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师素真 《炊事班的故事》里,小胡常说一句话:“诗在民间”,在我看来,不仅是“诗在民间”,“著”也在民间。这一点,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从《明朝那些事儿》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全都是有力的证明。 历史一再证明,往往是那些体制之外的写作者们,真正写出了生活本身。因为他们写作时的冲动更质朴,更来自于不吐不快的倾诉欲,也因此,虽然他们的文字未必华美,有时候用词甚至未必恰当,却都具有生活本身细密而扎实的质地。 毫无疑问,《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就是这么一本书。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看到了“马路虾”所代表的“的哥一族”的原味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规矩进退,他们的日子、情感,在马路虾有张有弛的语言节奏中,在马路虾有放有收的情感表达中,被大家深刻地理解了,接受了。 平时,因为行业不同,我们大多人和“的哥”处于微妙的“既合作、又对抗”关系中。虾哥在本书《关于车费的博弈》一文中,把乘客付费心理分为了四个类型“精确计算型”、“精神胜利型”、“灌夫型”、“居不重席型”,这四个型号,总有一款适合你——嘿嘿,在下鄙人我,就很不幸地属于第一种——哪怕你真的不属于这四种的任何一种,你总得担心他们绕远不是?总得为雨雪天“的哥”挑客、拼客郁闷过不是?所以平日里,我们很难从他们的角度来考虑,因为立场不同。 但,看完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后,我,至少是我,真的理解了“的哥”的生活,和世间无数行业无数人一样,他们会有那么点小奸小坏,有那么点小贪小欲,也一样有自尊及对别人尊重的反馈,一样有对美好和美丽的敏锐触觉。不然,虾哥怎么能写出《被误伤的自尊》、《谢谢何妨》呢?其实,归根到底就那么两句话:理解万岁!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说来可笑,我这篇“读后感”开头扎的架子十分大十分庄严,写到此时却绷不住了,因为觉得这样官方面孔实在配不上虾哥妙趣横生的文字。虾哥不断地调侃着生活,调侃着自己,本来有些沉重底色的人生也显得十分有趣了。比起这么装模作样地写这么一篇不着四六的东西,我还是更愿意在去大连时邀上虾哥喝上一顿——众所周知,虾哥已经不开出租了,再想坐他的车就不能付费给他了。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马路虾的原味生活
书名: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作者: 马路虾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副标题: 听的哥讲故事
出版年: 2008年1月
页数: 199
定价: 18.8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669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