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味[试读]
丈夫李欧梵序:过平常日子
我妻李玉莹(现改名为子玉)的《细味:食物的往事追忆》的新编简体字版,终于在内地出版了,感到最得意的不见得是她,而是我这个老公。 在我的心目中,这本书——也是子玉独自写作出版的第一本书——早已成了“经典”,因为在众多有关食物的书本中,它的确与众不同: 它不是食谱(虽然也列了几个食谱),也不是小说(虽然“往事追忆”一词使我想起普鲁斯特),更不是自传(但有点自传的成分),而是一本颇为独特的个人散文集。重读这本书,也为我带来无限甜蜜的追忆。 此书的第一版出版于台湾,名叫《细味人生》。时当二○○三年,简体字版旋即在中国大陆问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反应不俗。记得它出版不久之后,我们在台北街头闲逛,在永... 查看全部[ 丈夫李欧梵序:过平常日子 ]
毛尖序:李欧梵是怎样炼成的
“每天吃我妻煮的早餐――每天都一样,小黄瓜加小番茄加小红萝卜拌意大利醋、一碗现煮麦片,一杯淡咖啡。”这是欧梵老师的幸福生活,至高无上的幸福生活。 可实事求是地说,我要是每天给我老公吃这些,或者他给我吃这些,我们会打起来。也即是,理论上,我觉得欧梵和玉莹吃得太“清苦”了,尤其中餐晚餐他们就是“菜饭”了事,虽然这个菜饭是独一无二的李记出品,但熬不过天天吃啊! 我和他们一起吃过不少饭,常常,请客的朋友无论是出于地主之谊或我见犹怜的心意,趁着玉莹不注意,往欧梵的酒杯加酒,给他的盘子夹肉。人生得意须尽欢,这是我们的意识形态,所以碰到玉莹毫不妥协地把欧梵的甜点取消掉,总是令人心有不甘。但是,这些年,比老师... 查看全部[ 毛尖序:李欧梵是怎样炼成的 ]
诗人的酸辣汤
外婆去世后,我兄妹俩搬离住了十多年的九龙城。新居在九龙何文田区的梭桠道,位于窝打老道的一条短短横街上,街口就是著名的培正中学。那儿是中产阶级住宅区,环境可算得上静中带旺。街道一边接九龙塘,另一边是旺角,交通往来都很方便,我们在那儿度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 在一幢半新不旧的洋房里,我们兄妹各租了一间小房,房东是一对中年夫妇,他们都是教育界人士,丈夫陈先生在一所小学当校长,陈太太在另一所小学教国文,她长得样子甜美,性情温柔,身段高挑,年轻时是个篮球健将。但我见她的时候她却是满脸病容,她的丈夫称她为“正亏军总司令”(“亏”与“规”在广东话中同音)。大概她正在经历妇女的更年期吧。因此她对于饭菜的配搭十分... 查看全部[ 诗人的酸辣汤 ]
赴汤蹈火也要吃的碗仔翅
碗仔翅是我最爱吃的儿时食物之一,顾名思义就是用小碗盛的鱼翅汤。鱼翅汤是名贵食物,我小时候只有一次吃结婚喜酒时尝过,味道却比我在街边吃的逊色得多。街边的翅又是否是真实的鱼翅呢?答案当然是不,只是外表类似鱼翅汤的羹而已,味道当然想仿效鱼翅汤,但却模仿得似像非像,因此才特别好吃。我不知道其他人感觉如何,我个人认为是天下少有的美味。我不是个馋嘴的小孩,但每次喝碗仔翅,都叫我再三回味。碗仔翅通常都是用小碗盛着,大概用意是取其名贵之意思,大碗即显得粗糙了,不会让人吃过后犹有意犹未尽之感。 记得念中学时,老师时常告诫我们,不要在街边吃东西,除了卫生原因之外,当然是所谓的守规矩,随街吃东西有失观瞻,尤其是穿着... 查看全部[ 赴汤蹈火也要吃的碗仔翅 ]
招贼入屋的红烧元蹄
八十年代末,我在美国南伊利诺伊州的州立大学读书,从香港的浸会书院中文系转读社会学系。从小就读中文学校,英文不太灵光。但我还是决心入读社会学系,为的是要多了解社会现象,以为中文系加上社会学系就可以自动助我成为作家了。结果取得了学位,仍然当不成作家。 到南伊大第一年,功课非常繁忙,每天要看的书很多,每页的英文生词都得查字典,花费很多时间。最初的一个学期,上课记不到笔记,只得向班上一位英文好的香港女孩借笔记,以强记的方式背诵答案,因为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差。有时碰上难解的句子更要请教教授,犹记得当时有位德国籍的教授 Tomas Burger,那时我因害羞而不敢向同学讨教,憋了老半天才羞怯怯地拍这教授的... 查看全部[ 招贼入屋的红烧元蹄 ]
