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个让上帝如此吝啬的黎曼猜想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猜想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得介绍一个函数: 黎曼ζ函数(Riemann ζ function)。这个函数虽然挂着德国数学家黎曼(Bernhard Riemann,1826—1866)的大名,其实并不是黎曼首先提出的。但黎曼虽然不是这一函数的提出者,他的工作却大大加深了人们对这一函数的理解,为其在数学与物理上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后人为了纪念黎曼的卓越贡献,就用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一函数。远在黎曼之前,黎曼ζ函数(当然那时还不叫这名字)的级数表达式就已经出现在了数学文献中, 但正如我们在正文中所注,那级数表达式的定义域较小,即只适用于复平面上Re(s)>1的区域。黎曼把黎曼ζ函数的定义域大大地延拓了,这一点不仅对于它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对于黎曼猜想的表述及研究更是至关重要(因为黎曼猜想所涉及的非平凡零点全都在级数表达式的定义域之外)。仅凭这一点,即便把黎曼称为黎曼ζ函数的提出者之一,也并不过分。 那么究竟什么是黎曼ζ函数呢?简单地说,它的定义是这样的: 黎曼ζ函数ζ(s)是级数表达式(n为正整数) ζ(s)=∑nn-s(Re(s)>1) 在复平面上的解析延拓(analytic continuation)。之所以要对上述级数表达式进行解析延拓,是因为——如我们已经注明的——这一表达式只适用于复平面上s的实部Re(s)>1的区域(否则级数不收敛)。黎曼找到了这一表达式的解析延拓(当然黎曼没有使用“解析延拓”这样的现代复变函数论术语)。运用围道积分(contour integral),解析延拓后的黎曼ζ函数可以表示为 ζ(s)=Γ(1-s)2πi∫∞∞(-z)sez-1dzz。 这里我们采用的是历史文献中的记号,式中的积分实际上是一个环绕正实轴(即从+∞出发,沿实轴上方积分至原点附近,环绕原点积分至实轴下方,再沿实轴下方积分至+∞——离实轴的距离及环绕原点的半径均趋于0)进行的围道积分;式中的Γ函数Γ(s)是阶乘函数在复平面上的解析延拓,对于正整数s>1: Γ(s)=(s-1)!。可以证明,上述ζ(s)的积分表达式除了在s=1处有一个简单极点(simple pole)外,在整个复平面上处处解析。这样的表达式是所谓的亚纯函数(meromorphic function)——即除了在一个孤立点集(set of isolated points)上存在极点(pole)外,在整个在复平面上处处解析的函数——的一个例子。这就是黎曼ζ函数的完整定义。 运用上面的积分表达式可以证明,黎曼ζ函数满足以下代数关系式——也叫函数方程(functional equation): ζ(s)=2Γ(1-s)(2π)s-1sinπs2ζ(1-s)。 从这个关系式中不难发现,黎曼ζ函数在s=-2n(n为正整数)处取值为零——因为sin(πs/2)为零。sin(πs/2)在s=0及s=2n(n为正整数)时也为零, 但是在s=0时ζ(1-s)有极点,s=2n(n为正整数)时Γ(1-s)有极点。因此只有在s=-2n(n为正整数)时才可以由sin(πs/2)=0直接推知黎曼ζ函数的取值为零,s=0及s=2n(n为正整数)时的取值则需进一步分析(分析的结果是非零)。复平面上的这种使黎曼ζ函数取值为零的点被称为黎曼ζ函数的零点。因此s=-2n(n为正整数)是黎曼ζ函数的零点。这些零点分布有序、性质简单,称为黎曼ζ函数的平凡零点(trivial zero)。除了这些平凡零点外,黎曼ζ函数还有许多其他零点,它们的性质远比那些平凡零点来得复杂,被恰如其分地称为非平凡零点(nontrivial zero)。对黎曼ζ函数非平凡零点的研究构成了现代数学中最艰深的课题之一。我们所要讨论的黎曼猜想就是一个关于这些非平凡零 点的猜想,在这里我们先把它的内容表述一下,然后再叙述它的来龙去脉。 〖1〗 黎曼猜想: 黎曼ζ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都位于复平面上Re(s)=1/2的直线上。 在黎曼猜想的研究中,数学家们把复平面上Re(s)=1/2的直线称为临界线(critical line)。运用这一术语,黎曼猜想也可以表述为: 黎曼ζ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都位于临界线上。 这就是黎曼猜想的内容,它是黎曼在1859年提出的。从其表述上看,黎曼猜想似乎是一个纯粹的复变函数命题,但我们很快将会看到,它其实却是一曲有关素数分布的神秘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