝试预测未来一百年内的科技与社会发展脉络。在那个时候在查阅过众多资料后,我们最终得到结论:人工智能也好,虚拟现实也罢,不论多么天花乱坠的未来社会,都要倚仗网络的支持,不论这种网络是什么形式,什么结构。
而现在,两年后的今天,在花费两个多小时读过这本百余页的小册子后,我相信如果它能够提前两年出版,那么或许我们当时能省下不少功夫。
好的科普作品应当做到什么?
《从互联到新工业革命》热门书评
-
我们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27有用 1无用 summer 2016-12-12
刚接到老爸的电话,家里的笔记本突然连不上网了,于是手机视频一步一步教老爸开启了DHCP,电脑可以用了,老爸长吁口气,感叹了一句,“现在没有网络,日子可怎么过啊?”可能只有这个时候,我爹才想起来还有个学计算机的女儿,哈哈,惭愧惭愧。说起来,当初选这个专业很简单,分不够嘛,大一结束了却没寻摸着换,心里大...
-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26有用 0无用 咩酱 2016-12-08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初中的时候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被这句话中包含的矛盾深深惊讶,以至于迅速建立起了对说这句话的狄更斯老爷爷的膜拜之情。可是,膜拜完了之后不禁疑惑,所以我们要怎么办?我们看到各种作品中描述了诸多喜剧、悲剧,高歌真善美,痛斥假恶丑,然而他们还是没有说我们该怎么办?每个人犹如置身...
-
物联网的启发
21有用 0无用 蝌蚪抖一抖 2016-12-12
这本书没有用乏味的科技术语来描述即将到来的新工业革命,而是生动、形象的举例子,同历史轨迹的进程、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向结合,对即将来临的新工业革命进行了一场有理有据的预测。已经看完了一遍,感觉还是挺有启发意义的,就好像看见了未来几年的生活是什么模样。这是一本值得多都几遍的物联网科普书籍!!尤其是准...
-
读完后的一些感悟
13有用 0无用 vesionC 2016-12-12
今天终于拿到刘老师的新书《从互联到新工业革命》,书不是很厚,于是迫不及待得一口气读完,用时2小时6分钟。整本书读起来行云流水,毫不拖沓,读完后受到莫大启发,于是便趁热打铁写点东西,记录下一些阅读体会和个人的思考。首先这本书的前言就很引人入胜,刘老师拿古人蒲松林举例引出互联网创新红利“众包”的概念,接...
-
大师之作
7有用 0无用 青年白熊LTC 2016-12-13
素材翔实、语言风趣地讲解了互联与新工业革命(工业4.0)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于此,刘老师作为物联网的资深专家还给我们带来了他关于工业4.0的独特思考。此书可做科普,给自己充电各类新技术、新名词等知识;更诱人深思,处在 浪白风初起 的工业4.0 与我们何干、我们能参与些什么,能否留下我们自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