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这本书主要围绕“临界知识”进行展开的。何为临界知识,成甲这样解释道,“所谓的临界知识,就是少数知识能够带来关键影响,那些少数知识就是临界知识。” 同时,成甲对知识也进行了新的一个定义,他说,所谓的知识就是那些能够转变为行动的信息。而那些不能够转变为行动的信息不能称为知识。这个定义很新颖,蛮有意思的。 你听过大部分道理,却依旧重操旧业,没有丝毫的改变,为啥?因为没有把这些道理用起来,而要想用起来就必须对这些临界知识的掌握。而临界知识,说到底,就是知识的深度,透过表层看内在问题。 对于时代知识,这本书说道,现在的趋势不再是唯知识的数量这一个维度,而是往知识的认知深度进一步发展。而对知识认知深度的发展,就实质上就上升到如何掌握或者学会这些临界知识。 掌握临界知识的两个心态。一个是绿灯思维,一个是以慢为快,结硬寨,打呆仗。 所谓的绿灯思维,就是要容纳别人对自己观点的看法,并且要想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有没有在他人观点下得到提高。而要有绿灯思维,要打破一个壁垒,那就是“习惯性防卫”。何为习惯性防卫,就是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或者观点有歧义时,自己习惯性地进行反击,力争自己的观点可以靠得住。而内在造成这一原因是,当他人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挑战时时,误以为他人是对自己进行挑战,换句话说,是由于自己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和自己区分开来。他人是针对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自己本身。所以,要想有绿灯思维,前提就是要把自己的观点和自己本身区分开来。 以慢为快,结硬寨,打呆仗。真正高效学习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这让我想起了李笑来对学习速度的一个观点,阅读速度不是简简单单地通过各种跳读,闪读各种投机取巧的方法,真正提高阅读速度的其实就是要提高理解速度。这两人的观点,其实是差不多的。而真正要快起来,反而是要让自己慢下来。 提高底层学习的三个方法。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 说道反思,其实很多方法类的书籍也提到了,通过反思自己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然而,大部分的书籍很少讲如何反思自己,这这本书中,成甲认为,要将每一天的经历进行思考和反思,同时要把个人当时的感受和想法融入进去,并分析当时的目的和看法,并把如果条件发生改变,目标是否会变得另外一种情况,具体可以参考书中所利用的反思例子。补充一点,反思要如实地进行反思,这是因为心理学家发现,人类存在一种“认知失调”,即,当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时,扭曲想法,使之符合我们的认知,减少“失调”带来的不舒服感。因此,要及时记录反思,否则时间越久,这种认知失调不利效果越明显。 以教为学。其实就是通过让自己输出的同时,使自己对某个知识点更加深刻了解。就比如,在高中时,当别人向你讨教问题时,你耐心解答,实质上就是对自己知识的一种强化。 刻意练习。我以为就是表面上的对某个知识或者某种技能加以时间进行磨练,比如一万个小时天才理论。说到一万个小时理论,现在终于知道了,并非达到一万个小时就能有一个很好的效果,而是通过不断地练习,使之不断提高心理特征的。何为心理特征?这本书换了一种说法,叫“元知识”,就是思考过程的思考。所以刻意练习有两个指标,一个是不断提升心理特征,即抓住事情的本质,另一个就是通过大量持续的练习。 之后,本书对提升学习提到了三个技巧:记录,回顾和付费购买。 所谓记录,当然是记录每日的反思,从每天进行反思,从而可以绘画出一段时间的反思状态,不过本书中提及到的定义自己的反思板块倒是可以值得一尝试。 回顾的话,自然是回顾反思内容,一周进行回顾反思,一月进行回顾反思,一年进行回顾反思。 付费购买,主要目的就是增加学习上的时间比例,用钱购买相关能够提升自己的工具或者知识。在付费购买这个版块中,书中提道,并非所有的书都要全部看完,只要部分章节那本书达到解决自己疑惑的问题就可以了。 谈到付费购买,趁现在,把在成甲在“得到”APP中关于高效学习分析总结如下: 第一步,破解全书,从封面,序言,目录,结尾进行分析,以20%的时间了解80%的内容。从整体上了解该书大致是讲什么的,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或者解决自己问题的部分。 第二步,先写答案,再看答案。先用自己的观点回答书中谈及的问题,然后在主动地看作者是如何用他的思路和想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第三步,结硬寨,打呆仗。从现象层(分析这个方法的优劣性,自己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比较),原因层(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理由是什么?),行动层(我能把这个原理运用到哪些领域?)。 第四步,判断是否有阅读全文的必要性。 最后谈谈本书中,列出的几个临界知识吧。 复利效应。这个号称世界上第8大奇迹的代名词!从长期角度来看,复利效应是很可怕的,但是在近期角度来看,复利的效果不是很明显。然而,复利却是很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比如,涉及到基金定投这件事,短期来看,没有很大的价值,但是一旦放置很长一段时间后,作用就很明显起来了。比如,巴菲特,持股20多年,与复利效应也离不开。 关于黄金思维。本书中,用其他的话来说就是多为几个为什么。这与李笑来在《把时间当做朋友》中,提到的“做任何事情之前需要考虑3个方面,即内容(what),方法(how),以及原因(why)”相同的道理。在本书中,它讲问题分为三个层次,即what,事情的表象,how,如何实现想要做的事情,why,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大部分人只看到了事情的表象,即what,没有进一步挖掘背后的东西。少部分人看到了how,即技术上的层次,很少人能够看到why,即真正实质上的东西。 要想和别人不一样,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那么就要比别人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抓住问题的实质,即why。 这些都是需要自己学习和归纳的,所以多要抱着这样的想法去思考一些问题,抓住本质才能更好的自我能力上的提高。 谈到进化论,本书中提到,我们每个人中有两套理论,一套是“声称的理论”,一套是“实际的理论”。而往往“声称的理论”和“实际的理论”并不一致。不能保持着永久模式,否则很难应对社会的变革,很容易被淘汰! 关于安全空间,实质上讲的就是备用措施。书中说道,“即使我们做对了99%的事情,只要1%的事情搞砸,或许就会把损失放大1000倍,这是因为这一个系统中,不同的事情对结果影响是不均衡的。” 无论是生活还是职场,都要有安全空间的思考,比如收入除了来源于目前的工作来源外,还有其他方法来源不?假设极端,前面两者都没有,是否还有其他的安全举措呢!这也是需要自己思考的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以上。
《好好学习》读后感-那些令人吃惊的临界知识
《好好学习》热门书评
-
诚恳有余,逻辑不足。不具备临界状态消化不了临界知识。
125有用 5无用 静修 2017-02-09
不认同作者关于临界知识的定义,临界更多的是形容事物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简单的根据二八定律把知识分为百分之二十的临界知识是错误的。 借用百度词条的解释:临界是指由某一种状态或物理量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或物理量的最低转化条件;关键不是临界的知识,而是促成临界状态的转化条件。所以...
-
如何逃离学习的死循环?
42有用 8无用 秋叶 2017-02-06
1最近受女儿推荐,看了两部循环烧脑片,一部《逃离循环》,一部《恐怖游轮》。如果不是14岁的女儿推荐,恐怕我这辈子就错过了循环烧脑片,我女儿之所以给我推荐这些片子,是她13岁时我推荐她关注了毒舌电影和独立鱼电影,还有豆瓣。这个世界的联结,有时候真让人觉得是美好的意外。我和成甲的连接,仿佛也是如此。20...
-
你还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么?
25有用 1无用 迪迪 2017-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