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始,我做着一盘七彩缤纷的菜。 准确日期忘记了,大概是我和欧梵结婚之后吧!二○○一年一月下旬,我们回到冰天雪地的波士顿,此地冬天没有什么色彩——包括天色及心情。天色总灰暗暗的,未到六点钟,天色已全黑,心情也跟着沉甸甸的,提不起劲儿做任何事。我很多时候是躺在床上看小说,时而给在办公室工作的欧梵打个电话。等到每天下午四时三刻左右,就开始预备晚餐。 在美国的生活很简单。欧梵每星期有五天一定要回到办公室工作,这是丈夫的日程。我嘛,在美国是无业游民,除了旁听他的两门课,其余时间都是闲着的。那时候,我的膝盖在前一年已开始发炎,走起来不太灵活,所以多少影响了我的游兴,如非必要都呆在家里。 每天做两顿饭成为我最大的事业。我们很少到唐人街超市买菜,平日多在剑桥的市场购物。那儿市场面积虽大,却找不到很多想买的东西,尤其是蔬菜,来去只买那几种;至于肉类更是选择奇少,不是鸡肉就是猪肉。我们少吃牛肉,而鱼都是切成片状的,看来不是很新鲜,很难引起我的购买欲。我这个住惯香港的人,在市场可以随时选购到活鱼、活虾、活鸭、活鸡,各种蔬菜应有尽有。在美国市场购物,我时常有一种奇特的感觉:金钱的用处不大--单指日常饮食方面而言。以前外婆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都是烹饪用的材料,虽然都可在唐人街买来,但其他的蔬菜肉类都好像不太对劲:蔬菜有其色而没其味,肉类切得奇形怪状,很难煮出好的中国菜,买来的煮菜材料都只能做出半中不西的菜色。丈夫辛苦教书,回家都享受不到一顿好的中国菜,金钱不是没有什么用处吗? 通常我并没有预先想好要做什么菜,都是靠临时的灵感,找到什么做什么。那天大概是星期五吧,我们通常在那天买菜,所以冰箱挤得满满的,五颜六色的蔬菜一大堆,单看颜色已经很好看。我这人对颜色特别敏感,平日家居的摆设,都很注重颜色的搭配,说到穿衣服的色调配合,更是讲究。那天看见冰箱里色彩耀目的各种蔬菜,立刻想到该做个什么样的一道菜。吃菜不单要注意色香味,营养也很重要的。每个主妇应该知道,每种蔬菜都有不同的维生素,我们身体每日需要种类不同的维生素来维持健康,所以我们必须吃多种类的蔬果。肉类也是如此,此谓均衡饮食。 灵感来了,我取来青椒、红椒、紫洋葱、椰菜花、包心菜、西兰花、青豆仁、西红柿等八样菜,每样切一些成片状;配上三颗蒜(切片)、姜两片、柠檬一片切小粒。将鸡胸肉一大块切片作配料,在鸡肉上放入绍兴酒、酱油、粟粉等稍停十五分钟。蒜、姜大火起锅后逐次加入洋葱、西红柿、椰菜花、包心菜、西兰花、红柿、青椒、青豆仁,最后加入柠檬粒。盐当然早放了,炒大概三四十下上碟。鸡肉用火炒两分钟即可。如家中有白色的碟子最好,把烧好的菜放在上面,颜色缤纷夺目,这盆菜真可谓做到色香味营养俱全。 欧梵回家,看见这盘菜,登时赞不绝口,还引用了张爱玲对衣服颜色的意见——什么“参差的对照”。他对着这盘菜,像欣赏一件艺术品般,差点儿舍不得举箸。那天晚上,我们的胃口特别好,就因为这盘菜为我们平淡的生活加添了不少色彩。 自此我每逢感到生活沉闷之际,都想到做这道菜消解闷气,而且每次都更换蔬菜的种类,造成更多的参差与对照。直至最近欧梵突然向我建议说:“老婆,你应该报名学习画画。你对于颜色的配搭很有天分,说不定将来可以成为一个画家。”其实我做这道菜的深层目的,是要告诉他,我现在感到很快乐,连煮的菜都是色彩缤纷,正如他常说:“你现在是心花怒放的时期,女人快到五十,仍是鲜花一枝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