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古代墓葬壁画(套装上下册)》收录的洛阳的40余座壁画墓分属西汉、新莽、东汉、北魏、唐代、五代(后晋)、北宋、金、元等9个时期,包括墓葬壁画产生、发展、定型、高峰、衰落的各个时期,整个就是一部中国...
《历史的重建:考古材料的阐释》是英国著名考古学家柴尔德的著作。《历史的重建:考古材料的阐释》是对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的方法、分析概念的运用、研究过程以及材料阐释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所作的一番全面说明和详尽解...
《中国敦煌壁画全集(3敦煌北周)》北周时代的佛教,由于统治者不懈地倡导,而得以广泛地发展。北周诸帝都崇信佛教,上自帝王贵族,下王庶民百姓,兴起了造寺、建塔、写经的热潮。当时北周境内名侩云集,各地佛教石...
《看不见的性别:提示史前女性的真实角色》内容简介:受卡通片和博物馆的标本展出的影响,我们对旧石器时代的想象通常与这样一幅画面相连:身着毛皮的男性猎手勇敢无畏地向猛犸发起进攻,而胆怯的女人们则满怀恐惧地...
本书收人1958—1960年在西安西北郊(汉长安城南郊)发掘的十四座西汉礼制建筑遗址的全部资料,同时收入1956—1957年在同一地区发掘的大土门遗址资料。内容分为十章:第一章绪言;第二章建筑遗址群综...
人类学家说,打开人类文明失落之谜的金钥匙就失落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希腊罗马、印度、波斯和中国古老的文明在这块土地上碰撞、融合;白种人和黄种人在这里相遇、混血;一种文明如夏花一样绚丽一时,另一种文明如洪水...
《王仲殊文集(套装共4册)》收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者王仲殊先生70余篇学术论文以及田野考古调查发掘报告。文集分4卷,各卷题目依次为“考古学通论及中国考古学的若干课题”、“中日两国古代铜镜及都城...
《匈奴葬仪的考古学探索:兼论欧亚草原东部文化交流》主要内容包括:发现与研究;匈奴墓葬的分区;匈奴中心区域墓葬分区与分期;匈奴边疆区与互动区等。
这本《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宗教与历史(精)》由罗丰主编,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书中收入了《“寄田”与“仰谷”——试论西汉时期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农业开发方式和农产品贸易》、《史诃耽与隋末唐初政治——固原出土史...
本书是为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宿白先生80华诞而特别编辑的纪念文集。共收录高水平的研究论文34篇,分考古学、石窟研究及外国考古三部分,另附有截至目前的宿白先生学术论著目录及两篇附录。
夏含夷,(EdwardL.Shaughnessy)美国宾州人,1952年生于赛维克立镇(Sewickley)。1970年进入圣母大学,以宗教学为专业。1974年毕业后,曾在台湾留学三年,随爱新觉罗毓鋆...
《青铜时代》是郭沫若先生关于秦前社会和学术思想的一部重要论文集,向来与《十批判书》并称为姊妹篇,相对于偏于批评的《十批判书》而言,《青铜时代》这部文集,更侧重于考证。其中每一篇文章,都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图说中国图腾》主要内容简介:图者文也,腾者媵也,婚媾也。图腾联文,联姻双方的氏族标志的整合图符是也,徽者,符信也,徽识标志定形定性也,铭者称扬祖先,美其德,述英雄史诗、群体业绩,励后人,永葆万年昌隆...
本书是一部综合文化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人种学、社会学、语言学、考古学、地方志……诸种学科来阐释人类文明发祥地和中华民族起源的探索之作。作者在本书中广征博引和大胆想象,依乎学术又超乎学术,所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