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主要讲如何避免一些常见的非理性误区。总体来看有指导意义,但是有些地方过于强调理性,忽略掉了感性的影响。
第一章 10元等于两个5元么?-心理账户对行为的影响
误区:一般人有心理账户误区,对不同的钱,根据其来源和花销采取不同的态度,
(1)按照收入来源、收入时间分置不同账户:出租车晴天雨天拉客的区别
(2)对待不同来源收入有不同的消费倾向和风险偏好:靠运气来的钱更容易花掉,“血汗钱”却很节省
(3)大钱小花,小钱大花
应对:避免这种现象就要让不同的心理账户相通,可以采用换位法,换个角度看问题,看看自己决策是否一致
第二章 你买过没用的东西么?-交易偏见
误区:正常傻瓜通常受到无关参考系的影响,过多考虑参考价格和实际价格的差额(买过大的被子,参考其他地点的价格买东西,买价格低的东西省钱,却在价格高的,如房子不知道省钱)
应对:应该考虑商品能够给你带来的真正效用和你为此付出的成本
第三章 坚持到底一定是胜利么?-沉没成本误区
沉没成本误区: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看这件事的收益,还要看以往的投入。我们把这些发生的不可以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误区:正常傻瓜受到沉没成本影响而做出欠理性的决策(不断的追加没希望项目的投资,割舍不下的感情,舍不得割肉的股票)
原因分析:
(1)不愿意承认自己犯错,或者认输
(2)把同样的东西根据不同的结果打上不同的标签(项目支出,成功了就是投资,失败了就是浪费)
应对:换位此考,去除投入影响
应用:女孩子让男朋友大量追加对自己的投资
第四章 你有自知之明么?-过于自信
误区:对自己过于自信,认为概率对自己无用
好处:有助成功,有助鼓励
坏处:
(1)规划的误区:高估自己,制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过于频繁的交易:认为自己能掌控股市发展方向
(3)打无准备的仗
应对:做证实偏见(为自己认为对的找借口)的同时要做证伪检验,也就是兼听则明
第五章 你会习以为常么?-适应性偏见
适应性偏见:人们常常低估自己的适应能力,从而高估某些事情在一段时间之后对自己的影响
(1)好的事情可以让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感到快乐,其实并非如此。如:升职,加薪,好车,买房,结婚,生活在昆明的人并未因为气候更好而比哈尔滨人幸福
(2)人们低估自己适应不利环境的能力。如分手后的快速恢复,怕血的人去学医
(3)相对精神世界,人们更容易对物质适应,厌倦
三类难以适应的东西
(1)极端的
(2)和别人比较的。(你开别克还是宝马不重要,关键是你的邻居开什么)
(3)变化的(变化的噪音最难让人忍受。娶漂亮老婆看习惯了也就适应了)
第六章 存银行还是买股票-风险决策
期望值理论:EV=X1*P1+X2*P2......
期望值效用理论:边际效用递减。比如u=根号x
前景理论四大规律:
(1)在得到时,正常傻瓜和理性决策者都一样,都是风险规避
(2)在失去时,理性决策者是风险规避,正常傻瓜是风险喜好(把本捞回来)
(3)理性决策者对得失的判断不受参照点影响,而正常的傻瓜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可通过设立高目标,影响正常的傻瓜的决策方式)
(4)正常的傻瓜都是损失规避的
第七章 损失100元和得到100元,哪个对你影响更大-损失规避
得失不对称:正常傻瓜在失去一样东西的时候,其痛苦程度要比得到同样一件东西所经历的高兴程度要大(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不愿意炒股而愿意存银行)
应对:不要频繁查看自己的投资账户,或者换位思考来平衡损失规避效应对心理的影响
应用或现象:
1、赋予效应:|U(失去杯子)|>|U(得到杯子)|,也就是敝帚自珍
2、动迁的启示:承诺按时搬迁的,现在的房子作为过渡房,10年后住户仍可浅灰原住址同样面积的住房
3、安于现状:避免改变现状造成损失
4、语意效应:把一件事情描述成“得”或者“失”可以有效改变人们选择。
第八章 损失100元和没有得到100元,哪个让你更心痛-忽视未得收益
直接损失和未得收益(生意好的饭店,打八折让客人早走?还是让客人聊天?)
