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书的编辑,我分享一下出版后记吧。觉得难懂,可以先读出版后记。
《自我与自性》是荣格晚年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荣格在三十岁左右,经历了大约6年的精神危机。从那个时候起,他接触了诺斯替教、中国的炼丹术,将眼光转向了东方。东方的智慧和西方智慧的显著不同,深深地吸引了荣格。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阴与阳”的对立平衡,形成一个整体。
这一观点支撑起了《自我与自性》整本书。也可说,荣格是在用整体性和对立平衡的两个理念解析基督教文明。自我是我们体认到自己与他人不同的那个人格,包括可被意识到的“我”,还有暂时不可被意识到的“我”,也就是阴影。在荣格的无意识概念中有两种无意识,一个是个体无意识,显然是高度个性化的内容,比如此人童年的创伤、某一个事件带来的消极影响等。还有一个是集体无意识,这是所有人共有的意识基质,它会涌入一个人的意识中,用投射的方式来影响他。比如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男性无意识中的女性原型和女性无意识中的男性原型。从荣格的学说来看,自我的边界并不是固定的,集体无意识随时可能涌入,影响他甚至支配他。人可能完全丧失掉自我,成为原型的奴隶,一个坠入爱河的人可能就是这种情形。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荣格把“自我”与“意识”做了微妙的区分。“意识”对应着“无意识”,而“自我”对应着“自性”。刚接触荣格心理学的人最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是将自我与自性作为一个对立的概念来理解。实际上自性是包涵自我的,它透过自我来体验自身。可以说,自性是心灵的总体,这个心灵不仅是指人类的心灵,而是整个意识。完整性就是自性的特点。我常常觉得,荣格是受了佛教里的“空”的概念的启发,将大乘佛教里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运用于心理学中,试图用心理学术语来描述“空”——包含并超越二元对立的,人类心灵的起源及进化的终点。所以,自性不是那一个人的,并不存在这个某一个人的自性,只存在某一个人的自性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性意象可能会出现在这个人的梦中和积极想象中。佛法修行里有观空性这样一个法门,而荣格则围绕着自性,发展出积极想象的心理治疗技术。
从意识层面来看,基督教的文明可以说是“自我”高度发展的一个过程。这个发展脉络和东方文明有显著的不同。基督教文明的极端性和分裂性是显而易见的,它既带来了人类认识上的巨大飞跃,在科技、文化、经济和政治制度上的进步,也带来了意识和无意识的分裂和对峙,使人类陷入精神的困境。荣格从基督教的发源入手,来分析这个极端性和分裂性是怎么造成的。基督是拯救西方世界的“移涌”,是自性的象征,但在发展过程中,基督的阴暗一面——敌基督被分裂了出去。这导致了对立的两极张力过大,从而出现了“过度后的补偿”,文艺复兴运动即是其一,象征着敌基督的到来。他用了大量篇幅来论证基督和敌基督本来就是一体的,人类心灵的救赎不是将敌基督摈弃、消灭,而在于二者的对话与和解。
人,不可能只是光明的存在,人必须有其阴影作为补偿。世界不可能只是美好的,世界必然有邪恶和黑暗。这才是完整的。
这本书的编辑出版相当不易,一来荣格心理学向来复杂难解,二来涉及大量基督教、诺斯替教、炼金术和占星术的背景知识,国内可用的资料较少。像炼金术的一些术语比如“黑化”、“白化”,参考了《荣格与炼金术》;像“anima mundi”这样多处出现的词语,参考了《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译为“神性”。荣格在分析自性时,最常用的三个词语是“wholeness”、“totality”和“unity”,每一个词语内涵有相似之处,也也有不同,为了表示区别,分别翻译成“整体性”、“总体”和“联合”。
还有,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拉丁文文献,还有一些荣格发明的术语,这些都对译者理解作者的意思造成了阻碍。比如“enantiodromian”,这是荣格发明心理学术语,意为“事情罚站过头后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补偿”;“supraordinate”有“超越性的”意思,但和“transcendent”有区别,强调了“居于上位”的意思。最后参照了“subordinate”(居于下位),翻译成“超越几何坐标的”,
原书名Aion: Researches into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elf,直译为《移涌:自性现象学研究》。对不熟悉“移涌”这个概念的读者来说,不易理解。经再三考虑,最终改成了《自我与自性》。编者认为,现在的书名更能向读者传达这本书的核心信息:荣格对自性的理解。
关于“阴与阳”的对立平衡
对“关于“阴与阳”的对立平衡”的回应
《自我与自性》热门书评
-
关于“阴与阳”的对立平衡
4有用 0无用 蓝莲花 2014-09-25
作为本书的编辑,我分享一下出版后记吧。觉得难懂,可以先读出版后记。 《自我与自性》是荣格晚年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荣格在三十岁左右,经历了大约6年的精神危机。从那个时候起,他接触了诺斯替教、中国的炼丹术,将眼光转向了东方。...
-
好难的一本书,挑战智商呢
1有用 1无用 心理读书人 2014-09-25
荣格的东西,真的有点难懂,虽然翻译的不错,每个句子都很通畅,但是还是不清楚说的真真是什么,原因是:背景知识需要的简直太多啦!!!从炼金术到各种教派,从占星学到心理学,从东方到西方,很多东西融会贯通,只怪自己储备太有限,这本书可真是够看的,呜呜。...
-
不一样的荣格——荣格晚年《自我与自性》读后感
1有用 0无用 煅煜 2015-09-17
文/煅煜 为什么要读荣格? 因为不读荣格,很多心理学精髓就无法知晓,尤其是原著很有必要读一读。 &nb...
-
洞察心灵总体的执念——评《自我与自性》
1有用 0无用 俞耕耘 2015-11-17
文/俞耕耘荣格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大师,其理论向来以领域的渊博跨界、分析的奇异诡谲、论述的繁复难解著称。然而,他对我们重新认识自身、发现真实自我又有深刻启示意义。可以说荣格的作品更像深埋的矿藏,“开采”难度虽大,却极富价值。“自性”无疑是此作构建的中心,它的意义并非取代原有的“自我”,而是确立了一...
-
《AION》荣格的重要著作
0有用 0无用 原超超 2014-07-13
对照英文版来看翻译错误较多,但是荣格的这本书资料非常庞杂,涉及到大量比较宗教学、炼金术、占星学、神话等等资料,英文版也有大量晦涩的长难句,翻译难度还是非常之大的。但是《Aion》一书集中论述了荣格的主要思想,其重要意义却是被长期忽略了。...
书名: 自我与自性
作者: [瑞士] C·G·荣格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原作名: Aion:Researches into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elf
译者: 赵翔
出版年: 2014-4-1
页数: 268
定价: CNY 5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图心理”大师彩虹书系
ISBN: 9787510076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