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类似于《大数据》的姊妹篇,但没有大数据写得那么范围狭窄,作者涵盖了数据和数字这两个方面的。不知是作者的问题还是译者的问题,总觉得有些文字读上去佶屈聱牙,虽然意思能理解,但总不是那么个味儿。
从互联网1.0时代到2.0时代,现在又到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姑且称之为3.0吧,人类就是不断与机器和数字融合的一个进程。这是人类的第二次进化,根本属性上的进化。第一次的进化是人脱离自然,成为自然以外的一个独特的群体,第二次的进化可以概括为人融入机器,三次元向二次元的进化。随着一切都在数字化,人的思想、习惯、语言、行为等也变得越来越可以量化,最关键的是,这些量化后的数据能够还原出几近于百分之百的我们,让我们在互联网的时代无处遁形。
有人欢呼,说这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以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会更小,沟通会更方便,世界之间的差异会更不明显,最后天下大同。
有人忧虑,说这是人类地位被动摇的标志,当一个人已经不成为人,他的所有价值都可以由一台冰冷的机器通过无数个0和1来构建的时候,人的主体性已经不复存在。
作者是倾向于后者,但是行为上他是消极抵抗,或者说是顺应潮流地被融入进前者。而我个人也是偏向于后者的。我无法抵抗时代的大潮流,那至少可以被潮流席卷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突然想到一个酸腐的段子:
在古代,我们不网聊,不短信,不漂洋过海,不被堵在路上。
如果我想你,就翻过两座山走五里路,去牵你的手。
也许这样才会在过程里体会到结果的美好。现在数字化的结果可能会是:
在现代,我们找Wifi,上微信,不看书读报,不出门郊游。
如果我想你,就发即时消息发iMessage,立刻找到你。
哈哈。
当我们都变成数字。
从三次元向二次元:我们的第二次进化
《当我们变成一堆数字》热门书评
-
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做统计的人一读
5有用 0无用 豆角 2009-11-28
我们正在做一个电子商务垂直分析工具——小艾分析fenxi001.com从这本书中受益匪浅,强烈推荐。下面这段话是我写在别的地方的,沾到这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打上数据的标签,比如你在家乐福的每次购物数据泄露了你是一个雀巢咖啡爱好者或者是浪莎丝袜的品牌粉丝。 这些数据都代表了人的主观意识和爱好,可以...
-
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是多么困难
5有用 0无用 秋叶 2010-10-07
斯蒂芬·贝克是位观察家,他注意到我们现代人的每次活动,都被无声无息进入数字统计。比如你从一个网页进入了另一个网页;比如你从一个频道切换到另一个频道;比如你一次又一次掏出银行卡消费时;比如你开车穿过一个又一个收费站时;比如你打开手机拨通一个一个号码时:... ...所有这些行为,都被不同的系统无声...
-
笔记:阅读的价值
4有用 0无用 闲暄 2009-08-04
“因公阅读”么,所有拿到手第一意识就是寻找值得推荐的“阅读的价值”……从封底的推荐词中找到如下:1、“在Google时代领悟生活、洞悉商机”;前半句没感觉,后半句还有点吸引力,但整个图书通篇翻下来,觉得最大的感受也就是惊叹,现在统计、分析做到这么厉害的水平了!2、“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可惜书里没给...
-
我们目前不缺少数据,缺少的是看得懂数据的人
3有用 0无用 菜农 2010-02-21
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作者抛出了一个时髦的话题,描述了各种领域的状况及未来的应用空间。不过可能和作者的背景的局限有关,书中却没有介绍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和具体可操作的研究趋势。我们目前不缺数据,缺少的是看得懂数据的人!...
-
数字没有告诉你
1有用 0无用 布鲁斯小猪 2011-03-06
我曾经觉得,二进制的世界是如此单纯。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事情都被0和1绝对地量化着,清晰而明了。精确与理性支配着每一个动作,因为计算机的语言中没有感情,只有是与否的回答。于是我们已经渐渐习惯在心情大好的时候在人人网上发一条状态,在抑郁感伤的时候在qq空间写一篇加密的私人日记,或者在看到明星的时候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