皮蛋瘦肉粥暖透游子心
昨天的天气还是顶好的大晴天,谁知道今早起床,往街上一看,路旁都堆起了一个个大小高低不平的白色小丘。昨夜的一场雪似乎下得太突然了,昨晨的天气报告又一次失准了,这就是典型的芝加哥冬天,我们是见怪不怪了。每年的冬季都是漫长而严寒;阳光是稀有的,风是凛冽的。它会把人的脸儿刺得又麻又痛,连眼睛都睁不开,但眼泪却禁不住流淌着。如果有一天怀着坏透的心情,走在寒风冷冽的雪地上,如此孤零零地走着走着,准会无知无觉地走到密西根湖畔,永远消失在无边无际的黑水湖中。 芝加哥大学位于芝加哥城里,在城南的一个特别区域——海德公园,校内建筑物几乎是清一色中古哥德式的;原来白色的墙壁,被岁月的流光洗刷得由灰白转而成灰黑色。很... 查看全部[ 皮蛋瘦肉粥暖透游子心 ]
过年萝卜糕
我家的人都喜欢吃萝卜糕,萝卜糕是广东人过新年必备的糕点,就算家里不做,也会在店里买回来应节。记得小时候过年,外婆例必蒸几盆萝卜糕来吃,亲友来贺年都会招待他们吃糕,我们的亲友不多,余下的都落到自己的肚子里了。 外婆患哮喘病,冬天病发的次数特别多,病发之时十分辛苦,往往不能平躺在床上睡觉,用三四个枕头叠成小山丘般高,她头匍匐在上面休息。一夜咳嗽好几次而醒来,每次咳嗽时都气喘如牛。我记忆所及,几乎每年的农历新年,外婆都在病中度过。她总是支撑着病体来预备过年的食物。有两样食物是她一定会做的,就是油炸豆沙角子及萝卜糕,这两样东西做起来费劲,豆沙角子用油炸成,哮喘病人把滚烫的油烟气味吸入肺部,病情会更加恶... 查看全部[ 过年萝卜糕 ]
哈佛广场的好面包
我这个人似乎跟校园特别有缘分:我的一生,有一半的日子分别在四所不同的大学里溜达徘徊。它们是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哈佛大学。 我在南伊利诺伊度过了青年学习时代。我在那儿的活动范围是往返于住所及学生中心之间:除了上课之外,我爱跑到学生中心温习功课,那儿有轻音乐在耳边流转,大沙发颜色悦目,坐着舒适。我习惯把两张沙发并在一起,作为我临时的床,卧在其中看书、睡觉、听听音乐,就度过了一个下午。 毕业后,随文正--我的前夫--升学到了伊利诺伊州北部的芝加哥大学,我在那儿度过了青春的岁月,近十年的伴读生涯就在风雪声中默默流走。那时候,我学会了如何利用自身的“人力资源”来赚钱养家——烹... 查看全部[ 哈佛广场的好面包 ]
七色菜——为平淡生活添加色彩
什么时候开始,我做着一盘七彩缤纷的菜。 准确日期忘记了,大概是我和欧梵结婚之后吧!二○○一年一月下旬,我们回到冰天雪地的波士顿,此地冬天没有什么色彩——包括天色及心情。天色总灰暗暗的,未到六点钟,天色已全黑,心情也跟着沉甸甸的,提不起劲儿做任何事。我很多时候是躺在床上看小说,时而给在办公室工作的欧梵打个电话。等到每天下午四时三刻左右,就开始预备晚餐。 在美国的生活很简单。欧梵每星期有五天一定要回到办公室工作,这是丈夫的日程。我嘛,在美国是无业游民,除了旁听他的两门课,其余时间都是闲着的。那时候,我的膝盖在前一年已开始发炎,走起来不太灵活,所以多少影响了我的游兴,如非必要都呆在家里。 每天做两顿... 查看全部[ 七色菜——为平淡生活添加色彩 ]
油条脆烧饼香 绝配咸豆浆
