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威辛之后•短评
-
0
句句 2012-12-01
有点薄,似乎还可以更深入一些。但有自己的观点。
-
0
sue 2013-04-09
文化研究的角度。历史是建构出来的。
-
0
了事花 2016-05-28
在指责别人前,先反思自己。
-
0
能喵兔 2009-04-02
为了序,也为了南京
-
0
八荒 2009-05-04
南京大屠杀如何才能从民族历史记忆中获得某种升华,似乎不是取决于少数学者的呼喊,而是整个民族的文化个性。
-
0
VIDEO ET TACEO 2011-03-20
Lanzman 的分析有意思。
-
0
Helen 2011-07-31
汉娜·阿伦特被提的次数稍多了些。反观中国当下,或许也需要经历血的代价才能学会用公开透明集中的审判,来代替仓促隐讳独断的行政命令。
-
0
黑椒 2012-01-05
选了他的课,非常好。里面放了汉娜阿伦特。
-
0
文的 2012-07-30
世界上恐怕只有犹太民族比中国人还善于铭记国仇家恨。
-
0
火锅男 2014-06-03
三星半
-
0
桑梓 2009-12-16
忘却的人记忆。互相比拟 的记忆
-
0
木头 2009-07-17
开头有点囧的,越往后越好。
-
0
生煎馄饨秃子 2011-03-23
从书的内容比例来看,虽然标题和犹太屠杀影像有关,但作者归根结底还是想把问题引到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和理解上,重心有些失衡。
-
0
鸵鸟 2008-10-19
此王炎非彼王焱。但是也不错。
-
0
树上的男爵 2008-12-10
这书写得很不错!
-
0
a 2011-11-26
东拼西凑东拉西扯言不及义的几篇互有重复的文章,也好意思凑成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