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副馆长姚安女士2009年在美国访学期间,将其在首博五年间的办展经验书写成一本文集《博物馆策展实践》。基于首博新馆开馆五年间的常设展、一百余项临展的工作经验,作者针对首博的展览体系、各个大型展览的设计理念、相关内容的深入研究、博物馆研究、教育、服务功能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论述,并集结成这本文集。
几年前读这本书时是被其中丰富的策展经验和一些新颖的展示手法所吸引,而今再次翻看,却不禁感慨,在博物馆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作者在几年前关注和记录的重点,至今在博物馆行业都至关重要,那就是展览的内容设计。现在大家普遍认可的一个观点是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注意力稀缺的时代,那么要在网络中、要在展览中抓住大众的视野和注意力,就要有优质的内容,打动人心的展览。博物馆展览是将专家学者对于古代遗迹、遗物的研究成果用专业且通俗易懂的方式分享给公众,既是在传递知识,也是为公众讲述历史故事。展览的内容设计也就是故事内容的编写,在展览中讲什么故事,怎么讲故事,可以概括为展览的叙事。
内容设计对展览来说至关重要,是一个展览的灵魂和根基,主题的选定、视角的设计、大纲的组织、内涵的诠释、展品的安排、文字的打磨,都是为了让这个故事在展览中自然流淌出来。在这本书中也可以看到对几次大型特展的介绍中,作者占用大量的篇幅和笔墨对展览的主题设定、展览的框架结构、展览与展览之间以及展览内部各内容的逻辑关系进行了大量的阐述。可见,内容研究是展览设计的重要工作。
面对一个展览主题,选择什么样的角度进行提炼和表达,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部分可以说是展览思路,也可以说是我们的叙事角度。例如文中有介绍奥运大展中对中国文明这个主题展览的设计,曾有各方专家提出11种设想,包括从考古、工艺美术、文明史等多个角度来表达中国文明这个主题,但最后选择用世界视野来看中国文明,并考虑中国文明的延续性,所以最后是以世界文明中的中国文明的发展史来呈现。对展览思路的选定,直接决定了后面的故事我们要怎么讲,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这个展览思路或是叙事角度的选择,反映了策展人的学术观,所以要求要有一定的深度,但同时也反应了一种叙述风格,故事要讨观众喜欢,还需要有一定的新颖度,符合大众的知识趣味,为大家所接受和赞同。最近国博举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强调在这次展览中大英博物馆的一百件文物串联了一个世界史,而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个展览中我们不是先有世界史,而后用这些物证来说明它,而是让这些生动的历史遗物向我们讲述世界历史中的故事,这既符合考古学通过遗迹遗物去复原历史的思维逻辑,对观众来说也算一个生动亲切的叙事口吻,勾引得我们好像去看啊。
在展览的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中我们都会考虑展示手法的问题,展览中的历史实物则是展品,后人加工的图像、文字、场景复原、幻影、造景等则属于辅助展品,而这些展品、辅助展品的应用和组合则构成了展览的展示手法。学者大多认为展览中应该以文物为主体,其他的辅助展品处于次要地位,不能喧宾夺主。本书的作者也担心展览中设计的说明文字、影像资料会淡化文物展品应有的地位,打乱观众视线,影响对文物本身的观察。我觉得其实做展览跟拍电影一样,在电影中导演为了要讲好一个故事,要演员的演绎、场景的设置、拍摄和剪辑的技术、灯光道具等的支持,一部电影不能光靠演员的演技来支撑,布景、音乐、剪辑等往往更能表现电影的品味,这些都是电影必不可少的要素,辅助展品也是展览不能缺少的支撑,它们都是在协助文物讲好故事,让它去尽情地表达又有何妨。
对展览主题的提炼和展览思路的选择,直接体现了展览的深度。现在考古历史类的展览策划,大多是由学界的专家亲手操刀,对于内容表达的专业性和思想深度都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本文对多次展览概念的阐述、对非遗、北京城、什刹海等的内容研究,都为我们做出了示范。但在感慨其展陈思想深度的同时,又不禁怀疑:自己在展览中是否能够读懂策展人的意图呢?其他观众是否也和我一样?如果策展人的思想没有得到观众的共鸣,那这个策展理念是否成功?这同样也让我想到电影,导演为我们设计了一场大戏,饱含深情、寄予深意,例如王家卫的电影,用他挥之不去的忧郁、浪漫挑逗的音乐品味、神奇瑰丽的御用摄像、混乱绵长的故事情节、还有演员就如演给自己看般的演绎,造就了一部部让观众戒也戒不掉的经典影片。可是,我们每一位观众,又能理解多少呢?可喜欢他的人都看到了一个自己愿意看到的故事和作品。我觉得做展览也应该像拍电影,思想要深,意境要美,角度要新颖,既可以有主线,也可以有支线,还可以有明线暗线甚至隐喻,观众或许看懂了,或许没看懂,或许可以看到不同的故事,或许能看到不止一个故事,让人意犹未尽。对于自己这个想法还真是觉得有点自虐狂的倾向啊。
这本书还有一个最讨喜的地方就是文字优美,感情真挚。文中介绍了国庆大展中的“城市记忆-百姓之家展”,分别展现了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和新世纪寻常百姓家的生活,并对不同时代的特色进行了情怀式的抒写“目睹了五十年代由战时转向和平年代的彷徨和探索……一成不变的条框生活也许更能突显那个时候的'平均',在那个没有电视的日子,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让很多人怀念不已”。还有文中对花瑶民歌的描写,完全能够让人看到作者去翻山越岭、查阅歌词、虚心学习的虔诚之心,也能感受其对这文化的喜爱和感动之情。书中很多文字都让人觉得在读文化散文般的享受。
这次重读,坚定了我对展览策划的一些认识,也收获了很多感动和动力,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