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她曾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走在一条名叫萤火虫小巷的街道上,那是她人生中最凄凉的夜晚,但她却幸运地遇到了一生中最好的朋友。那是故事的开始,尽管已经时隔30多年。塔莉与凯蒂,两个永远的好姐妹,从1...
歌德的《浮士德》根据德国一个炼金术士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古老传说,反其意而之,演示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的凯歌。在第一部正文前面,还有一幕...
2006年,一本只有七十五页的小书《致D》的问世在法国书界引起轰动。第二年,作者与其爱妻双双自杀,共赴黄泉。这段长达六十年的爱情故事的结局,让这本书在畅销书排行榜上的排名直线上升。写书的人大概没有料到...
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获过大英帝国勋章,写过荣登《纽约时报》榜首的系列畅销书。却坚持在乡间从事兽医工作50余年。写过的书拍成了电影...
在纽约市一个清新凉爽的早晨,38岁的单身出版宣传员朱莉,接到好友乔治娅一通歇斯底里的电话。两个礼拜前,乔治娅的丈夫为一个森巴老师离她而去,在乔治娅的压迫与请求下,朱莉不得不帮助这个自暴自弃的好朋友,把...
收到“最美的诗”。读叶芝已是早年的记忆,如今再找不回当年的感觉。吸引人的是这本书的形式感,诗意藏在每一个细节里,耐得反复端详。画与诗,诗与画,便“仿佛让一个房间有了片刻的黑暗,好让我们清晰看到一部在墙...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Nabokov,1899—1977),出生于圣彼得堡一个贵族家庭,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全家离开俄国,流亡欧洲。1922年,在...
里尔克是20世纪最重要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诗作被阅读得最多的诗人,其51岁的人生给我们留下了《新诗集》、《玛利亚生平》、《马尔特手记》、《杜伊诺哀歌》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等伟大的诗作和小说。普拉...
哈里利·纪伯伦GibranKhalilGibran,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黎巴嫩诗人,代表作:《泪与笑》、《沙与沫》、《先知》。纪伯伦出生于黎巴嫩(当时属奥斯曼帝国统治)的一个马...
《荒原》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普遍悲观失望的情绪和精神的贫困以及宗教信仰的淡薄而导致西方文明的衰微。诗人笔下的“荒原”满目荒凉:土地龟裂,石块发红,树木枯萎,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上帝上...
【“任何人遇到挫折的时候,都能够从这里得到新的勇气。”】【内容简介】《鹿苑长春》由美国作家玛·金·罗琳斯创作于1938年,根据佛罗里达林区一位老人的童年回忆创作改编,发行后登上美国畅销书榜首并持续14...
此为豪・路・博尔赫斯作品最大规模的中文移译,系根据阿根廷埃梅塞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四卷本博尔赫斯全集译出。全书收入博尔赫斯的三十个集子,分小说一卷、诗歌和散文各两卷。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分上、下卷...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Miłosz),波兰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1911年出生于波兰第一共和国的立陶宛。“二战”期间在华沙从事地下反法西斯活动。“二战”后在波兰外交部供职,曾在波兰驻美...
莫里·施瓦茨是作者米奇·阿尔博姆在大学时,曾给予过他许多思想的教授。米奇毕业十五年后的一天,偶然得知莫里·施瓦茨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来日无多,这时老教授所感受的不是对生命即将离去的恐惧,而是希望把自己...
突然间黄昏变得明亮因为此刻正有细雨在落下。或曾经落下。下雨无疑是在过去发生的一件事。谁听见雨落下,谁就回想起那个时候,幸福的命运向他呈现了一朵叫做玫瑰的花和它奇妙的,鲜红的色彩。这蒙住了窗玻璃的细雨必...
1920年代上半叶,海明威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流动的盛宴》这本书,记录的正是作者当日的这段生活。不过这本书的写作却是在将近四十年以后,换句话说,盛宴的“现场”早已消失,作者和读者都只是在记忆中追...
一个蜘蛛和小猪的故事,写给孩子,也写给大人。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然而,一个最丑恶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未来的命运竟是成为熏肉火...
【关于猫】猫爱吃鱼,却不想弄湿爪子。——公元10世纪谚语当我和我的母猫玩耍时,谁知道是它在打发我的时间呢,还是我在打发它的时间?我们彼此用滑稽的动作来交谈。如果说有时候是我先开始,或我拒绝和它玩,同样...