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格瑞塔并没有失去理智地去为自己辩护。她刚刚举起手便又放了下来,脸上的表情也逐渐放松。一开始她显得有些吃惊、尴尬,甚至有些气恼,但她很快深吸一口气,回应道:“嗯,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必须讨论一下。我很高兴你能提出这个问题,谢谢你这样做,这说明你对我非常信任。” 哇!这番话简直让我们大吃一惊。几乎就在转瞬之间,她竟然能从杀气腾腾的魔头变成充满好奇心的合作伙伴。 然后格瑞塔开始开门见山地谈了起来,她承认,一边强调成本缩减,一边兴建新办公楼表面上看很虚伪。她坦言不知道该项目的成本,然后让人马上去核查相关的数据。她解释说修建新办公楼是为了响应营销部的需要,以改善企业形象,提升客户的信任度。尽管格瑞塔也可以使用,但新的办公楼主要是为营销部开发设计的。最后,她补充道:“当然,这并不能成为我的借口,事实是我对该项目的管理不像对诸位要求的那么严格,这一点的确有些虚伪。”这时,有人送来了新办公楼的成本报告,看到里面的数据之后,格瑞塔非常吃惊,向大家承认在批准该项目之前没有认真核查其中的预算。 就这样,一场风波有惊无险地过去了。在这次极为坦诚的对话中,众多参与者都对办公楼项目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大家同意继续推行成本缩减计划,同时,办公楼项目要么削减一半预算,要么完全取消修建方案。 当大家积极参与关键对话时,作为调查者的我们却在琢磨完全不同的问题。我们想弄清楚的是,格瑞塔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想知道她究竟是怎样在千钧一发之际做到镇定自若的。更具体一点说,她是如何从希望战胜对方或羞辱对方的心理状态快速转变到真诚地想要获取对方观点的状态的。 那天晚些时候,我们向格瑞塔问起了这件事。我们想知道当时她的大脑中在想些什么,是什么因素帮助她忘掉尴尬和愤怒,转而向对方表示感激之情的。 她的回答是:“其实很简单,一开始我确实觉得受到了攻击,很想回敬给对方一些颜色看看。老实说,我真想好好教训他一下。他竟敢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指责我,这种做法太过分了。” “但就在这时,另一个念头出现了。尽管有200多双眼睛紧盯着我,可我突然意识到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我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显然,问自己这个问题,对格瑞塔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当她开始关注这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时,她很快意识到自己真正的目的是,鼓励公司200多位管理者积极投入成本削减计划,让这些管理者进一步影响企业成千上万的员工。 对这个目的沉思一番之后,格瑞塔发现当前遇到的最大的障碍是,大家普遍认为她很虚伪,在成本问题上说一套做一套。一方面,她要求大家做出贡献和牺牲;另一方面,她又大把地花钱让自己的办公环境变得更加舒适。一想到这个问题可能让大家产生这样的印象,格瑞塔马上就不再感到窘迫或愤怒了,而是对提问者充满了感激之情。有意思的是,动机一旦改变,格瑞塔几乎在同一时间也改变了对提问者的看法。就在几秒钟之前,那位经理还仿佛是个十恶不赦的坏蛋,可随着目的的转变,对方一转眼变成了自己的亲密盟友。实际上,如果没有这位经理提出的尴尬问题,格瑞塔也没机会向大家公开做出说明,无法顺利解决各部门消极抵制成本削减计划的问题。正是考虑到了这些,格瑞塔才成功地完成了整个关键对话。 格瑞塔的做法表明,只需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就可以通过微小的思维干预对自我的重新定向产生重要影响。 改变关注目标。下面,我们来看看你会遇到的情况。你正在和一个观点完全不同的人展开激烈讨论,上面所说的关注目标的问题应该怎样应用呢?在开始交谈时,你应当首先审视自己的目标或动机是什么,谈话过程中问问自己希望达成什么目标。 同样,在对话进行过程中,比如,你发现自己开始顺从老板的意思,或是开始对配偶爱答不理了,这时你应当留意你的目标是否出现了变化。你是不是为了保存面子、避免尴尬、企图战胜对方、标榜自我或惩罚对方而悄悄地改变了目标呢?这种情况非常微妙,我们的目的往往是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变化的。一旦肾上腺素开始在我们体内作祟,我们便失去了理智思考的能力,目的感已经失去引导我们行动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汹涌而来的化学分子。 为了回归理智,继续对话,你必须暂时停止和对方的互动,转而审视自我,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审视自我。你可以这样问自己:“我在做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当你坦率诚恳地探索自己的目的时,往往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好吧,我的表现有些咄咄逼人,表达观点的方式太过强势,一心只想战胜对方。我已经偏离了原来的目标,开始只是想选择度假地点,现在成了想证明自己的看法更高明。” 一旦怀疑内心的目标发生了变化,你就可以下意识地进行调整了。例如:“我的真正目标是想找一个咱们都喜欢的度假地点,而不是要证明我的观点比你强。”简而言之,只有意识到了错误之处,你才能不让自己犯错。 但是我们该怎么做呢?怎样才能意识到内心的变化,不再犯错,进而影响自己的动机呢?很简单,按格瑞塔的方法去做。你应当停下来问自己几个可以帮助你返回对话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可以在意识到对话失控时提出,也可以在准备展开关键对话时提出。这些问题包括: ◆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询问完自己这些目标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要遗漏:要想实现这些目标我该怎么做? 寻找意义。询问自己这些问题有两个重要原因。首先,这些问题的答案能帮助我们明确努力的方向。尽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1)人们喜欢争强好胜,2)千万年来基因决定的容易冲动,3)社会习惯导致我们不停地竞争,让我们很容易在对话过程中陷入歧途,但只要方向正确我们就一定能回归到最初的对话目的上来。例如:“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想,既不是让人在众人面前紧张不安,也不是让他们表现得洋洋自得,而是让大家公开自由地讨论如何缩减成本的问题。” 控制好你的身体。向自己询问对话目的问题的第二个原因也很重要。当我们提出这些问题时,我们会影响自己的整个生理机能。当我们开动脑筋思考这些复杂而抽象的问题时,大脑中负责处理问题的部分会意识到,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问题,而不是生理上遇到的威胁。当大脑开始高速运转分析问题时,我们的身体会把血液从四肢抽离,输送到负责思考的大脑。换句话说,我们正慢慢退出“逃避或对抗”模式,开始理智分析问题了。 向自己询问目的问题有两个重要意义。首先,它能提醒我们关注真正重要的目标。其次,它能让我们麻木的大脑重新活跃起来,帮助我们去关注对话的目标。
关键对话——首先,关注你的真实目的
书名: 关键对话
作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 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
译者: 毕崇毅 | [美] 约瑟夫·格雷尼 | 罗恩·麦克米兰
出版年: 2012-4
页数: 208
定价: 3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1378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