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科斯选择娓娓道来,放弃悲情动员。这无疑是某种规避:绕开为20世纪的“大失败”所玷污或遭到污名化的语词序列,它同时是一份智慧的即兴创作:寻找新的语言、新的言说,以讲述新的故事。犹如他在《枣红马的故事》借杜里托之口所呈现的困境、自觉与求索。在那段故事之中,枣红马面临的全部可能都是“老故事”、也是悲惨的故事:枣红马被杀,暂且为农夫农妇果腹,但后者仍难逃冻饿而死;枣红马揭竿而起(建立《动物农庄》?)。于是,在杜里托口中,“枣红马可不想等到故事结尾,它逃走了,跑进了另一个故事”。“没有‘后来’了。你只能到另一个故事里去寻找枣红马了”。寻找枣红马,便是寻找另一个故事,另一个世界。寻找不同的逻辑与可能。然而,在马科斯这里,他从不许诺“另一个世界”将全新地、如天国般地将在某日降临。在此,他是、却并不自诩为另一位“点燃朝霞的人”。他极为清醒地指出:另一个世界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世界,一个更为民主、公正、自由的世界,它就在我们今日的世界之中。我们寻找枣红马,创造另一个世界,要求充分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犹如天才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正是在一块残损的、用过的石料上创造出大卫像。马科斯同时以他诗意的、叙事性的语言,显现了一种更为深刻的追求:寻找另一种知识型,一种不同于现代理性主义的知识型,一种不同的宇宙观,不同的生命与时间体认;一种植根于古老的玛雅文明、又更生于古文明的知识与实践谱系。这突出体现在贯穿于马科斯写作的安东尼奥老人的故事之中。这些故事的语言凝重、平实而又萦绕、悠长,保持着一份世世代代、口耳相传、心心相印的悠远睿智。也是在这里出现了马科斯特有的另一意象:日历——一份不同的日历,一种迥异的生命与光阴记述。除却将马科斯1994年喷涌而出的公报汇编成集的《温柔狂怒之影》,马科斯写作最早选编出版的,正是安东尼奥老人言说:《色彩的故事》 ,这个最初在萨帕塔社区的孩子们之中流传的故事集,于1999年出版了西/英双语版,并在当年赢得了金爆竹另类图书奖。 马科斯的语词/武器,正是贯穿萨帕塔运动的一系列“悖论”之一:他们武装起义,他们始终拒绝放下武器的许诺,但他们发射的语词远远多于子弹;他们是20世纪最后的、也是最著名的游击战,但他们却同时成为和平运动、以政治、文化手段推进民主变革的重要力量,他们持有武器,却拒绝因此而持有暴力权力。马科斯说:我们是军人,我们准备去杀或被杀,这样的人不该执掌权力。他写道:你手里拿着枪,便不可能实践真正的民主。因此,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听命于原住民革命委员会,听命于这一由玛雅各部族的长老和民选代表组成的平民权力机构。这也正是萨帕塔运动的核心“悖论”,他们是不谋求政权的革命者;他们在推进着一场革命,但不是以暴力、激进变更或疾风暴雨为特征的革命,而是一场“使革命成为可能的革命”。换言之,我们间或可以将萨帕塔运动视为一处武装的文化战场。
蒙面骑士——语词之战,萨帕塔人的“悖论”3
书名: 蒙面骑士
作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墨西哥副司令马科斯文集
出版年: 2006-6
页数: 382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0806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