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添加收藏:我读过这本书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确定标签后请按回车):
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二战> 提篮桥

提篮桥

作者: 张艳华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犹太人的诺亚方舟
出版年: 2006-6
页数: 165
定价: 38.00元
ISBN: 9787560832784
7.2
34人已评价
5星
20.6%
4星
32.4%
3星
35.3%
2星
11.8%
1星
0%

评价“提篮桥”

  • 最新
  • 热门
  • 0 Rough 2010-12-29

    写得相当好的一本书>< 这是一个古老文明对于另一个古老文明的拯救和包容~ 再有就是,果然在上海住过的人都对这座东洋魔都永远无法忘怀。魔都公子乃果然是万人迷

  • 0 OZARNA 2012-02-22

    这是上海历史绘卷上浓重的一笔。又一个爱上海的理由。

  • 0 .晣 ` 2013-10-16

    结论:大学出版社组合无作者,都是三流产物

  • 0 桃童默默呛 2017-04-10

    提篮桥是在去年春节,离开上海前一天,携着妈妈冒着夜色走过去的,还有印象的是摩西会堂、下海庙和白马咖啡馆。听阮仪三老师在一席的分享,找上这本书,得知这些地保存下来的来龙去脉。对比北京,上海的城市规划是自己很喜欢的,3次到上海,住在里弄里头,顺路逛逛,基本不刻意去什么景点(因此消费也很低),累了就和经过的老大爷大妈聊聊天,或吃点小吃。原来是这些老师们对混杂设计有所坚持,区域分地太清了,人之间的感情也就淡薄了。但是阮仪三老师说,他的学生也有不少是和他对着干的,不知道一代人过去之后,那一座城又会变成怎样……

  • 0 yvesyun 2010-04-05

    好想有一天。。。能好好去走一下

  • 0 雕刻时光 2015-07-24

    既叙述了历史动人的一面,也在保护方法上有理性的思考,书中结尾对提篮桥的愿景看的我热泪盈眶。很有幸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来到了这里,虹口区用心做了很多导览,红砖老房子还和书中快10年前的照片上一样,看到这处纪念地的保护正在不断推进,叫人心里很是温暖~

  • 0 2010-05-12

    可惜现在保护力度不够啊...

  • 0 Azure2.1 2010-08-19

    对做信息采集很有用来~ 尤其是写报告。。。但笑不语

  • 0 amiello 2011-11-26

    犹太人在上海扫盲读物。地理多于历史,后半本书都在研究如何保护留存下来的犹太建筑。几条路名:长阳路、舟山路、霍山路、杨树浦路。上海犹太人分三波:Sephardoc Jews(英籍,自巴格达、孟买、香港抵沪)、俄罗斯犹太人(逃避沙皇、苏维埃)、二战德奥籍犹太人。三大家族:沙逊、哈同、嘉道理。“日本当局默许犹太人居住,是出于缓和对美国的关系和吸引犹太人资金以重建战后虹口”。1941太平洋战争之后犹太望族成日本“敌侨”,难民无以为继。1943年2月18日日本为响应德国,也设立虹口犹太区(Hongkew Ghetto)……本书于课题的意义止于此==

  • 0 兔只一去倒来颠 2012-11-21

    同济出的书后来根本就是在讲城建。设计的理念都好好,可是过了6年都并没有成为现实。= =以及,编辑态度不够认真啊,Blumenthal显然不是“布鲁门·萨尔”。

  • 0 Rough 2010-12-29

    写得相当好的一本书>< 这是一个古老文明对于另一个古老文明的拯救和包容~ 再有就是,果然在上海住过的人都对这座东洋魔都永远无法忘怀。魔都公子乃果然是万人迷

  • 0 OZARNA 2012-02-22

    这是上海历史绘卷上浓重的一笔。又一个爱上海的理由。

  • 0 .晣 ` 2013-10-16

    结论:大学出版社组合无作者,都是三流产物

  • 0 桃童默默呛 2017-04-10

    提篮桥是在去年春节,离开上海前一天,携着妈妈冒着夜色走过去的,还有印象的是摩西会堂、下海庙和白马咖啡馆。听阮仪三老师在一席的分享,找上这本书,得知这些地保存下来的来龙去脉。对比北京,上海的城市规划是自己很喜欢的,3次到上海,住在里弄里头,顺路逛逛,基本不刻意去什么景点(因此消费也很低),累了就和经过的老大爷大妈聊聊天,或吃点小吃。原来是这些老师们对混杂设计有所坚持,区域分地太清了,人之间的感情也就淡薄了。但是阮仪三老师说,他的学生也有不少是和他对着干的,不知道一代人过去之后,那一座城又会变成怎样……

  • 0 yvesyun 2010-04-05

    好想有一天。。。能好好去走一下

  • 0 雕刻时光 2015-07-24

    既叙述了历史动人的一面,也在保护方法上有理性的思考,书中结尾对提篮桥的愿景看的我热泪盈眶。很有幸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来到了这里,虹口区用心做了很多导览,红砖老房子还和书中快10年前的照片上一样,看到这处纪念地的保护正在不断推进,叫人心里很是温暖~

  • 0 2010-05-12

    可惜现在保护力度不够啊...

  • 0 Azure2.1 2010-08-19

    对做信息采集很有用来~ 尤其是写报告。。。但笑不语

  • 0 amiello 2011-11-26

    犹太人在上海扫盲读物。地理多于历史,后半本书都在研究如何保护留存下来的犹太建筑。几条路名:长阳路、舟山路、霍山路、杨树浦路。上海犹太人分三波:Sephardoc Jews(英籍,自巴格达、孟买、香港抵沪)、俄罗斯犹太人(逃避沙皇、苏维埃)、二战德奥籍犹太人。三大家族:沙逊、哈同、嘉道理。“日本当局默许犹太人居住,是出于缓和对美国的关系和吸引犹太人资金以重建战后虹口”。1941太平洋战争之后犹太望族成日本“敌侨”,难民无以为继。1943年2月18日日本为响应德国,也设立虹口犹太区(Hongkew Ghetto)……本书于课题的意义止于此==

  • 0 兔只一去倒来颠 2012-11-21

    同济出的书后来根本就是在讲城建。设计的理念都好好,可是过了6年都并没有成为现实。= =以及,编辑态度不够认真啊,Blumenthal显然不是“布鲁门·萨尔”。

有什么“读后感”吗?您可点击右上角“我要写长评”来进行评价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