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位朋友的鼓励下,我报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培训之前,我找来了4本国内外心理咨询师的诊疗笔记和文学小说,想对这个行业加深了解。其中,第一本就是毕淑敏的《女心理师(上)》。这本心理学小说让我透过心理咨询师的外部光环,看到这个职业的苦与忧。
首先,这本小说让我了解到,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4个基本条件:对人性的兴趣、优秀的导师、科学的训练、刻苦的学习。这些对我而言,都不是遥不可及的条件。学海无涯,本就该以“苦”为舟,更何况,还有一窥人性奥秘之“乐”作为补偿,完全可以接受。
其次,这本小说也透露了这个职业的风险——咨客们强大的负面能量长期冲击着心理咨询师的内心防线,久守必失。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需要得到督导和同行们的定期帮助,才能化解心中的惊涛骇浪。
另外,这本小说也透露了一个信息——其实心理咨询师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有趣,不是每天都能听到各色各样的秘密,了解人性的丰富和复杂。在从业时间很长的心理咨询师看来,很多咨客都以为自己遇到的问题是独一无二的,其实,这些问题非常相似,基本上都是原生家庭问题的延伸和变形。时间一长,心理咨询师往往会产生倦怠。
毕淑敏在《女心理师》中透露,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追根溯源,大半来自于父母。所以,为人父母者,留给下一代最宝贵的财富,不是房子、车子、票子,不是名校培优,而是亲身示范:如何挖掘自身潜能、如何享受生活乐趣、如何与人为善、如何化解生活压力,最重要的是——如何建立和谐稳固的亲密关系。这些事情,一代错,代代错,遗祸子孙后患无穷,岂可不慎?
我想,以心理咨询师每小时300-2000元的收费标准,加之中国人对心理问题“讳疾避医”的传统观念,现阶段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的人不会太多,但这也说明这个行业潜力无限。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苦与忧,但是从“利人利己”的角度来看,值得去承受与超越。
PS:毕淑敏在书中借“贺老太太”之口讲了一个“读书有什么用”的问题。不同于“书中自有黄金屋”和“读书无用论”这两个极端,“贺老太太”认为,人生就像一条湍急的河流,每个人就像是被裹挟在其中的船夫,难以掌控自身的命运。但是,读书可以训练我们的眼力,让我们窥见河流的走势;读书也可以训练我们的“腕力”,让我们在关键时刻及时转变方向,避开“暗礁”。也许,这一点点的眼力和“腕力”并不能帮助我们改变随波逐流的命运,但起码给了我们增加了一点在关键时刻自救的“变数”,这对我们的命运而言,其重要性难以估量。
心理咨询师的苦与忧
《女心理师(上)》热门书评
-
就连意淫也谈不上
43有用 20无用 横太 2009-12-22
这部书是2年前看的,诸多内容记忆模糊,但是有些笑点尚可拿出谈谈中间探讨了人性等此类文学作品一定会探讨的问题之外。我把本书当做笑话看了很久。笑点大概如下:(由于本书女主年幼遭受了性侵害,于是从心理到身体都扭曲了,于是以下的笑点皆是成立的。)笑点一:女主出身贫苦,当小保姆维生,但经过自学和借助教授的帮助...
-
蝶变,从地狱到天堂——读毕淑敏《女心理师》
33有用 4无用 书心瞬意 2011-02-20
看了一本,确切的说是两本小说,毕淑敏的《女心理师》。上下册,精装。旧故事再版,我买的是最新的版本,装帧精美。女心理师贺顿身材瘦小、相貌平平,却有一副能发出天籁之音的好嗓子。幼年遭父弃,少年丧母,童年悲惨凄苦。为了能够活命,母亲做了最卑下的妓女。年长色衰后找了个长期饭票——女心理师的继父。长期饭票在母...
-
潜意识、童年经验、情感和其他 -- 读毕淑敏《女心理师》
24有用 4无用 李小路 2007-07-17
依照我的习惯,我是不怎么读畅销书的,一般产销书意味着炒作和对某些无知观念的推崇,所以我一般是抵制或者是对畅销书毫无兴趣的,当然,如果一本书能够畅销十年,那么肯定有其值得读的地方了。因为源于对心理学的喜爱,所以还是捧起了毕淑敏的《女心理师》,虽然主题貌似是说女心理师跟老公、情人、和心理学权威的情感纠葛...
-
不同故事的简单堆砌
20有用 8无用 许贝贝 2007-05-08
第一次都毕淑敏的小说,我失望的发现文字功力很一般,铺陈乏味,缺乏吸引力,小说的情节也很冗长和无序。简单的堆砌了几个心理咨询者的故事。快速的阅读后,我想我不会再买下册了。...
-
《女心理师》:无法完成的自我救赎
14有用 3无用 韩浩月 2009-11-12
韩浩月对于女心理师,男性心理疾病患者会有这样的幻想:她温文,平静,有着很好的倾听能力,最好还很漂亮——否则,部分患者非但不能得到有效理治,反而会加重病情——许多影视作品就是这么来塑造女心理师的,比如《无间道》中的陈慧琳。可是在毕淑敏的新书《女心理师》中,她并没有打算迎合部分男性读者对女心理师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