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 涤月涵宇的图书主页

涤月涵宇的评论

  •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李鸿章的确是晚清少有的对中国和世界变局有清醒认识的人物,是中国近代化的启蒙者和开创者。当时顽固派甚至认为设立使馆公使等同事鬼汉奸,认为铁路电报只能适用于泰西而独不能行于东土,凡事皆动辄上升到名教和意识形态的高度上纲上线。当日本天皇为筹建海军节用捐款时,清廷却动用海军银子重建颐和园并在昆明湖上表演水师操练博慈禧一乐。日本明明比清廷更晚被迫打开国门却能尽速效仿西洋,而中国的近代化却举步维艰一误再误,始终以天朝上国自欺欺人抗拒任何变革。义和拳乱中,大臣无论主和主战皆难免一死成为慈禧的替罪羊。昏聩的慈禧只知宫廷权谋和享乐自娱,全然不察世界大势和国家前途。感慨的是,历史何其惊人相似。时至今日,改革依然步履维艰,处处受意识形态掣肘。学理上叫路径依赖,说白了叫狗改不了吃屎。哀莫大于此也,悲夫。
  • 北洋大时代
    入门级的书,极其浅显,甚至不如某度百科介绍的全面。书里前后两部分的论调和写法也不一样,怀疑是不是同一个人写的,尤其后面有一部分充满了政治味道。唯一值得肯定的是对北洋政府的评反。
  •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这是在北大上了陈老师一学期课之后读的第一本书,从以前读他的书到今天上老师的课,这种感觉太棒了。老师对于一个命题常常能有深入的思考和发挥,而且多能站在反思和不局限的立场,这是很难得的。比如在国内热捧西南联大的时候,老师把整个的战时大学做了一个全景式的描述。
  • 使西纪程
    对国人最早接触到泰西世界的文明所生发的感想一直感兴趣
  • 夏鼐日记
    49年以后大陆考古学的权威年轻时竟然如此的鄙视这门学问,当初竟然是为了留洋而留洋,只要能留洋即使放弃喜欢的近代史也要出去,能体会到一点命运的意味,无心插柳柳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