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短评
-
0 七七|不言 2016-02-17
基层与微观的治乱是古代史上很值得再做文章的领域,学界对于乡绅和秘密社会的研究都属此类,但是“乡匪”能否等同于秘密社会、乡匪与乡绅的互动,都是可以进一步开掘的。本书源于生态学门径,超越了纯粹的马尔萨斯式的对农民暴力的解读,但是对传统叛乱向现代革命转化这个问题似乎难以用三个个案阐明。
-
0 柳无码 2011-04-24
小时候学近代史,不理解为什么说“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决定他们的革命不够彻底”,其实未必是什么历史局限性,而是因为,和农民相比,他们的境况要好得多,还没有到不反抗不能活的地步。
-
1 Larene 2016-11-01
[淮北啊淮北]1978年写出来这样的作品太不容易了。在historical development大肆攻陷中国经济史、关于冲突的量化历史研究如雨后春笋的大背景下,这本书里对于叛乱的分析仍然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这恰恰说明生态危机不应该只体现在一个negative shock,叛乱的组织、秘密会社的作用、我党如何切入等等,都是值得讨论的话题。
-
1 nothing传叔 2015-06-04
今天真的读了这本书,豆娘不要激动,瑞拉克丝。。。这套书8年出了3本,速度可嘉!
-
2 大熊猫 2015-05-27
说到底还是国家控制能力和基层动员能力的问题。
-
1 Sarcophagus 2016-05-17
源于78年密歇根政治学博论,当时只能在台日美图书馆档案馆爬梳,史料局促。视角与结论当时颇有新意,遂成高频引用经典,如今观之冲击力大减。有关红枪会、天门会、光蛋会、小刀会等民间大规模结社,有关淮北生态、民情与社运,可与蒲乐安、张信、三谷孝、马俊亚等对照阅读。
-
3 风间隼 2013-03-06
所谓“生态史学”进路,就是用一本书诠释了“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老话。优点一是区分了“防御性策略”和“掠夺性策略”,二是梳理了从会党到革命的脉络,后者对前者“始乱终弃”的德行。但视角太局限于外部,文化这个中介被完全忽视。作者最初的进路是很有意思的,想考察会党叛乱与革命之间的连续性,但受制于自身的“宗教”概念,既没有考虑会党的信仰和理念,复又轻易将革命排除出了信仰体系之外,于是看到的就是革命作为现代社会改造手段与传统叛乱之间的断裂,而没有看到传统宗教理念的普世性与革命宗教性的一面。对乱世割据状态的描述很有意思,问题是,革命真的帮助我们克服了中国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割据倾向了吗?
书名: 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
作者: [美] 裴宜理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Rebels and Revolutionaries in North China
译者: 池子华 | 刘平
出版年: 2007-6
页数: 340
定价: 21.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中国秘密社会研究译丛
ISBN: 978710005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