要吃最好的豆浆、烧饼、油条吗?首选当然是台北市朝代饭店斜对面的那家店铺。欧梵是北方人,从小吃到大,当然懂得分优劣;我是广东人,早餐少喝豆浆,以白粥代之,油条也有人吃,但有更多的人吃白米粉蒸的肠粉。这是我小时候的早餐,但三十年后的今天,饮食文化风尚不断改变,年轻人的早餐已变了花样儿,他们改到茶餐厅吃着半中不西的早点,什么火腿煎双蛋、火腿肉通心粉、配咖啡或奶茶,也有人干脆跑到麦当劳吃美式早餐。这是香港早餐的转变,我想台湾大概也起了很大的变化吧? 欧梵爱吃的烧饼油条配以咸豆浆,想是几十年的老口味,他去国四十年,在美国当然吃不着这东西,只能偶尔在返台的日子品尝一下。童年时代的食物最能牵动人感情的味蕾,... 查看全部[ 油条脆烧饼香 绝配咸豆浆 ]
莲藕情意长 红豆最相思
二○○二年的冬至前夜,我们家高朋满座,玩至深夜始散,文正就留在我们家过夜。这天是节日,打算晚上做几样菜来庆祝冬至。广东人认为过冬比过年还要隆重,我们今年既然要在香港过平常日子,就得遵守这个习俗。我从来不曾单独过冬,纵然和文正分了居,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都是凑合着一起过,反正他也是单身一人。之后欧梵和我成了夫妻一对,文正恢复了做我表哥的身份,在未找到表嫂之前,他大概都很乐意和我们共度节日吧! 那天早上我们三人一起到西环的士美菲路街市三楼吃早点,吃过早点后到街市买菜。平常的日子只有欧梵陪伴,现在多了一个帮手,我可以多买点东西,他们各自背了一个布袋,预备盛载东西之用。他们在后面走,我在前面领着,当时... 查看全部[ 莲藕情意长 红豆最相思 ]
大侠金庸
我想镛记是金庸先生的至爱饭店,不知是否与“镛”字左右拆开就是金庸的名字有关?想深一层,这可能只是巧合而已,镛记的菜式著名是人尽皆知的,正如金庸先生的文名一样。 打从我懂事开始,已经知道有金庸的武侠小说了。但到了中学四年级,我才读《神雕侠侣》,还有《射雕英雄传》,是我不爱读武侠小说吗?非也,只是学校功课太忙了,抽不出时间看课外书,更大的原因是:我以为女孩子是不会喜欢看武侠小说的。谁知道这是极之错误的观念。事实上,自我读了第一本《神雕侠侣》之后,即被里面的情节和文笔吸引住了,在往后的几年里,我一本接着一本地细读下去,直至把所有的金庸作品都念完一遍了。 我第一次遇见金庸先生是在一个文化聚会上,我特别... 查看全部[ 大侠金庸 ]
夏志清先生印象记
多年前见过夏志清先生一次,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追溯到我念大学的时期,我曾拜读过他的两部文学批评巨著,经他的介绍,我开始接触很多现代文学作家的小说,尤其是张爱玲的作品,经他品评之后,我更是一读再读以至三读的。还有姜贵的小说也被他评说得非看不可,当然还有其他古典小说的阅读兴趣也是被他引发出来的。这样说来,夏先生可算是我的文学导师,所以第一次见着他倒有种像小影迷遇上了偶像的心情。 我们那次是在郭松棻和李渝夫妇家做客,整顿饭绝大部分时间都谈到欧梵和我在芝加哥的缘分。夏先生妙语如珠,最惊人的几句话好像是:“欧梵,你在玉莹家搭伙五年,干嘛要等到十多年之后才结合?如果是我,早已把她的丈夫谋杀掉,夺得美人归了... 查看全部[ 夏志清先生印象记 ]
三文味馥郁 两女玉娉婷
波士顿的鲑鱼十分鲜美可口,我今年才发现的。在美国生活加起来也有十多年,以前的印象是美国的鱼糟透了——不新鲜、种类又少,超级市场卖的鱼都是切割成一大块的,主骨干都去掉了,以中国人的煮法似乎不大适合。今年暑期回到剑桥来,经朋友的推介,我们转到一间名叫 Bread & Circus 的超级市场买菜。那儿的货式齐全,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蔬果和罐头饮品;本地的蔬菜多是有机种植的,肉类都是天然培养的鸡鸭牛羊,海产种类丰富,鱼肉更是品种繁多,而且新鲜得很,肉色光泽而有弹性。以往我对其他市场的海产食物不感兴趣,今时看见此店的鱼肉,竟然一口气买几种鱼回家,其中有 Sword Fish(剑鱼)、Salmon(... 查看全部[ 三文味馥郁 两女玉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