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日本时间•短评
-
1
海韵 2014-09-12
不一样的目光 不一样的日本
-
0
空山烟雨 2016-05-02
在游记的外表下,穿插了日本历史和地理,还有作者对于两国的比较和思考。不同于一般游记,有自己的观点。遗憾只是一带而过。
-
0
Erin 2015-10-08
去日本前读读,比一般游记好看
-
0
NL.capj 2017-06-08
一个中国人在日旅居的所思所想,但是囿于学校这个圈子,一些负面信息可能没有接触到(不好写出来)。作者文字功底很好,想必是治学严谨之人,能腾出手来写随笔,难能可贵。
-
0
赤夜奏禾、永恒 2014-12-07
做理论研究的人 写随笔都是那么严谨充实
-
0
Aviva_Sun 2015-04-04
物。
-
1
不泛千钟 2015-02-23
有时候好深奥…
-
0
老曲 2015-03-11
通篇共鸣。
-
0
Fongelaine 2015-02-27
对随笔没什么兴趣,不过对书里面描写的西日本很感兴趣。大河剧的那一部分也很有意思。
-
0
氤光 2015-08-25
很好看,忠武藏和日本空寂文化两篇很喜欢,贺老师抽烟的样子倒是没想到。
-
0
小城鱼太郎 2016-10-08
何时能修得这样一双敏眼?和洪老师一脉相承的对自己立场以及由此带来的好处和缺陷都了然于心,由此生成的写作自然澄明如秋水。可惜对这样一套思维方式无所了解的读者,读这本书能受惠几何呢?
-
0
Philia 2016-10-15
后记里写的阳子和秀树的后续,或者说整本书恰恰因为有了阳子夫妇的存在,才更有一种实感和崇高,可惜还是太少。读完却有一种林黛玉批评陆游的感觉。毛尖独具慧眼指出的那一处:“回想起来,那已经使我青春期的尾声了”104确实让人心有戚戚。
-
1
归里 2016-08-10
14/35 西日本时间 by 贺桂梅 其实这样先入为主地看某个地方的游记肯定是不好的,初始印象容易跟着作者走,从而失去了初见的乐趣。 但是整体看下来很舒服,发现小样未来的导师即贺老师蛮有意思,习惯性地将自己所见所闻提升到理论层面去考量,其中不乏跨领域的社会学、人类学知识。 作为结果,这些小文比起一般的游记,更加私人化、去旅游化;加上作者本身并不是去旅游,而是居住,故有足够一段时间去冷静下来去思考总结。 看完之后,发现当作者在对相应景观的背景进行考究与介绍时,自己会不自然地略过,我真正在意的还是其独特的个人感受与非旅行性质的生活类描述。总结下来,还是对相应地方的“生活”感兴趣,确切来说,是生活背后的文化与思维,但这点很难通过几日的游玩得以理解,更多时候须诉诸于久居及交谈
-
0
源行成 2016-12-01
虽然作者在日本访学,但是对日本了解不是很多啊……
-
0
羽木朔 2016-09-15
无论从游记还是散文看都不是佳品。可以拿来分析文人心态。
-
0
欧阳熊猫 2017-01-23
贺老师实力诠释“内面”与“风景”的辩证法。
-
0
小莽苍苍斋 2014-10-27
神户,京都,奈良,丰冈,赤穗,宇治,大阪,东京,富士,神奈川,川崎,凝物之物的方式来叙述外国见闻很不错,而日本偏远小城中的日本青年对中国人的排斥,让我印象深刻,历史就是历史,无法抹去亦无法磨灭,多了解日本,可以让我们跟更看清这个曾经的敌国的文化,这一点,很有必要
-
0
❤←π 2014-11-08
脑残粉不解释 每次看一篇 看一篇少一篇
-
0
木匠的女儿 2015-01-21
读着读着就犯困了,大多是一目十行啦,跟想象中的随笔不大一样
-
0
Peggy的苹果 2015-03-20
真应该在去之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