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血球数量正常就不贫血吗? 每个人都有过验血的经验,通常是从人体抽取一定数量的鲜血,装入一个小试管,将这些血液送到检验室进行各种化验。最常做的就是计算血液中的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的数量。如果红血球太少,医生就判定你贫血;白血球太多,就判定你大概在发炎,再多些就判定你是白血病。 表面上看起来这很科学,这种检查也沿袭多年,好像都没有问题。可是,仔细想想问题可还不小。就拿贫血的判定来说,当红血球的数量不够时,医生就判定你贫血,如果少到危害生命时,就会用输血的方法来进行急救。所谓贫血就是说你的总血量太少,可是从几西西血液的测量就能得出一个人的总血量不足,这种测量真的可靠吗? 这种测量方法,是在一定容积的血液中测量出其中各种成份的比例,用化学的名词来说,就是各种成份在血液中的浓度。这是一种定性的测量,可是却得出一个总量的结果,记得在初中学过的化学课程里,这是非常不合逻辑的。 这种测量方法,就好比在统计一个广场中的人数时,找出其中的一百个人,计算出其中有六十个男人和四十个女人,从这个结果无论如何都无法得出广场中有一万人的结论。『六十个男人和四十个女人』和『血液中各种成份的浓度』都是一种比例的特性,最后的结果却是『一万人』和『贫血』的数量结果,这种逻辑是不通的。 血液中的『红血球总量』是『红血球浓度』乘上『血液总体积』的结果,如果直接用『红血球浓度』来代表『红血球总量』,那么就是假设『血液总体积』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也就是说这种测量的方法建立在假设『人体的血液总体积是固定不变』的基础上。可是从任何医学文献中并没有可以证明『人体的血液总体积是一个固定常数』的证据。一向讲究证据的西方医学,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坚持自己的原则,在这件事上就忘了该讲究的证据。相反的,人体的血管和所有脏器的体积都是由很大变化弹性的物质所构成,从常识判断,人体的血液总体积应该是一个经常变化的数字。 血液中有很大一部份是血清,血清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水,因此,当验出红血球数太低时,也可以解释为血清太多。红血球数太高时,很可能这个人的血清太少,也就是身体的水太少、人太干了,现在的检验方法并不能用来判断他的『红血球总量』是多了,还是少了。 这种检查在普通人身上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反正又不会危害生命。可是在急诊室里,这种检查却经常决定了患者的生和死。因为,这个指标是用来决定患者是不是需要输血的重要数据。很可能许多患者只是因为身体的水份吸收能力太差,结果造成血清很少,即使血液总量很低,验血时的红血球数量仍然很高,于是得不到应有的输血急救,因而失去了生命。 验血是各种检查中最基本的手段,如果这个部份有这么大的谬误,其它的检查又怎么靠得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