对知识产权的态度:正常傻瓜由于忽视未得收益而对知识产品和物质产品持有不同的态度
第九章 谈判中应该让对方先开价么?-定位调整偏见
误区:正常的傻瓜往往受到定位效应的影响,并不能做出充分调整
应对:换位思考
应用:如果要在谈判中争取报价的有利位置,应该遵循:
(1)争取先开价
(2)开价要极端
(3)通知对方所开价比较荒唐
第十章 你的孩子会长多高?-违背概率规律
违背集合规律:人们在作判断时,更过分关注某种推断是否有代表性而无视了基本的概率关系(王炮妹是参与女权运动的银行职员<王炮妹是职员)
忽视先验概率:正常傻瓜看到某一具有代表性信息就认为这个信息可能性较大(阿文是读工科还是阿拉伯语?先考虑工科的人远远大于小语种)
赌徒谬论:忽视概率规律,以为好运坏运交替
忽视中值回归:无视中值回归而对事物发展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无视客观概率:越深刻形象的,就认为其概率越大(吸烟死亡人数远大于癌症)
第十一章 多一定比少好么?-联合评估和单独评估
原则:
(1)我强敌弱,应该联合评估
(2)我弱敌强,应该单独评估
(3)我强敌强,应该单独评估
(4)我弱敌弱,应该联合评估
(5)在难评价的特征上,我强敌弱,联合评估
(6)在易评价的特征上,我强敌弱,单独评估
应用:商品展示或者是否带室友一起相亲
第十二章 抓住老鼠的猫一定是好猫么?-结果偏见
结果偏见:优秀企业与一般企业区别在于他是不是有监督过程的机制
后视偏见:马后炮,让人很难从经验中学习,对别人的成绩否定
第十三章 钱越多越幸福么?-财富与幸福
幸福准则:
(1)好事一起分享不如分开分享
(2)坏事分开忍受不如一起忍受
(3)大好事,小坏事,一起经历
(4)大坏事,小好事,分开经历
(5)好事晚说不如早说(期待是幸福的)
(6)坏事早说,不如晚说
(7)静止的好事不如变动的好事
(8)变动的坏事不如静止的坏事(对于静止的是否更容易适应)
第十四章 选择越多越幸福么?-选择与幸福
幸福准则:
(9)小奖不如不奖(献血)
(10)小罚不如不罚(内在动力变为交易)
(11)好事有选择不如无选择(得陇望蜀,患得患失;选择贵的,不选对的)
(12)坏事没选择不如有选择(起码是自己选的)
(13)大中之小不如小中之大(用贵的围巾(400元)效果好过送便宜的夹克(500元))
(14)有用的不如无用的:送礼要送吃不掉,用不掉,送不掉扔不掉的个性化的东西
(15)说要的不如想要的(去高档餐厅(话费1000元)>1000元奖金)
(16)公开的不如不公开的(工资奖金:人们都自视过高;掩盖不公平)
读书为了明理,这本书介绍了不少生活中常见的正常的“傻瓜”的行为,开启了另一扇看世界的门,总体来说,值得一读。
理性一点------《别做正常的傻瓜》
《别做正常的傻瓜》热门书评
-
《别做正常的傻瓜》的读书笔记
226有用 6无用 倦客天涯 2007-10-20
这本书看的时间久了一些……偷懒了。罪过~~~~下面是偶《别做正常的傻瓜》的读书笔记,分享了。质量不高,请诸位海涵。别做正常的傻瓜笔记 此书讲述的是人们的逻辑思维,讲的是普遍的思维误区,讲的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衡. 一、心理帐户对决策行为的影响....
-
如何让团队更开心
60有用 1无用 iamsujie 2009-04-22
这篇其实是《别做正常的傻瓜》第九章的读书笔记与感想。题目是:你想让朋友和员工更开心么——赠送礼物和激励员工的艺术。“道”的东西,我很怕自己理解成“术”,希望大家也不要误解如下九条。原文在 http://iamsujie.com/5000/5007/,欢迎大家来讨论相关话题,:)大中之小不如小中之大:...
-
纯粹的理性不适用于现实世界
45有用 4无用 碧落花飘香 2009-07-18
内容:★★★☆☆ 翻译:N/A 排印:★★★☆☆ 装帧:★★★☆☆ 现实世界并非书中所述非黑即白,也不是有1、2、3、4四个答案可选,成功的决策往往依靠界线不甚分明的感性,不是1,不是2,也不是介于两者之间的1.5,它可能还有3和4之间的东西,甚至牵挂到四个选项之外的因素。100%的理性必然会上升到...
-
Antares的《别做正常的傻瓜》读书笔记
43有用 3无用 Antares 2008-10-24
《别做正常的傻瓜》读书笔记贯穿全书的解决方法:换位法 –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自己处在相反的或者其他的情形时会如何决策一、心理账户 1.误区 a) 将不同时间的收入或不同方式的收入分置在...
-
瓜瓜 读书笔记
29有用 3无用 sisi0814 2009-10-24
在豆瓣游荡的时候看到评论很棒,正好那个月在当当办银卡会员凑钱数,就买了回来。不错,作者把和问题讲的生动有趣,理论表达的很清楚,章节设置也很合理,读起来轻松开心。尤其是前几章,每每感慨我就是那个正常的傻瓜像作者这样研究行为经济学、心理学、幸福学…会不会很开心啊? 第一章 心理账户对行为的影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